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10-24 06:44:13

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摘要: “有效教学”历来是教育界人士的不懈追求,教育实践者们也一直在追求更好的教学方式,并试图在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下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当今的英语教师仔细审视现今的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弊端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体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作为英语教师,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为此,我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去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十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看法:

一、当今的课堂教学缺少什么?

应该说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改革的热情,也不缺少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但仔细思考起来,似乎还缺少了许多重要的东西。

1.当今的课堂教学多“牵引”,少“引导”。

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试问:这样做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方?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在哪里?这样的启发教学能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吗?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

所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重要的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因为教学方式变革的背后是师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最能表现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实践证明,接受式学习至今仍是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认为只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就要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

2.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也知道要以沉着、自信的心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却没能做到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要准备好保持镇定、随机应变,缺乏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以及克服困难需要教师具有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执着精神。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再次,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已成了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许多教师更是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了。即使写出了寥寥几句,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补上的。

3.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智慧的生成。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今天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教师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教材的工具性没有得到体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中,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了。缺少智慧的生成说到底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层层束缚造成的。20世纪初,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倡导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时就提出过著名的六大解放。今天的课堂教学更需要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手脚、时间和空间,让师生在教学交往互动中自主发展。

4.当今课堂教学缺少对生命的关照。

我们似乎从未怀疑过“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句话,但以学习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这一工作却很少有人能出色完成。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今天的大多数课堂中教师还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并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往往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说什么“这是我的课堂,你要是不想听就给我滚出去”、“你看你的作业像什么样,闭着眼睛做”、“重做”之类的话。更可气的是,有的教师竟打着“今天打你是为了你好,将来你就明白了”的幌子,漠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殊不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的情感的唯一载体。舍却生命,还谈什么教育?

二、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有效性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学太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无效低效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来说,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这些知识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发展”。

三、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第一,要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第二,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第三,从长远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提高;第四,从机制来说,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问题是最紧要的问题。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如何才能共同有效学习?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合理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既夯实双基,又培养能力,还能愉悦情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个要素,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为考试而损害三者的和谐发展。知识点和技能要抓核心,有的知识点思维价值和情感价值比较丰富,这就需要挖深挖透。要根据知识的不同特点来整合思路。

新的课程呼唤新的教学发展。我们必须立足课堂,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促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堂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秦益锋.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2006,10.

[3]中小学英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

[4]中国当代教育文集.第九卷.

[5]徐武汉.构建有效的课堂.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4.

上一篇: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常见误区与矫正策略 下一篇:论生命化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