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外包与海关管理

时间:2022-10-25 08:18:00

国际服务外包与海关管理

国际服务外包是对外贸易的方式之一,同样需要海关加以规范与扶持。目前的海关管理基于货物贸易形成,与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需要尚有差距,因此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服务外包与海关管理的关系角度出发剖析了进口设备税收政策、进出口通关速度、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服务外包贸易统计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对海关改进工作提出相应建议。

一、我国国际服务外包概况

服务外包按业务性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信息技术外包(IT Outsourcing,ITO),就是将IT系统的维护、开发和应用外包给第三方来实施;第二类是商业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企业将更为复杂的业务系统外包出去,比如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售后服务、技术研发服务等,从而实现对整个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

近年来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极其迅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08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5万亿美元,并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其中,美国的服务外包市场较为成熟,是全球最大的发包方和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不仅拥有Hewitt、ACS等全球最大的BPO公司,而且IBM、HP等原制造业巨头也华丽的转身成为ITO和BPO供应商。而印度是国际服务外包的最大承接国,目前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Tata、Infosys、Wipro是全球ITO领域的翘楚,在BPO领域也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实力。而俄罗斯、巴西、罗马尼亚、菲律宾、委内瑞拉等新兴市场国家正努力扩大其市场份额,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竞争正处于白热化。

我国在服务外包的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方面与美国、印度等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为118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7%,其中离岸外包只占整体收入的12.2%,主要是承接日本的软件开发收入,所谓欧美业务还是凤毛麟角。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强大的实体经济为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三,国内有着规模庞大的企业群,潜在市场已引起跨国巨头的觊觎,Hewitt、Infosys等已在上海、天津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二是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成本和相对丰富的大学以上毕业生资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在IT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逐渐积蓄起来的优势,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环境。

发展服务外包,开拓国际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和必然选择。商务部于2006年启动了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 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内建设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部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并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全方位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1月15日下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19号),批准北京、大连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实行一系列财政鼓励和支持措施,以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二、国际服务外包对海关管理的挑战

服务外包与货物贸易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是“产品”形态,服务外包的“产品”大多是无形“服务”,例如为客户提供人力资源、票据处理等管理服务,或者提供售后电话指导、系统远程维护等流程服务,只有少数“产品”具备了实物形态,例如开发出的软件、研发出的商品,但真正有价值的其实是蕴藏在实物背后的无形的知识产权。其次是它的“送货”方式,网络是服务“产品”输送的主要渠道,软件可通过网络传输,设备可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光纤、互联网及其它现代信息技术让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工作团队就像在隔壁一样方便,这才是国际服务外包得以开展的真正基础。

这些区别会让我们走入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国际服务外包与海关管理似乎没有密切的联系。事实好像也在证明这一点,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并没有对海关提出任何要求。难道中国海关真的可以在这场经济变革中稳坐钓鱼台,坐看风起云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服务外包与海关管理到底会在那几个方面发生联系呢?我们以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近年来出现的几个案例来加以说明。

(一)进口设备税收政策

2007年,某售后服务公司进驻花桥国际商务区,要进口一套呼叫响应设备,却发现需缴纳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不解,因为该公司也曾经在印度设立售后服务中心,而印度海关并没有征收以上税费。

产业发展,设备先行,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必将引起相关设备的进口。服务外包基于IT技术,常见设备有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数据库设备等,如果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征税进口,无疑将增加企业成本。而印度自1991年开始就对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免除企业所得税、采购国内投入品流转税、进口资本品关税等,这就造成我国在与印度等对手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2007年我国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重新修订,将“以承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系统应用管理和维护、信息技术支持管理、银行后台服务、财务结算、人力资源服务、软件开发、呼叫中心、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纳入鼓励类产业范围,但至今到海关办理进口设备减免税手续的服务外包企业寥寥无几。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有政策上的缺陷,也有执行上的问题,而海关没有能够推动优惠政策的及时落实,显然也难辞其咎。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内某公司曾经前来海关咨询:由于它已经形成稳定的业务能力,国外客户希望将其设备交予该公司“托管”,进口环节应该怎么操作?目前海关有加工贸易项下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进口设备的管理办法,允许企业在海关监管下免税进口生产设备,但这种做法还不能移植到国际服务外包领域,所以当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需要进口此类设备时,暂时只能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征税进口,这也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

(二)进出口通关速度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在国外招商过程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某金融后台企业有将其业务中心迁到中国的设想,搬迁过程中原有业务将由备用系统临时代替,直到在中国的业务中心能够启用为止,因此该企业希望能将这一“过渡环节”所需时间压缩到最短,甚至希望通关时间能够以小时来进行计算。

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仍然有不少“实物通关”,例如设备的进出口、研发材料的进出口等。值得注意的是,服务外包对通关速度的要求远高于货物贸易,因为国外客户一般是将某业务环节进行外包,该操作以不破坏整个业务流程的正常运作为底线,这就要求国内承接企业能够做到“无缝对接”。如果设备的通关时间延长,就会导致国内企业形成接包能力的时间滞后,就会造成整个业务流程的脱节,影响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向我国转移。

自实施“大通关”之后,中国海关的通关效率显著提升,得到中外企业的肯定,但目前的通关流程是基于货物贸易的特点设计的,在速度上跟不上国际服务外包

的节奏。服务外包企业在通关时往往会在商品归类、审价征税、贸易管制等环节上遇到各种阻助。

(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2008年,法国某数据公司落户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它为多家国外银行提供金融后台服务。该公司认为,其业务涉及大量银行金融数据,属高度机密,因此对海关、税务等部门的正常核查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恩斯克(中国)研究开发公司也位于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内,其对精密轴承的技术研发实力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该公司深感国内不法企业对其技术仿制成风,希望海关能够对其研发技术与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因此跨国公司在进行服务外包时会重点考量承接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国际服务外包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有商业秘密的保护、研发产权的归属等内容,专业性强,难度较高。目前国内企业在制定和执行知识产权安全方案方面缺乏经验,我国政府在服务外包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又不成熟,因此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由2004年开始执行,是海关保护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的主要依据。条例明确海关对知识产权主要采用备案保护的方式,即权利人请求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应当事先向海关提出申请,而知识产权也仅限于进出口货物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而国际服务外包领域的知识产权更为多样,远远超出条例所定范围。所以在目前情况下,海关不仅在提供保护方面难以有所作为,而且在正常的监管过程中有可能与服务外包企业所执行的知识产权保密措施产生冲突。

(四)服务外包贸易统计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多次对区内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规模进行统计,一是通过企业自报数据进行汇总,二是从海关、商务、税务等部门取得数据,但每次都发现两者相差甚远,无所适从。

国际服务外包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种方式,关于它的贸易统计也是我国进出口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准确的编制国际服务外包贸易统计不仅能帮助我们掌握产业状况、科学制定政策,而且对防范潜在风险(如热钱通过国际服务外包渠道涌入),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要做好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统计,离开海关统计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但海关要做好这项工作也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目前服务外包还缺乏统计意义上的确切定义,导致它的统计口径就不甚明确,服务外包和货物贸易的统计界限比较模糊;二是海关统计一般以报关数据为基础,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大多可以避开进出口报关监管手续,造成数据采集渠道受限。

三、对海关管理的建议

(一)制定对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管理办法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针对国际服务外包的专业法律,而商务部和各级地方政府所出台的推动措施却对税务、海关、外汇、银行等部门没有约束力,造成优惠难以落实,企业经营频遇困难,所以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首先要完善政策法规,形成整体战略。就海关来说,就是根据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特点和通行规则,为其“量身定做”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管理办法,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国际服务外包进口货物和服务产品出口的管理办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实物通关服务。二是制定非报关渠道业务的管理办法,帮助企业解决收汇难等实际问题。

(二)寻找突破瓶颈的解决方案

海关介入国际服务外包管理遇到的一些挑战可通过以下渠道加以解决:一是服务外包企业的身份认证问题,可与商务部等就企业登记与合同管理开展合作,信息互通。二是进口设备的减免税问题,可与商务部、各地政府等合作,共同推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修改与落实。三是暂时进出口设备的监管问题,可在海关实行全程监管的前提下免征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其税收优惠程度不能低于印度、俄罗斯等竞争对手。四是提高通关速度问题,可为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实物进出口设立专门的通关通道,更加灵活的运用预归类、担保通关等便利措施。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外包贸易统计方案

国际服务外包领域既有知识产权又有商业秘密,业务运行有保密规则,外包企业有信息安全方案,这就是国际服务外包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海关应在现有保护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开展通关、监管等工作时遵循业务保密兼备案保护的原则。同时,要健全外包贸易统计方案,明确国际服务外包统计口径和指标体系,建立全面有效的数据采集渠道。对非报关渠道进出口的业务数据可与外管局等部门配合,在监管的基础上为此类企业出具出口收汇证明,这样就可以纳入统计范围。

(四)开展国际服务外包区域监管试点工作

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在通关效率、税收政策、贸易统计等方面具有优势,如建立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为主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还可促使企业相对集中,形成集群效应,在对外宣传、吸引人才方面有诸多优势。在此建议我国可借鉴印度、新加坡、韩国、爱尔兰建立服务外包园区的成功经验,择地开展海关区域管理的试点工作,打造面向全球的服务外包中心,全面提升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上一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技术整合现状探讨 下一篇:河南省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的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