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

时间:2022-10-24 11:18:34

基于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的分工趋于明显,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专业化物流企业涌现并快速发展起来。物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现如今物流也已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进入了快速蓬勃发展阶段。但与国外的物流管理水平相比则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物流的发展相对于国外的物流发展较迟,在成本管理模式和方法上还不完善。而成本的控制直接关系到物流企业的利润,如何加强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

【关键词】物流企业 成本研究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一词的起源已有百年,但是作为现代物流,实际上是与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最先是作为军事领域的“后勤”,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围绕战争物资供应以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在当今的电子商务时代,全球物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物流的概念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过程,根据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流动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在九十年代由欧美提出,目前对第三方物流的解释有很多,有学者认为第三方物流是实际需求方供给方之外的第三部分或全部利用供给方资源通过合约相需求方提供物流服务,也有人称之为合同物流或契约物流。通过契约为客户提供的商品流通过程的专业化服务。

(二)第三方物流的业务特征

1.第三方物流是合同为导向为客户制定的一系列个性化服务[2]。物流企业是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企业和客户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是基于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根据契约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有别于传统的外包,外包只限于一项或数项独立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存储公司提供存储服务等单一功能服务。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是根据契约规定为客户的业务流程设定的个性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而不是依据客户的临时要求提供的物流服务。

2.第三方物流的电子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方物流整合了多个物流功能的,是一项系统化的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包装、保管、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3]企业与客户之间能更快更好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协调交流合作;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信息技术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始终,引导着物流活动开展,在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根据上下环节反馈的情况能及时做出调整,提前安排货物的输送过程,即时监控输送过程极大减少了失误和误差,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益。

(三)物流成本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成本是指在履行客户物流合同或订单过程中所发生的应归属于某一合同或订单所损耗得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包装、运输、存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二、第三方物流成本的特征

(一)无形性,多样性,瞬时性、复杂性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与有形的产品成本相比,具有无形性,多样性,瞬时性、复杂四大特性。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一个非供应非需求的第三方,提供的产品是服务,以签订的合同物流服务为核算对象,接受物流服务的客户只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使用该项服务,不能在购买前享受也不能存储待未来使用。物流承受方在合同规定的一段时间内以各种途径完成完成物流的配送任务。在物流作业过程中运输、存储、装卸等等各个环节涉及的费用项目多种多样构成了物流成本的复杂性。

(二)无存货成本,间接费用比重大

物流服务的特性决定了其成本构成的无才存货、间接费用大的特殊性。它没有实体,以运输环运输环节的产出品是货物的位移,它没有实体产品,生产和销售同时进行,生产完成销售同时完成,在当期内产销一致,所以不存在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也就不存在才存货成本。在货物位移流通的过程中物流企业营运间接费用涉及的项目范围广,种类也多,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比重较少。

(三)系统环节目标的关联性冲突性

物流是一项整合的系统作业,但物流内部系统各环节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此消彼长的目标冲突,这决定了物流成本的矛盾性。例如以采用简易包装价低包装成本可能在装卸,存储时因包装问题造成损失从而增大这些环节的成本。反之过度注重包装,装卸、存储等环节成本降低单包装成本大了。降低物流成本要纵观全局,结合各个环节的情况分析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

三、第三方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作为我国物流的主流形式,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该费用与GDP的比率达到17.8%;2010年全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2012年中国物流行业增速预计进一步放缓,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将维持在18%左右。在成本攀升的巨大压力下,物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已降至4.4%。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宏观意义

1.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节约社会物质财富,扩大社会再生产。加强物流成本的管理,可以降低物品在输送流通过程中各环节的损耗,节约物质财富、降低物流费用。积累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企业承担着上缴国家利税的责任,物流费用的降低,意味着相应增加了国家的税金收入。

2.调整物价。物流费用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之一,物流费用的高低对商品的价格具有重大影响。

3.物流成本管理的微观意义。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可以有利于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掌握现状,发现企业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了物流概念,并兴起研究热潮,在此过程中,从简单的模仿到独自创新,物流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物流成本管理一直没有完整的体系,国内企业一直原用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方式,在现代物流特点下,传统物流成本管理方式提供的物流成本往往失真,不利于进行科学的物流控制。在经济迅速发在的当今时代,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式迫切需要转变,只要这样才能适应物流领域的发展。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就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情况来看,目前企业成本核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就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成本一直是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表现在物流整个行业的成本水平居高不下。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是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两倍。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10%左右,日本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8%左右,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不低于15%。在企业中,成本管理不单是会计部门的职责,成本并不是单纯的会计账簿上的产物,必须从各个部门做起,每个部门负责计划和落实的责任人做起。

(二)成本核算对象不清

物流成本是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货物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风险成本和存货保险成本。但是因为物流活动本身就是一项无形的服务物流成本具有无形性、瞬时性,这意味着无形成本对象无处归集期费用。一些企业因没能明确成本核算对象,把发生的耗费堆积在一起造成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不实。

(三)成本核算方法存在障碍

虽然我国有关成本管理的法规和制度越来越完善,但物流成本在现行会计制度下仍然存在着难以确认和分离的技术性缺陷。在现行会计制度中物流成本的确认、科目的设置以及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范围和内容不全面。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数是由功能单一的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发展壮大的或是由企业中运输仓储部门独立出来发展起来的,因此大多数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依然沿用原先的标准,成本管理方法不符合实际,因此企业难以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

(四)会计人员缺乏物流知识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会计人员越来越到,会计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具有物流知识的会计人员依然缺乏。企业的物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对物流系统的认识不全面,他们只注重物流活动中的一个步骤或某一方面成本的减少,不合理科学的片面规划导致了更高的总成本。

(五)成本核算平台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先进的信息系统能及时的、精准的反馈物流信息,过计算机技术与物流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物流业的效率和作用。但因多数物流企业忽略了信息平台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作业使企业的各种物流费用难以准确的计算分析,无法完整的统计物流成本。

五、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改进建议

根据以上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全员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增强企业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做到全员参与,才能提高物流的质量,才能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差错事故,降低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

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技术利用科学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符合自身的物流系统。合理化得物流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

(三)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物流成本

物流作业成本法能反应物流作业的变化而计算物流成本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有效的划分成本的责任归属和成本的使用目的,这样不仅能准确的计算出企业物流所提供的各项物流服务的成本,还能揭示企业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进行有关决策提供各项真实可靠的成本数据。

考参文献

[1]段清莎.企业物流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0,(12).

[2]邵瑞庆.物流成本的计量与核算[J].上海立信会计学报,2009,(2).

[3]曾桦.物流成本的横向与纵向控制策略[J].物流技术,2010,(9).

作者简介:吴丽玲(1975-),女,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民族:汉,职称:讲师、经济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

上一篇: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应用研究 下一篇:关于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