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5 05:38:47

皮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医学专业学生向临床上过渡的第一步就是进行临床见习,同时这也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皮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皮肤科;临床见习;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Q954.5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2-0068-01

传统皮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课时不足、教学内容枯燥、教习条件不理想以及学生人数过多等情况影响了见习教学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必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教材为出发点,实现思维的过渡

临床见习的本质目的是帮助学生将学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作为一门形态学学科,皮肤科学在临床诊断时必须根据皮肤损害的颜色、形态、部位以及伴随症状进行全面判断。所以,识别皮损的性质最为重要,哪些是原发皮损哪些是继发皮损是对疾病诊断的第一步。但是在见习教学时,如果让学生先对患者的皮损进行识别,则会混淆学生对皮损形态的认识,因为在临床上各种皮损并不典型,比较难识别,而学生对皮损的种种认识都来自于教材,如果离开教材而进入临床,学生将无法理解。所以,教习内容必须紧密结合教材。首先,在见习前要将教材上原发性损害以及继发性损害的模式图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巩固两类皮损形态的定义以及区别。其次,将临床上比较典型的皮损照片使用专业工具剪辑下来,然后与模式图进行对比,让学生从教材的模式图逐渐转变到认识数码相片,进而慢慢脱离教材。再者,当学生已经能够对数码照片中的皮损形态进行识别后,开始让学生接触皮损患者,引导学生对原发性损害以及继发性损害中的典型皮损、非典型皮损、进行有效地识别以及区分,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可以脱离课本和数码照片,对患者的真实皮损形态有进一步认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专业术语对皮损特点以及状态进行描述。最后,要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这样,从开始的依赖教材,进而通过对比数码照片,最终过渡到患者典型皮损形态,实现了学生的思维过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1.应用PBL教学法

所谓PBL教学法,就是以真实病例为导向的教学法。在皮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借助临床真实病例将病情以及其变化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通过临床思维,根据复杂的病情,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正确判断并病情,进而制定出治疗方案。在应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教学时,首先进行病例见习,教师将提前设置好的典型病例呈现出来,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分组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病史采集,让学生针对诊断、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的方案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点评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实施PBL教学法,学生了解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必须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进行诊断,而且在实际治疗中,选择治疗方案时还必须充分考虑病情严重程度。通过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2.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在皮肤科临床见习中涉及到了常见的诊疗技术,比如高频电外科治疗、真菌直接镜检、皮肤活体组织检查、斑贴试验等,同时还包括了各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然而在实际见习教学中,患者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患病部位,并不配合教学,这也造成了临床病种单一,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同时,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影响了治疗室以及手术室的无菌操作,降低了临床见习质量。为了有效弥补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比如在教学中利用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料以及教育部的示教音像资料,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科临床见习的效果,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效果。相比于其他的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能够播放视频、音频、文字以及图像,而且可以结合图像进行文字说明,教师在进行辅助讲解,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动态刺激,让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信息。在教习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银屑病,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知道了它在临床的特点是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等,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对典型的银屑病进行识别和诊断,但是在临床中,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病症,如果学生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来进行对应,很难对不典型的病症进行识别。所以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各种银屑病患者的非典型皮损图片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联系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这样能够让学生有非常直观的认知,思维能力也得以提高,学习效果要远远强于机械记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皮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要以教材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过渡,从教材到数码图片再到临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不同内容的见习教学时,教师必须灵活选择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根据临床条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勇,睦道顺,廖梦怡.皮肤科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模式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22).

[2]阎衡,杨希川,翟志芳.皮肤科见习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9,(02).

上一篇:中职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方法 下一篇: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