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本助推幼小衔接

时间:2022-10-25 10:36:08

以儿童为本助推幼小衔接

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每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活动,广泛传播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方法。2016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将主题定为“幼小协同、科学衔接”,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的幼小衔接存在诸多问题(如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单向衔接、小学教育应试化等),加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不断提高,难以实现两者有效、健康的衔接。笔者于今年3月下旬参加了南宁市教育局组织的“南宁市特级教师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赴武汉进行了为期7天的学习,见证了以儿童为本的课程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和成长,为幼小衔接问题找到了一种解决思路――幼小衔接应以儿童为本。

首先,幼儿园和小学应通力合作,以儿童为本共同助推幼小衔接。幼儿是运用具象思维进行学习,所以幼儿园提供的学习方式是活动和游戏,而小学阶段学科学习要求儿童开始运用抽象思维。幼小衔接就是把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有效串联起来,实现学生幼升小的平稳过渡,它需要双方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和助推。当前,许多地方的幼小衔接还处在较低层次,重视了幼儿园,却没有重视小学,效果不理想。幼儿园过分强调向小学靠拢,小学参与幼小衔接的作为十分有限。常见的做法以幼儿园大班后期组织学生参观小学和组织一些幼小衔接的教育活动为主,小学只停留在接待幼儿园参观层面,极少部分小学能组织教师到幼儿园观摩,欠缺主动衔接的作为。

近年来,武汉、上海、青岛等发达地区的小学改革渐渐在靠近幼儿园,开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幼小衔接教育,如小学的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学习走廊区角的创设、小学功能室多元化发展、开设自然课堂,等等。可见,小学应重视衔接,主动有效作为。要基于儿童立场,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置课程,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设置与幼儿园衔接的功能室,如阅览室、游戏室、建构室、手工室和美术室等,并相应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对陌生的环境产生亲切感。尝试打破小学教师从1―6年级的轮换制,改为低年级组(1―3年级)和高年级组(4―6年级),低年级教师侧重研究与幼儿园的衔接,高年级组教师侧重与初中学校的衔接。此外,幼儿园和小学应加大衔接合作,通过建立合作平台、参观交流、座谈讲座等形式,相互借鉴,相互取经,共同研究衔接难题,通力做好衔接教育。

其次,幼儿园要坚持零基础教育,真正做到“学术知识零起点”。时下,幼儿园小学化是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普遍只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片面地认为衔接就是幼儿园提前教小学的知识内容,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教授幼儿,把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的幼儿园变成了小学的“把关者”,使得幼儿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小学低年级教育。这种假衔接,与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是背道而驰的。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点,是为了促进儿童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儿童发展为本位。幼儿教育应在环境营造、教具选择、课堂氛围中融入更多的童趣,不提前教授小学的拼音、写字和算术等“学术知识”。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重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感受到爱、温暖和舒适。注重户外活动,以游戏开展课程,寓教于乐,重在体验,在玩中培养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创造力与合作意识。

再次,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努力改变应试教育模式,重视儿童核心素养养成。许多幼儿园正在积极改革,努力改变小学化的现状,可学生到了小学又被打回原形,因为当前大多数小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武汉学习期间,笔者参观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这个仅有32个教学班的学校,自办学5年来就开设了33个功能室。其中,建立在幼儿园基础上的美术室、陶艺室、木工室、音乐室、科探室、植物@、创意室等功能室,有效地促进了幼小衔接。校长介绍办学特色时,底气十足地说:“要让小学生玩转六年!”该校除了基础课程外,还补充了校本课程和兴趣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专用室,学习环境处处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以及个性需要,让学生自由成长。可见,要想真正实现幼小衔接,不仅幼儿园,小学更要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行为、认知和思维模式特点,确定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以全面提高儿童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其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智慧潜能,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

当然,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长的作用不能忽视,要重视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衔接理念,调动家长力量做好入学适应。我们充分相信,只要以儿童为本,积极调动社会、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等各方力量,幼小衔接一定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责编 周翠如)

上一篇:天等县“有效教育 高效课堂”教改内涵解读 下一篇:课外实验和趣味实验的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