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时间:2022-10-25 01:34:24

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摘要:近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地的高职学生数量正在逐步增长,从而为我国培养大批具有高级能型的人才,而社会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为此,从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创新机制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机制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2-0116

一、实施更为科学严格的教师聘任制度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教师的管理上,必须要实施更为严格科学的教师聘任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要求教师的专业与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高度符合,并且要求其拥有良好的实际操作经验,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第二,需要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思想文化水平,具备良好的从业道德,使得教师行为与教师的职业规范相吻合。第三,专业教师必须要对教师工作具有高度的热情,并且愿意接受正规的教育教学培训。第三,在聘任程序上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教师的招聘计划进行严格审计,切实根据高职院校自身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确定相应的教师招聘数量,利用学校的官网相应的信息,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相应的招聘信息,之后,要对应聘者进行相应的资格审查,尤其是对一些教师的技术资格条件和本单位工作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审查,还要注重试讲工作,择优录取。在院校聘用教师合同中,一定要明确教师在高职院校所承担的责任。

二、逐步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制度

从某种程度上看,教师的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教师所必须承担的任务和权利。为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逐步完善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这样便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高职院校为教师提供定期的培训计划,尤其是注重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促使教师灵活地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教学辅设备,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各种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例如,高职院校为教师提供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培训,使得其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的传播。同时,可以根据各个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选择假期集中培训和学期校本培训等诸多方式,灵活地利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例如,举办以专题讲座和召开学术研讨会等。

三、适当采用柔性管理

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对教师实施多元化的科学评价管理,进一步优化现阶段的考核评制度,切实根据不同专业所制定的考核评价标准,不仅把教学效果作为评价标准,还要针对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尤其是要注重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课前准备以及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在评价形式上,一定要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利用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从而达到一种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目标。而且将对教师评价的结果逐步反映给教师,这样就便于职校教师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另外,高职院校要依托相应的校企合作关系,对于教师的评价一定要与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沟通,使得能够确保高职院校教师质量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在加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管理队伍制度化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柔性管理。必要时可以对教师提供相应的人性化服务,树立相应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才能有效地树立现代化的教育人力资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从而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条件。同时,高职院校领导要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方面的准备,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领导者一定要尽量满足教师对实践指导环节所需的各种设备,还要灵活地处理教师出差所做出的调课和补课等方面的问题,充分给予教师以人文关怀。此外,高职院校一定要建立相应的教师激励机制,对于在教学过程中表现良好的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有效地调动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切实关心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协调好各种本职工作关系。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工作环境和学术交流氛围,促使其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开展。

四、促使高职教师团队的协作,建立多方面合作的机制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质量,必须要促进高校专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从而有效地发挥加强教师团队的优势,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加强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例如,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可以组建相应的合作项目工作室,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研究项目。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相应的互动合作教学,对所有的教师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者是每个学期举行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从而有效地增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可以邀请相应的教师积极地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去,尤其要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建设,积极地增加教师与专任教师合作的机会,积极拓宽专职教师的合作领域。另外,在建设多方面合作的培训机制上,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通过政府、行业以及企业三个方面的合作。在政府合作方面,政府对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管理上,一定要积极支持,大力倡导,从而为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合作机制提供有力条件。在行业企业等方面,企业一定要重视自身职业教育的责任,有效地发挥行业企业职业教育的优势,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教师的管理创新。对于高职院校管理而言,可以创新相应的教师管理制度,有效地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从而打造良好的教师管理机制。具体而言,政府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专项经费支撑,以此来促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行业企业中,必须要能够充分发挥好引导和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而且在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中,可以将教职工有效地纳入到员工的评价中去,利用强大的资金来支持教师队伍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一定要从各个方面筹集相应的资金,从而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有效地推动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此外,在对高职院校拨付资金外,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创收性筹备资金,积极寻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质量,进而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利用自身的价值与企业之间达到相应的合作。

五、教师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在教师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加强引导,促使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管理机制的创新,从具体的做法来看,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教师信息资源库,将各个行业的教师个人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在政府主导作用下,逐步联合行业、企业以及各大高职院校等方面进行统一的协调,专门设置对于教师资源库的建设、资料的集中整理以及企业运行的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从某种程度上看,建立教师信息资源库,可以有效地推动教师队伍的持续壮大和管理。第一,集中高职院校的所有资源,建立大量的教师信息,从而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第二,便于各个企业详细掌握好员工的职业动态,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派遣企业的员工。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师管理的创新。最后,在政策引导和制度方面,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要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国家层面上,可以出台相应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设法律,以便更好地指导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在双师型的教师培训中,可以进一步实施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利用政府、学校以及企业三者之间的不同优势,创新教师培训的观念,使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六、结束语

总体来说,为了更好地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创新机制的建立,必须要实施更为严格的教师聘任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制度,稳步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只有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采用柔性管理,促使高职教师团队的协作,建立多方面合作的机制等,才能扎实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创新机制的形成,实现我国教师队伍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新星.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

[2]刘丽娜.对教师劳动成果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4

[3]常瑾.试论教师激励制度的正当性[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

[4]赵建梅.试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

作者:郭莉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大学学报的出版管理创新 下一篇:无机化学实验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