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微生物研究

时间:2022-10-25 04:24:23

粮食微生物研究

粮食微生物是指寄附在粮食及其粮食加工品上的微生物。它包括了微生物中的一些主要类群:细菌类中的真细菌和放线菌,真菌类中的霉菌,酵母菌和病原真菌等。粮食在储藏期间,对粮食造成危害的生物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仓库害虫;一是粮食微生物。在一般情况下,仓库害虫较为显著,体形较大,易于察觉,常引起人们高度警惕和严加控制。微生物则具有形体小、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代谢强度高等特点。常在初期被忽视而疏于防范,一旦乘机蔓延,可引起大量粮食发热霉变,其危害严重性往往超过害虫。仓库害虫与粮食微生物还有不同的一点是,即不论何种害虫,一经在仓库中孳生猖獗,必将对种子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而粮食微生物则不完全这样,除了引起粮食霉变的一类微生物外,还有一大类微生物,它们大量存在于种粮颗粒上,形成一定的区系,称为微生物区系(microflora)。生长在粮食上的各种不同微生物区系往往按照一定的规律,互为消长,依次演替,与粮食之间构成有机的联系。有些微生物区系在农作物植株发育过程中即形成,在成熟收获时随着粮粒或种子被带到粮库中,但它们并不造成危害,相反对其他微生物区系发生拮抗作用,而有利于粮食的安全储藏。因此,正确认识各类粮食微生物与粮食储藏的关系,是提高储粮水平的基础。

在新收获的粮食或经过一段储藏的粮食,其外部或内部都存在大量微生物,.根据来源不同,可将这些微生物分为原生微生物区系和次生微生物区系两个类型。前者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早已与植株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从相同农作物植株上所采收的籽粒,往往携带着相类似的微生物区系,其存在的数量往往很多;后者主要在粮食收获、干燥、包装、运输及加工等流通环节传播而来,其数量和类型常因作业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异。粮食微生物可根据它们摄取营养的生活方式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而分为附生、寄生、半腐生、以及腐生等类型。

附生微生物这类微生物大量存在于新收获的种粮颗粒外部或内部,占粮食上带菌量的极大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植生假单胞杆菌(Pweusomonasherbicola),比较次要的是萤光假单胞杆菌(P.fluorescens)。这些细菌在作物生育期已开始在植株上大量生产繁殖,但并不直接破坏作物的细胞组织,而仅吸收器官外部的渗出物作为主要营养来源。它们在作物生长期间还能大量合成维生素,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同时还能对植物病原菌产生抑制和抵抗作用。所以,不论从植物营养或抗病的角度来看,附生微生物与农作物之间实际上起了“共生”作用。实践证明,植生假单胞杆菌附生在种不同种类的粮食微生物颗粒上,常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处于对立的地位,其存在的相对数量及在不同时期的消长趋势可作为判断种粮健康状况和储藏稳定性的客观依据。当这种细菌大量存在时,表明该批粮食粮情正常,生活力旺盛;否则就表明粮食的储藏稳定性已遭破坏,应加强检查,注意粮情变化。因此附生微生物在粮食储藏上应视为有益微生物类型的代表。

寄生和半寄生微生物粮食上的寄生菌可根据它们从寄主获得营养的依赖程度和利害关系分为寄生和半寄生两个类型,但其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且寄生的性质还可随寄主的代谢强度和生活条件而发生变化,有不少寄生微生物也兼营腐生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少数的种类能和寄主建立近乎“共生”的关系。这些类型的微生物大都在农作物生育期间侵入正在形成或接近成熟的籽粒内部,大多数为真菌,有少数是细菌。内有一些是兼具腐生性的半寄生菌,另一些是具有活物寄生性的农作物病原菌;后者不但会引起严重的农作物病害,还可能使籽粒带有毒性,失去食用价值,并不宜作为饲料,为了控制这类微生物的蔓延为害,必须建立严密的农产品检疫制度,加强综合防治。

在寄生微生物中,也有某些有益的类型,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细交链孢霉,几乎世界各国麦类籽粒内部都存在着,同时也广泛出现于许多经济植物的种子中,包括禾本科、豆类、十字花科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细交链孢霉和腐生微生物之间表现明显的抗拮作用。当腐生微生物在麦粒内部占优势时,这些麦粒大都失去生活力。当细交链孢霉大量存在时,则表明麦粒是新鲜健康并具有旺盛的生活力。因此,细交链孢霉也应视为有益微生物类型中的一个代表。

粮食在储藏期间,粮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消长和对储粮的稳定性影响各不相同。通过对粮食储藏期间的微生物分析测定,可用来分析粮性,判断储粮的稳定性。如果大量的附生微生物及细交链孢霉等寄生微生物存在粮食上,说明粮食储藏安全。相反如在短期内腐生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大量增加,说明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应及时采取抑制微生物措施。在正常情况下,粮食籽粒外部带菌量远大于籽粒内部带菌量,如果测得内部带菌量增加到与外部菌量相等或接近时,说明储粮稳定性降低。因为当粮食籽粒上的微生物开始活动时,随着微生物大量繁殖,逐渐由粮食表面侵入内部而导致粮粒内部微生物的数量增多。这种情况也应采取控制微生物的方法,来保证粮食的安全储藏。总之,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其所生态要求不一样,通过对粮食上微生物的菌相分布和带菌量的分析,了解微生物所处的生态环境,从而判断储粮的环境。

上一篇:大米加工技巧研究 下一篇: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