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10-25 05:20:47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可行性分析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管理,且对其思想工作进行有效教育的担当者,也是指导学生就业和促进学生思想成熟的指引者,因此,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整体教育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高校欲要保证学生整体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将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技能素质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17-03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整体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要在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工作。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还存在很多弊端,应加强对其全面修整,从而促进高校辅导员整体的专业化发展。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改革制度实施至今,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方面的教育都是交由辅导员全权负责,辅导员们的敬职敬业,为我国社会需求培养了大批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但是近些年,随着各大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增及社会的快速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互相杂糅,辅导员质量和规模发展的速度已然落后,从而导致我国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的教育质量急剧下降。因此,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建设,已是高校用来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势在必行的出路。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已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等特点,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归纳,才能真正发挥其实效性和系统性。但是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处于一线指导工作的教育者,不断对其进行提炼、精化以便更好地开展其对学生的指导教育工作。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普遍实行聘用制,基本上辅导员队伍的从业时间都在3—4年之间,很多辅导员都是刚对其工作刚刚有了了解就离职了。辅导员的频繁流动虽给高校带进了很多新的思想气息,但却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相关经验的积累,因此,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可以解决上面所提出的各项问题,辅导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对教育工作进行总结,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提供坚实的保障。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和权威性,是通过社会经验、阅历的不断积累、沉淀而形成的综合产物。我国最早一批的高校辅导员是从各校高年级学生中精心筛选而出的,其无论从成绩、思想觉悟还是工作能力等方面看,都是相当出色的,这种筛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随着社会多样化教育形式的改革,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其建立的信息平台站和筛选的辅导员信息量不相上下,在很多方面辅导员开展工作就慢慢地觉得力不从心,因为他们是从学校直接提拔的,没有经历过社会的过多局面。因此,就需要高校对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一个资深有经验的辅导员,在学生们看来,其威信度足以让他们心悦诚服。这样学校对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便更容易展开了。

高校辅导员资深的阅历,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时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感情系统的构建也是很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需要进行感情的积累。所以辅导员老师在日常的工作指导过程中,要多深入学生的生活中去,关爱学生的学习、倾听他们的心声;与学生建立醇厚的友谊,这样便于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明确他们的需求。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感情信任是需要积累的,这样在其为学生展开思想指导工作的时候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可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各高校应将其付诸于行动,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群体特征

我国当代大学生均产生于“独生子”时代,他们从小在家中就占据核心地位,将父母的爱满满的集于一身,宽裕的生活条件,使得其很小的时候就接受较好的教育,加之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也使得其更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因此,在良好背景成长下的大学生,其在政治、思想、生活、情感等方面都具有个性独特的群体特征。

1.政治方面

我国政治制度不断转型,使得我国不仅在国际间的地位和发言权都相应增强,而且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政治社会化的转型,对当代大学生有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社会形态的变化,政治认同感及鉴别力相对较强,但是也存在着很多负面的影响,如对知识的认识比较的片面,且政治觉悟度不高。当代大学生虽然总体发展趋势较为积极,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片面的理解,且认识较为模糊。因此,高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加强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度,更好的对学生思想工作进行有力的指导。

2.思想方面

学生是赋予当代社会精神的有力体现。在当代开放式、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学生的思想等方面都过多的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他们思想非常的活跃,且善于动脑,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较快,渴望平等、纯洁的社会关系。但是,在西方国家文化的多方影响下,很多学生也产生了很多偏激的思想问题,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下降且个人主义较为强烈,做事浮夸。当前,社会各方面的急剧发展对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打破了人们心理的平衡,尤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严重。现今的大学生重视心理健康但是对思想健康却不加重视,他们一方面渴望对自身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补充,另一方面又不愿重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经常出现过激的情绪波动,给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大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力度,让其加强对学生群体特征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展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疏导其偏激行为。

3.生活方面

改革开放的整体推进,我国经济实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虽然贫富差距仍然存在,但是整体的提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较好的家庭背景下,大学生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和品位的提高;过早的家庭教育,使得他们对审美能力和社交能力的重视度较高,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然而在过多的家庭庇护之下,他们未经社会的过多磨砺,在现代奢侈生活形式的熏陶下,开始过多追求生活的高质化和新潮化。而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走弯路,过早为他们铺好了路程,在物质方面也给予了充足的供给,因此,很多大学生在校的消费形式过于情绪冲动化、穿着高档、互相攀比,将我国的优良传统淡忘于脑后。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摆正心态,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发展。

4.情感方面

当代大学生已不同于过去的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情况已淡然不存,他们拥有的是更为丰富的情感经历。首先,大学生们都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生理成熟且对异性都存有追求爱慕之心,他们不会过多地约束于传统的道德观,而是秉承开放式的恋爱观,他们寻求的不是恋爱的结果,而是整个过程,寻求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满足精神享受。但是其中更有甚者,将恋爱作为二种文化来消遣,充实课外生活;也有的学生过于沉溺于恋爱,一旦经历失恋的过程便痛不欲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从此一蹶不振。其次,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从小开始就重视人际交往的能力,在现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交往的手段工具更是层出不穷,他们更多的会将虚拟的信息技术媒介作为交际的工作,长此以往使得其渐渐开始不重视日常表达方式,毫无团队合作意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建设,正好为学生这种不健康的发展趋势做全方面正确的引导。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可能性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加强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是我国建设专业化辅导员师资力量的内在动力。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提出促进策略和保障的同时拓宽对其研究角度,为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一)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提高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我国已经将提升教育水平列为首要任务。应国家政策号召,高校为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创新,其中尤以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为主,党和政府也对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如:

1.资格准入保障制度

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就要从根本上重视其角色作用,提高其工作效率。为此,我国教育部分引入了资格准入制度,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辅导员资格的认证关系到其群体的自身利益,必须靠国家权力实施和法律协助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解决。必须制定完善的制度规定:首先,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素质技能,严格按照录用标准进行录用,将整个认定过程规范化、严格化、科学化的进行审核;其次,辅导员需严格通过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才可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资格考试考究的不仅仅是辅导员的专业水平,还要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等进行全方位的审核;最后,加强对辅导员资格证书的更新力度,增加辅导员的持续发展能力。为辅导员资格证定制有效期,有效期满后,要再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以后再次颁发资格证,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进行长期的激励。

2.教育培训保障制度

辅导员虽然不同于其他代课教师,但是学校对其的要求却是一致性的,因此,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提升度,其中,我国教育相关部门将教育培训制度,作为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的重要策略。各高校应针对辅导员的培训教育纳入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计划当中,构建合理有效的培训机制。首先,纳入精品化的培训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培训之前,对辅导员进行工作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因材施教,按照个人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精致化培训,使辅导员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技能提高,由基础化向专业化发展。其次,实践化培训模式的构建:学校应为辅导员的教育培训提供更多良好的设备条件,多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实地考察,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建立多元化培训体系:培训专业化的辅导员,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实效性培训体系,坚持将理论知识培训与实践指导考察紧密联系,构建多种培训体系和开放式的教育格局,便于辅导员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3.薪酬激励保障制度

为了更好地加强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教育部明确规定:要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且让其与专任的教师平均薪资水平相当,缩减差距。因此,各高校应不断改革辅导员的薪酬制度,用薪酬制度激励辅导员更好地投入工作。一方面,保证基础薪酬。基础性薪酬是根据辅导员工作方面及自身因素,按照其完成的工作量和时间等给付的基本岗位薪酬,教育部规定其基本薪酬不能低于专任教师,体现了内部的公平性,从根本上重视了辅导员的工作角色。另一方面,相关平衡性的薪酬。辅导员的岗位不同于其他岗位,其中辅导员岗位有主管和副管两种,其岗位不同辅导员要担待的任务量也相对不同,因此平衡性的薪酬就是学校为了鼓励辅导员敢于负责、多劳多得、创造业绩所获得的薪资报酬。第三方面,发展性的薪资。薪资鼓励法在很大程度可以相应地通过表彰鼓励、深造、晋升等形式,对辅导员进行发展性的薪酬鼓励,满足辅导员的成就感,保证其足够的收入来源,让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

以上几点是笔者的简单概括,充分表明了国家政策保障对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供了机会

目前,随着我国生源量的不断增加,学校不得不加大内部规模的扩增,教学设备及偌大的场地等都在极力的建设之中。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不得不促进高校壮大辅导员的师资力量。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辅导员的成长,现在各高校招收的辅导员基本都强调“学历”效应。之前,高校辅导员普遍学力都是硕士级别,但现在有的院校强调除了博士学历外不要,同时拥有博士学历的辅导员不仅在录用时有优势,而且在争取科研项目、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此种现象就是导致越来越多的辅导员不断的进修学习。有些学校为了促进辅导员进修,在薪资分配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辅导员间的收入距离进一步拉大,给辅导员带来了无形的竞争压力。高等教育的这种分配改革为高校辅导员自身价值的提高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其专业化建设提供了无形的机会。在这种薪资的刺激下,辅导员只有强化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增加自身价值,提高收入。

高校辅导员目前最重要的压力就是来自高校内部的改革,因此,高校要注重改革制度的完善,对辅导员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关系支持,调动其教学积极性。高等教育在今后的改革道路上,要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任务完成,将更多的辅导员培养成创新型的人才,将培养技能工作和提高素质教育结合,满足社会对辅导员教师的要求,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发展。高校应培养辅导员正确的人生观,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去应对各项压力,用正确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工作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供了专业基础

目前,各高校招收的辅导员更多强调的是其综合素质,至于辅导员具体是什么专业的问题等不做严格要求。很多人误认为辅导员工作是谁都可以胜任的,事实证明这是不正确的思想。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内容也是很广的,他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也就对辅导员提出了更为专业的岗位要求。我国高校辅导员岗位的发展要求辅导员在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应具备哲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相应教育背景。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上发出了有力的声音:学校教育应将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形式、思想等方面教育,其中包括道德和人生观的教育,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目标。2004年,我国相关政策也指出: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加强和改进,规划大学生的德育系统。高校欲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思想政治专业的发展,就要更好地落实辅导员队伍的相关思想政治方面的发展,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发展提供了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向战.论思政教育工作与辅导员的人际效应[J].思想教育研究,2005,(3).

[2] 樊春妹.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J].思想.理论.教育,2005,(7-8).

[3] 韩娇红.以人为本在辅导员工作的作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6).

[4] 廖海忠.学校要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体会[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

[5] 朱孔军,等.大学生管理理论与方法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5.

上一篇:新课程实施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探... 下一篇:《流行音乐的秘密》:商业、流行与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