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25 05:18:52

快速康复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结合腹部按摩护理对胃肠手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1-7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9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早期活动的基础上再予以按摩腹部,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结果:研究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胃肠手术; 快速康复;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7-082-02

Impact Analysis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Abdominal Surgery/ZHANG Yan-yan,WANG Q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27):82-8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exercise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massage on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Method:From January 2014 to July 2014,90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ventral massage on the basis of early activiti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abdominal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situa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of bowel sound andexhaust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Wuhu City,Wuhu 241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27.042

在日常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腹胀为腹部术后常见问题,处理比较棘手。如处理的不好,对肠道吻合口和腹壁的愈合均有不良影响,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对缩短手术恢复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对2014年1-7月在笔者所在院普外科住院且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比较两种方法对腹部术后的胃肠恢复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住院且行腹部手术的90例患者,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早期活动结合腹部按摩组)及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45例。其中研究组中,男25例(56%),女20例(44%),平均年龄40.5岁,肝胆系统疾病30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5例,胆总管结石5例,胆囊结石10例,胆囊息肉10例。胃肠道疾病15例,其中脾破裂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例,胃癌2例,肠道肿瘤8例。对照组中男23例(51%),女22例(49%),平均年龄39.4岁,肝胆系统疾病28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4例,胆总管结石6例,胆囊结石12例,胆囊息肉6例,胃肠道疾病17例,其中脾破裂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例,胃癌3例,肠道肿瘤9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疾病病种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当患者结束手术回病房以后,针对患者的术中的麻醉及手术方式,术中的病情变化及处理过程,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根据病情及病种改变。根据术后的复杂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各种数据的记录。密切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出现以下情况如伤口敷料脱落、出渗血、感染等征象时要及时处理或通知医生。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对于引流的液体的容量、颜色及性状做好密切的观察及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如患者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仍感伤口疼痛且难耐受情况下,可在医嘱下给予镇痛药物,同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患者出现麻醉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情况时,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如上述症状仍不改善情况下,在综合分析病情后再予以对症处理,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密切检查患者术后的排尿情况,如超过8 h仍未排尿者,根据检查膀胱的充盈结果,再诱导排尿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予以导尿。在术后常规禁食及胃肠减压过程过中,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予以静脉补液,改善患者营养,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术后第2天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主动活动上下肢,每间隔2 h活动1次,每次持续5~10 min;协助患者每间隔2 h翻1次身;术后第3天患者在协助下坐起,每间隔2 h无协助情况下翻身1次;术后第4天患者在协助情况下下床活动[1]。

1.2.2 研究组 研究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在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基础上,术后6 h避开手术切口,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同时沿切口两侧自上而下按摩。按摩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由轻到重,速度适中,按摩时注意避免增加切口垂直方向的张力。按摩次数为每日2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0 min,患者如存在腹胀情况,可延长按摩时间,可持续15 min。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后两组患者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研究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腹部手术在日常临床比较常见,而尽早的胃肠功能恢复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原因有很多,由于腹部术前胃肠道准备不充分及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减退,导致胃肠道易产生过多气体,术后患者在胃肠道过度充盈情况下容易发生腹胀,同时由于腹胀导致患者怕引起疼痛而不愿早期活动,这种情况下可延长胃肠恢复蠕动时间,使术后腹胀进一步加重。迷走神经在术中受损情况下,导致腹腔脏器消化功能减退,合并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情况下,导致食物消化吸收不完全,亦为产生术后腹胀原因。术中及术后物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导致的尿潴留也能导致腹胀情况产生。腹部较大的手术创伤及过长的手术时间,过重及过久的胃肠牵拉,腹腔过长的暴露时间导致胃肠腔温度及湿度过大变化均可引起术后腹胀。神经与体液因素在胃肠道正常收缩功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活动的增加主要取决于胆碱能受体的兴奋,而肠道的活动减弱主要为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冲动,在腹部手术过程中,胃肠平滑肌和血管在外界刺激后反射性痉挛,局部渗血出血以及结扎、损伤、阻断组织血管都会造成淤血停留和微循环障碍,患者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继而导致胃动素的分泌减少,患者的胃肠功能受到影响,容易产生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慢。同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直接与胃肠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β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的收缩[2],其结果造成腹部术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肠麻痹。由于腹部术中及术后的炎症刺激、肠壁组织的缺血缺氧导致肠壁水肿、术中的创伤、麻醉及对胃肠壁的牵拉、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及低钾血症、长时间的暴露肠管及纱布、敷料覆盖肠管导致浆膜及腹膜受到损伤,同时长时间的开放腹腔使肠腔温度及湿度过大变化、腹腔内引流的放置等因素使神经及体液因素调节失调,上述原因可减弱肠管平滑肌的电兴奋性,肠蠕动减弱或消失也随之产生,另肠麻痹腹部术后胃肠道处于暂时性麻痹状态,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腹胀。严重的腹胀情况下患者会出现极度不适,此时膈肌上升导致呼吸运动受限,肺活量减低,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也会发生血液回流受阻。同时腹胀也是影响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愈合的不利因素[3]。此外,一部分患者平时即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蠕动功能低下、消化不良及大便秘结或便秘,这些患者胃肠功能在经历手术创伤和炎症刺激后恢复也较慢,易产生术后腹胀。腹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促使胃肠功能恢复[4],改善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增强胃肠道运动,改善胃肠功能,从而减轻腹胀,同时腹部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胃肠血运及新陈代谢,有利于肠蠕动恢复,使胃肠功能尽早恢复,许多患者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患病后精神焦虑及手术的恐惧,这些情绪变化及精神刺激可能使胃肠道产生生理性变化,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精神抑郁,早期的胃肠功能恢复不仅能预防精神抑郁,而且能使术后恢复时间缩短,从而使日常生活能力得到尽早恢复。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研究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陈永彤,方文.腹部术后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34-835.

[2]张弘彬,孙文郁,杨大业,等.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97-98.

[3]李学增.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2.

[4]蒋芝英.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19(12): 2635-2637.

(收稿日期:2016-05-26)

上一篇:术后护理干预预防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临近椎体... 下一篇:Orem自理理论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