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艺术及其对团员合作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2-10-25 11:13:32

浅谈合唱艺术及其对团员合作精神的培养

摘 要:合唱艺术是一种被大众所熟知的音乐表演形式,它发展历史悠久,表演形式多样,深受群众喜欢。现如今的合唱艺术已经发展成为群众表达内心情怀,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合唱艺术的基本概念,并对合唱艺术进行了分类。其次从四个方面着重叙述了合唱艺术的表演手段,并阐述了合唱艺术中指挥的作用,及对培养团员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对合唱艺术这一重要的表演形式做出总结。

关键词:合唱艺术;表演手段;指挥;合作精神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18-01

一、引言

合唱艺术是一种悠久的音乐表现形式,如果翻看合唱艺术的历史,在中世纪著名的宗教音乐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合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大众的音乐素养,更能陶冶情操,培养合唱成员的合作精神,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合唱艺术的亲身经历,阐述合唱艺术这一重要音乐形式及其在团员合作精神培养上的重要作用。

二、合唱艺术概述

(一)合唱艺术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合唱艺术简单的说就是由多人(两人及以上)组成合唱团体进行音乐表演的艺术形式。这里的合唱团体一般要求由不同的声部以及合唱指挥构成,从而使作品的表现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观赏性。可以说合唱艺术是一种舍弃自我,突出集体的艺术表演形式。

(二)合唱艺术的分类

(1)按团员年龄分类:根据参与合唱的成员的年龄阶段,我们可以将合唱分为:童声合唱、少年合唱、青少年合唱、中年合唱、老年合唱等。

(2)按合唱团的人员分类:根据合唱团的人数可以将合唱艺术分为:小型合唱、中型合唱、大型合唱、特大型合唱等。

(3)按音乐分风格分类:根据合唱所选的合唱歌曲的不同可将合唱分为:美声合唱、民族合唱、流行合唱和戏曲合唱等。

总之,合唱艺术的分类不是千遍一律的,它的分类标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合唱艺术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三)合唱艺术的常用表演手段

(1)肢体语言的表演形式:所谓的肢体语言就是人的各个部位以及所发出的声音。通过肢体语言可以形象的传达出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感情变化,他是人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环节。

(2)队形变化的表演形式:所谓的队形就是合唱团体在进行合唱表演时合唱成员的队列形式,队形是从整体上表现作品效果的重要途径。队形可排成两排或多排,也可排成特殊形状,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千变万化的队形使合唱表演是表演更加不受拘束,内心情感流露更加自然。

三、合唱艺术中指挥的重要性

合唱艺术发展的初期,合唱团员为了能够达到音调,音量和动作等的一致性,选定一位团员在合唱过程中对所需注意的细节和变化进行提示,这可认为是指挥的鼻祖。随着合唱艺术的不断发展壮大,指挥人员也发生了变化,指挥不再由团员兼任,而是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指挥作为合唱团员的核心人物,是合唱团的重要部分。在合唱表演过程中,及时理解指挥所要表达的含义,才能准确的把握合唱的节奏,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指挥所表现出来的强有力的指挥动作,更能激发团员的表演热情,使表演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总之,指挥作为合唱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合唱艺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合唱艺术对团员合作精神的培养

合唱艺术作为多人参与的音乐表演形式,只有参与者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合唱的过程就是团员协作的过程。其协作性可概括为:

第一,团员在音量上的统一和均衡;

第二,团员在姿势和发声状态上的一致和协调,其中不归韵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这对团员的声乐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同时也对团员的咬字水平提出了考验;

第三,团员在灵敏度上保持一致,以便能感知周围团员及指挥的变化,同时要对指挥的表情动作做出正确的解读,及时做出调整,才能让出来的效果更让人满意。

正是合唱表演对团员协作性的要求,使得各参与人员必须做到通力合作,顾全大局,有利于培养团员的合作精神。

五、总结

经常漫长的发展时期,合唱艺术发展到今天,合唱艺术的表演形式和合唱类别渐趋多样化和丰富化。合唱的内容也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合唱艺术这一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广大群众对音乐追求的重要方式。它已经成为大众表现内心情怀不可或缺的平台。合唱艺术培养了广大团员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相信未来的合唱艺术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成为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秋里.合唱与指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1月.

[2]马革顺.合唱指挥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

上一篇:论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歌曲中的社会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