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时间:2022-10-25 12:58:08

让学生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音乐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通过音乐,我们可以体验到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世界。而音乐又是流动的,基本的几个音符通过不同的组合,带给我们的则是缤纷斑斓的听觉享受。很多人认为,音乐创作似乎是件神秘而困难的事情,当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创作者,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长期的生活积累,及不懈的努力。而作为普通的中学生,有感而发地作一首曲子,调剂紧张的生活,挖掘一下自己潜在的创作能力,又何尝不可呢?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学生经过一番努力,通过尝试和实践,一起试着揭开音乐创作的神秘面纱,了解了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虽然写出的作品还很稚嫩,不成熟,但是给大家带来的却是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和不时的惊喜。

这次活动参与的学生现都为高中生,在高一下学期时参加这次课改活动。本次增加的学习内容属音乐创作的领域。而国家《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对此有如下的阐述:“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这种创作与音乐创作有关,但区别于专业创作。”因此我们确立了初步的教学目标,做了基本的教学设计,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目标有三个:1、通过参与音乐的“组合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挖掘记性创造活动的潜能。2、进一步了解,喜爱中国民歌,能用探究的方式从熟悉度音乐材料中发现曲调组合的一般规律。3、发展音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体验流畅曲调的美感和音乐创作的乐趣。设立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对民歌旋律的观察和探究过程中去发现音乐创造的一般规律,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好消化,将实例模仿化为自己的创造。难点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这次课题研究活动的教学设计分为相应的三个阶段,穿插在正常课程之间进行。

第一阶段:

介绍音乐大家庭里的七个成员:do,re,mi,fa,sol,la,ti。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组合它们。(从中抽取3 ~ 5个音,辅以一定的节奏型,作流动式的组合。)如:13 2|35 6|65 3|5 ―|53 2|24 31|2 ― |34 32|1 ―|。音符的组合游戏开始,教师给两个固定节奏:a,××× | × ― ||;b,×× ×× | × × || 学生分成四组,每两组一种节奏型,让学生在下面或在黑板上,用七个音符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将组合好的旋律唱一唱,听听看,好听吗?学生们对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地写着、唱着,享受着创作的乐趣。

人们通常在欣赏音乐时,最初会有两种不同的感觉,好听或不好听,觉得好听的音乐留下的印象深刻,反之,有的听则过忘,没什么记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旋律的悦耳与否,与音乐的组合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就让我们从几首民歌中去体验音乐的表达方法吧。《我的家乡日喀则》,《小白菜》,《信天游》等,找出以上民歌的风格特点,节奏,歌词,旋律等,如:如何划分乐句,找出主音,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等。

第二阶段:

小结上一阶段所学民歌中所体现的几种作曲的简单规律,为初步的练习做铺垫。接着学习几首有特色的歌曲,并找出它们的的共同点――同头换尾,即作曲中常见的技法。(《欢乐颂》、《青春舞曲》、《同一首歌》、《送别》、《雪绒花》等)。再通过模仿和创造,巩固所学的同头换尾的作曲技法,做简单的课堂练习。魔法歌曲“内蒙民歌”、“信天游”等。

分组创作,同时请几位同学到黑板填写,大家一起唱,教师做适当点评,并强调注意旋律的骨干音。然后尝试根据节奏进行创作。布置课后作业:写一小段歌词,并确定一种节奏性,尝试着进行创作,每组做一首。

第三阶段

练习开始了,让学生进行分组创作。很多学生都做得非常认真,几个组员写的写、唱的唱,十分的投入。对自己满意的创作时而点头、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完成后教师做适当点评和修改,在点评时教师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对他们的创作热情和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师生共同探讨,完善每一首作品,在活动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作曲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要创作出优美的、更富吸引力的音乐作品,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作曲的技法。

为了使作品更优美,更富有吸引力,介绍并练习作曲中常见的作曲技法:“加花”。音乐的旋律中加入或者去掉几个音,会使音乐的情感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只要骨干音不变,音乐的原有风格就不会改变。“加花”就是这样一种创作手段。以《牧童短笛》的第一句为例,使加花后的音乐更华丽,更生动。除了“加花”这种创作形式外,音乐创作中还常用到“改变节奏”等方式使作品更生动。

最后布置课后练习:个人或二人合作尝试写一首小作品,应有词、曲。要求:歌词不超过两段,有压韵,不用网络语言,内容健康、向上,有意义。曲调不必太复杂,容易演唱,朗朗上口,风格自定。动动脑筋,学习创作顺耳好听的歌曲。

总之,通过不断的努力,学生们从探索中发现音乐创造的规律,并从模仿开始,在音乐的组合游戏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发掘出自己即兴创作的潜能。当一篇篇各具特色的作品呈现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上一篇:释“无思不服”之“思” 下一篇:运用教学艺术,打造高效生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