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以读促思的探索

时间:2022-10-25 06:18:33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以读促思的探索

摘 要: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方法;有了疑问,才能产生思考;有了阅读,才会产生疑问。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展,在阅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促进学生思考是教师当下首要的任务。

关键词:阅读;思维;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40-02

读书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语文的专利,每次一说到读书,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语文教学,大家都认为阅读应该是语文的事情,数学只是写写算算就可以了,然而我却认为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方法;有了疑问,才能产生思考;有了阅读,才会产生疑问。没有阅读,没有疑问,思考从何开始,又从何结束?

还记得每次开家长会,我总能听到有家长和我这样说:我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作业总是出错,不细心,比如6抄写成9、加法当作乘法、减法看成了除法、一道题没读完就做题、要求画点与线之间的距离却画成了垂线……对此,让家长很是头疼,却没什么好办法,只会感叹一声:“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马虎!是不是不开窍!”听多了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多次调查,我发现这种“马虎”其实与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有关。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不再形式主义地“读数学”,而是要把“读数学”看作是一种兴趣。只有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读数学”的乐趣,不知不觉中发现数学阅读的优势,把“读数学”变成一种习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提高,那种所谓的“马虎”也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但是我们却发现,现在的数学教材中阅读的材料很少,特别是苏教版教材,许多知识都是用一句话呈现出来的(如土豆、茄子所说的话……),这些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主要为概念、结论或是规律等,文字呈现的内容越来越少,抽象的内容却越来越多。尤其是低年级教材,图片取代了文字,大家更感觉没什么可读了,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文字少了,理论性却强了,就显得更加珍贵,如不细细研读、质疑,是很难体会到每句话的真正意义的。因此,如何在阅读中拓展,在阅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促进学生思考是我们当下首要的任务。

一、读中质疑,融会贯通

质疑是什么,就是能让学生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能形成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有了质疑,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很少会重视让学生阅读。我们情愿多读几遍,再给学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也不愿花费5分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多读几遍题目。绝大多数教师会认为与其让学生阅读浪费时间,不如多讲几道例题。还有的教师怕学生不理解题目,将教材的内容分散了教,美其名曰“降低难度,分散难点”。但是恰恰是这种“掰开了,揉碎了”的减法,影响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这也是造成某些教师“事倍功半”的症结所在。带着问题去品读教材,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如在教学中我先提供了“学校为了开展体育活动,买了50个足球、35个排球,买篮球的个数是足球和排球的总个数的2倍”这样一些信息,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可以提出不止一种问题。问题的产生就是学生质疑的过程,学生想要产生这个疑问,必须仔细观察题目所给的信息,发现隐藏的条件,进而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阅读时抓住关键句,多想一想,多问一问,思维得到碰撞,那么在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就更高了。质疑能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让他们在理解中与以前所学的知识更加融合。

二、读中建模,拓展思维

数学向来是严谨的、科学的、单调的、抽象的,特别是某些特定的知识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多关注一下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多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将数学知识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在建构数学模型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尽量将难度降低,让学生能理解,同时在启发学生时能让他们好奇并感兴趣,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如学生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后,可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有关分数的问题。当时,我设计了一个商场打折买衣服的情境:每年到了季节变换的时候,各个商场都会打出衣服换季打折,一件衣服400元,打六折多少钱?学生的兴趣一下浓厚起来,纷纷拿起笔在纸上算起来,很快就有了结果。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我继续出题:王阿姨卖了两件衣服都是400元,一件衣服赚了五分之一,一件衣服赔了五分之一,问王阿姨是否不赚不赔,为什么?这类练习,既增加了知识拓展的空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会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数学的殿堂,感受了分数模型的生活化。

三、读中实践,思中有练

数学需要创新和实践,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任何问题都需要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推动。所以,我们在设计实践环节时,可以从学生身边的问题下手,通过问题创设、调查活动、交流报告等环节,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思考并解决,最后获得成功,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则材料“小鱼的选择”:小鱼想搬家,前面有4个鱼缸容器,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如果想给小鱼找一个宽敞的家,那需要先往这些鱼缸中倒入多少水合适呢?要计算水的体积,需要测量什么数据?同样高度的水,哪一个鱼缸更好?材料出示后,学生首先必须通过阅读了解4个立体图形的关系、特征,以及需要做什么,然后思考该怎样做。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不仅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看到了4种容器所盛水的形状的变化,感受了4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变化过程。同时,在计算体积时,让学生先动手操作测量数据,再进行计算,感受体积变化与哪些量有关。整个过程,学生都觉得“玩”得很开心,既复习了知识,又锻炼了思维。最后,教师不要忘了总结提问:“这些计算公式看起来各不相同,但它们有没有内在联系?”从而得出,要计算体积,可以用“底面积×高”得出,当两个底面相同时,高的不同会直接导致体积的变化。

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图形之间的练习,也理解了“转化”的思想。这样,学生就经历了将知识发展的过程从文字阅读演绎为实践操作的变化,在操作中思考,直接具体、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四、读中识意,了解数学

数学有其发展史,数学的每一个定义、定理的来源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它的严谨要求我们每一个答案出来都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在传授学生技能的过程中要适当拓展数学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

如在上完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课之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这样一则小故事《阿基米德巧辨王冠真假》。在阅读前先出示问题:为什么阿基米德将溢出的水收集起来,这些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哪一部分的体积?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疑问去阅读,在深刻理解阅读内容的基础上,进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来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朱熹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带着疑问的心情去阅读、去学数学,学会运用反弹琵琶的方法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有效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不读懂题意,你有再过硬的计算能力也只能起到“南辕北辙”的功效。

总之,如果我们能坚持阅读数学,使数学阅读成为他们的习惯,从“要我读”到“我要读”,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找到思维的切入点,进而让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只有认真读,才能读出要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读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及创新见解。因此,我们要让阅读数学成为学生的习惯和能力,成为他们开启数学大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魏佳,肖萍,翟海洲.小学数学教科书阅读技巧漫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2]张敏.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4(07).

上一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