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照研究

时间:2022-05-29 03:59:52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小剂量肝素;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7-0040-03

doi:10.14033/ki.cfmr.2016.27.02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死亡率。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多的治疗方法,疗效各有不同[1]。其中低分子肝素及小剂量肝素均属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方法,但在临床治疗上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38~78岁,平均(51.27±10.36)岁;发病时间3~72 h,平均(46.25±10.34)h。

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7岁,平均(52.34±10.07)岁;发病时间5~72 h,平均(44.37±10.16)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患者年龄在78岁及以下,且CSS评分在8分及以上;(3)患者经CT检查排除出血性梗死及脑出血;(4)所有患者近期无手术史及出血倾向,并且未采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5)排除临床上血小板计数在70×109/L以下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6)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剂量为0.4 ml的低分子肝素,2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剂量为3250 U小剂量肝素,2次/d;两组患者均于其腹部脐旁的2 cm处进行皮下注射,于患者腹部脐旁两侧进行交替使用,连用10 d[2]。除此之外,两组患者同时辅以降糖药、抗高血压药物、胞二磷胆碱以及脱水药物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采用抗血小板药、抗拴剂以及抗凝药物,并且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给予口服剂量为50 mg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3]。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有效、无效、恶化、死亡[4];(2)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生化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定量等指标;(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状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76,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状况明显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神经功能改善状况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治疗安全性

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第6天,有3例患者出现血尿症状,但患者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均处于正常水平。患者暂停使用肝素后血尿自行消失,而治疗组患者无任何不良症状的出现,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出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素在临床上在凝血过程中应用的环节包括:(1)主要通过激活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活性的方式,来对凝血酶以及其他凝血因子进行抑制,从而能够充分地发挥抗凝作用,并且能够起到净化血脂作用[4]。(2)能够显著地降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小板破坏、聚集以及黏附等。(3)肝素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抗炎作用。肝素在临床应用上会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血液浓度、粘度以及聚集度,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5]。

脑梗死患者疾病的形成具有一个发展过程,梗死灶首先形成于患者的缺血区,其周围会形成一个缺血半暗带[6]。如果没有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患者的梗死灶将会由小变大,患者在48 h以内缺血状况会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此时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会失去治疗最好时机。但抗凝治疗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患者的周围缺血区,可以通过对栓子进行限制,从而向缺血半暗带进行扩展及维持区域血液,最终能够显著地减少患者的梗死量,并且能有效地预防血栓从侧支循环较好血管扩展为较差的血管[7]。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无差异,治疗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轻度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肝素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起到增强患者抗血栓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避免合并症发生。

参考文献

[1]范波.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尿激酶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2):38-39.

[2]何建明,朱明霞,许虹,等.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功能水平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1):6-7.

[3]赵岳中,刘平.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5-37.

[4]张斌,龙文,王嫔,等.改良极化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0):90-91,94.

[5]刘鑫炜.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2(34):3829-3830.

[6]陈志芳,宋治洁,韩立志,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76-77.

[7]彭祥来.急性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8):125-127.

[8]吴琳,王红艳,徐庆松,等.双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9(33):135-136.

[9]陈玉萍.急性脑梗死溶栓前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5):148-149.

(收稿日期:2016-05-21)

上一篇:大型冷库日常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妇女干部领导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