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一流企业之缘由

时间:2022-10-25 03:19:51

中国没有一流企业之缘由

牺牲多年短期利益,甚至近十年内看不到产品和利润。在国内环境下,企业往往缺乏这种长期投资的动力。

众所周知,GDP高速增长的中国极少拥有一流国际企业,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缺乏推动本土企业发展为一流国际企业的环境。如无改善,这将是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和成为经济强国的严重制约因素。

一流国际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它必须进入全球主流市场,具有一定规模,并通过研发或品牌优势而享有较高利润率。按照此标准,华为可能是中国惟一的一流国际企业。相比之下,仅有5000万人口的韩国则拥有三星、现代、LG、SK等多家一流国际企业。

建设一流国际企业对中国长远经济发展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主要受益于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庞大的本土市场带来的规模效应、中国民众的勤劳与创业精神、城市化的经济效应,以及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至今,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依然依赖于国内的廉价劳动力。

然而,以“穷”作为核心竞争力是无法让全民致富的:随着工资上涨及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会逐渐失去廉价劳动力优势,必须通过研发、创新与品牌建设而保持竞争力,必须“产业升级”,必须发展一批一流国际企业。

有人说,企业无国界,中国不一定需要发展自己的国际企业,同样可以受益于国际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与经营。但一个国际企业给本土国家带来的经济贡献往往要远大于给其他国家的贡献,因为一个企业的总部、大部分主要股东与高端人才一般都留驻在本土,而本土外的其他国家往往只能得到一些中低层的就业机会,以及有限的税收。

还有人说,中国企业国际层次的研发、品牌从头做起很难,不如到海外去收购高研发企业与高端品牌。这是一种误导,事实上则行不通。日本与韩国的国际企业并没有这样的先例,中国也不会例外。真正的顶尖研发与品牌企业很贵,买不起,而只买部分股权是股市投资,不是企业建设。更重要的是,即使收购一个研发或者品牌企业,由于跨国、跨文化管理之艰难,很可能会失去被收购企业的高端人才以及其核心价值,而浪费巨额收购资金。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一个中国大陆企业成功管理西方高端研发或品牌企业的案例。

一流国际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对研发与品牌建设做长期投资。这种投资会牺牲多年的短期利益,甚至近十年内看不到产品和利润,但一旦成功便可通过创新产品或高端品牌信誉而获取长期高额利润。

然而,在中国现有环境下,企业往往缺乏这种长期投资的动力。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国企缺乏这种动力:企业总裁没有长期股权激励,任职期平均不到十年,因此不会愿意牺牲自己在任期间的业绩,而仅为下几任领导留下更多的增长机会。不难理解,尽管国家多年来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给央企很多资源,但至今央企中没有产生出一家一流国际企业。当然,央企的目标也许并不在此。

民企由于体制优势,更有机会建设本土一流国际企业。

然而,民企在中国的长期运营与生存环境,无论是在商业政策法规的稳定度与可见度,还是在自身长期生存的权益保障方面,都远比西方国家企业所在环境更恶劣。因此,大多数民企都不愿意做需要等很多年才能看到产品或利润的长期投资。

中国的强国梦要靠大批本土一流国际企业。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国家必须大力改善民企在国内的长期稳定生存环境,而这仍然需要更多更深远的改革。

事实上,在《财富》杂志2008年度的全球财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行业分析师和专家就已经意识到了国企之好大喜功的沾沾自喜。是时,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有26家,其中中石化以1592.6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16位,成为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这也是新兴经济体中唯一打进世界前20名的企业。

崛起之果

中国企业能够比肩沃尔玛、埃克森美孚、丰田汽车以及通用电气等世界顶级企业,既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内在要求。

翻开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当一国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时,必然出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如德国在19世纪末成为世界经济新贵时,就涌现了西门子、巴斯夫、拜耳、克虏伯等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同样,当美国在20世纪上半叶开始主导世界经济时,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福特、杜邦、IBM等业界巨子便应运而生了。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战后的日本。所以经济学家把跨国公司的出现以及在战后获得的巨大发展视为“同蒸汽机、电力和汽车的应用推广一样,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今天,判断一国是不是世界经济强国,在一定程度上主要看该国是否拥有以及拥有多少世界级的跨国公司。美国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其遍布世界的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一流企业,这样才能避免在国际分工、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等方面受制于人。欣慰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从能源、加工制造到金融贸易乃至信息技术等众多领域涌现出一批跨国公司,它们当中有的已是进入世界500强的世界级企业,有的虽然离世界500强尚有一段距离,但长势喜人,在不久的将来有望跻身世界一流企业。此外,还有一大批目前规模还较小,但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公司,它们尽管暂时还不具备抗衡世界巨头的实力,但它们惊人的扩张速度已经令这些世界级同行感到后生可畏。

高端之梦

不过,严格意义上说,中国迄今还没有一家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世界级跨国公司。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指能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的企业,而中国目前的顶级企业无论是已进入世界500强的中石化、中石油,还是近年来表现抢眼的海尔和华为,它们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程度。特别是已经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一汽、上海汽车以及联想等制造业企业,只是从业务结构来看具备了跨国公司的雏形,还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产品结构中真正自有品牌的比例不足30%,超过70%还是扮演供应链制造商的角色。

在中国的产业越来越深地被纳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的今天,如果中国的一流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不能占据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则这种规模意义上的一流企业依然处在低质高耗、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中,就意味着有可能受制于人,处于被动和跟随的地位,甚至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中国一流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企业尚没有能力管理好跨地区、跨国、跨文化、跨民族的员工团队和企业。的确,尽管你在国内的经营已经非常优秀了,并不能保证你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同样优秀,两者是不能进行简单评议的。这当中经营方式和管理方面的适应性最重要。而欧美和日本等国的跨国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当成熟的管理体系,来避免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如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十分强调本土化,也就是中国化,摩托罗拉就一直倡导要做一个“中国好公民”、东芝也希望要把东芝(中国)建成一个扎根中国的中国企业,而不是被中国人看成是日本企业。不过这种看起来似乎十分简单的“本土化”战略真正实施起来却殊为不易,它不仅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制度化的管理系统,还需要一大批具有跨国家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全球化经理人来实施。而这种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恰恰是中国一流目前最欠缺的。

中国一流企业与世界级同行的差距还表现为忽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打造。中国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成本低。而且这种杀伤力极强的竞争利器确实为中国企业赢得了许多“世界第一”,格兰仕的狂飙突进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这种低成本的竞争恐怕很难为中国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在逐渐上升,中国企业不可能一直享有这种低成本优势。不过,中国企业的真正危机恐怕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忽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培育。

一个成熟的跨国公司必须重视建立与比较竞争优势相匹配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你既要重视巩固和发展现有的核心业务,甚至应该把已有的竞争优势发挥到极致,但更要重视建立能确保自己在今后10年乃至20年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新业务,这样企业才能在吐故纳新中保持永续发展。但就中国企业的现状来看,还没有多少企业真正把开辟前瞻性的业务作为打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头等大事来抓,不少企业往往是在现有业务已经不能支持企业发展的情况下,才开始下决心开辟前瞻性的业务;但此时他们的世界级同行恐怕早已在这些业务领域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作者系康奈尔大学、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上一篇:意大利进军重庆 下一篇:外资保险的三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