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审美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

时间:2022-10-25 04:14:54

将审美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审美教育的方法进行简单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81-01

高中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师的忽视点,但是这并不代表语文审美能力不重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多数高中语文教师以高考考试标准为教学目标,侧重学生逻辑能力和知识技巧训练,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让学生感受文字魅力,从课本中“看见”作者的当时写作的情景,体会到当时作者的心情,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对文章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中国文学底蕴深厚,提高高中学生语文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美的感受也能刺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触发学生心底的追求美得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力。高中语文教育不仅能够传承历史的知识,也能够通过文学教材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

中国学生从启蒙教育开始一直接受语文教育,至到高中教育为止,语文教育一直占领着重要的地位,他不仅能够让学生读懂文字含义,更能够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但是现在我国语文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高中语文教学大多采用灌输式,将文章段落分成几个小节,再分别讲授每小节的段落大意,语句含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荷塘月色》时,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将部分经历用于分析课文中语句和文法,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主要思想一笔带过。造成这种教学现象是因为现在高考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重视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策略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教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会感受语文的美得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够感受文章的意境。例如《诗经》中《采薇》一文的学习,古文和白话文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在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较少,在学习上更应该利用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将简单的文言文用华丽的词藻翻译成白话文,让学生从简单的的文言文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采薇采薇,微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室,;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为“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狁来厮杀。”将深涩难懂的文言文翻译成有趣的白话文,将当时少数民族侵犯国家,将士因为大战有家不能归,一年又一年的思乡之情,通过文字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展现在学生脑海中,对文章有了深刻的意识,既能学到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深入挖掘课本中蕴含的美的元素

高中语文教材包含的文学体裁多种多样,既有深涩难懂的古代文言文,又有风趣幽默的白话文;既能学到我国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又能体会到优美抒情的古代诗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了文学美得熏陶,引发审美想象力。以文学作品为例,古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螟》一诗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句诗句中表达出来的艺术美,重点突出“浣女”及“渔舟”。只有洗衣女子的归来竹林才会热闹,渔舟摇曳荷花才会动摇,而正因为竹子林得茂密,莲荷的稠密,才能让作者从静景和动景的结合中,描绘出一副绘声绘色,动静结合的美好情境。通过对字词的深入探究,与作者共鸣,发掘出文学作品的内在美。

3、借助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堂教育不再局限于小小的黑板,多媒体的运用可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生动和魅力。现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变成舞台剧、电视剧或者电影,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这样直观的视觉冲击,比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讲课更富有感染力。在学习《红楼梦》一文中的节选《林黛玉进贾府》中,在课堂上观看相关的电视剧,看到了当时贾家的富贵,黛玉的忐忑不安、王熙凤的泼辣性格、贾家四姐妹不一的神态、贾母的慈祥,在学生面前一一表现出来,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师不再仅限于课本教学,应该更多的将有利于学生的相关教学影片带入到课堂中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发性的去探究其文学魅力,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教师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才能让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高中语文学科是一门文字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学科,它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让学生视如宝库,用之不竭,取之不尽。语文教师充当着学生和艺术间的桥梁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文学美得魅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课堂不再是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是帮助学生插上诗意的翅膀,在丰富多彩的文学天空里飞翔,挖掘出文学作品的内在美。

上一篇:你在作文中犯过这样可笑的错误吗 下一篇:北京高等教育实施“双培计划”与“外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