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语文不能承受之痛

时间:2022-10-24 05:34:01

真语文不能承受之痛

摘 要:当今语文教学界,多媒体大行其道。相当数量的教师不管什么课型,不管是否真正需要,凡上课必使用多媒体;备课时把主要精力放在课件制作上,而真正需要大投入的文本解读、教材挖掘、教学设计反而没用多少时间。这种重形式而轻内在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由此,语文教学长久以来“少、慢、差、费”的状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多媒体泛滥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学生的文本意识淡化,想象力被束缚,课堂对话异化甚至消失,语文课工具性、人文性同时被弱化,还使不少教师误入“歧途”。此文试图以微弱的力量“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文本 对话 想象

孙绍振先生在《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一文中指出:“行行的假语文表现不一,但莫不以多媒体为‘豪华包装’,不但语文教学内容如此,而且教学设计一概以乐曲和画面为纲。从表面上看,乐曲和画面有视听直接感知的优点,……背后隐藏着不可忽视的危机。”

纵观当今语文教学现状,在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堂里,大到国家级的课堂教学比赛,小到地方学校的优质课评选、公开课展示,甚至于普通教师的家常课,多媒体俨然已成为课堂新宠。似乎离开了多媒体,语文课就缺少了先进理念的支撑,不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自然也就跟不上时代潮流了。甚嚣尘上的多媒体教学热闹的背后是什么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虚假的繁荣直接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厌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随着学段的提高,对语文的兴趣却逐年递减?为什么语文课上手段越来越多,信息来源越来越多,学生的语文素养反而不见提升?这其中,多媒体这把双刃剑,恐怕难辞其咎。

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不管什么课型,不管是否真正需要,凡上课必使用多媒体;备课时把主要精力放在课件制作上,而真正需要大投入的文本解读、教材挖掘、教学设计反而没用多少时间。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已经使语文教学严重偏离了新课程改革方向。下面从五个方面论述滥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负面作用。

一、多媒体淡化了学生的文本意识

有位老师说过:这法那法,文本不熟,上课就没法;文本读熟、读深、读透,上课随意为之都成妙法。这是从教师层面谈研读文本的重要性,其实学生层面又何尝不是如此?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文本无疑是学生借以熟悉课程资源,走近作者灵魂,习得言语技巧,从而知人论世的最重要的媒介。走进文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阅读,“涵咏品悟”,多媒体画面无助于解读文本。

孙绍振先生认为:“多媒体激发的学生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声色的兴趣,很难不窒息对课文深入钻研的兴趣。可以说,对于文本解读来说,这种兴趣是假兴趣,实际上是假语文以假乱真的一大障眼法。”真是一言中的。例如,有教师上《智取生辰纲》,讲到情节高潮部分“下药”这一环节时,刻意播放了新版《水浒》八分钟片段。应当承认,电视拍得相当吸引眼球,剧中放到林冲假装杀白胜,白胜被逼得满地打滚吓得尿在身上,全班哄堂大笑,可是有学生马上提出这情节原文中没有,还有电视中刘唐偷酒后没往树林里跑,白胜夺吴用瓢后动作也和原文不一样。就这样,金圣叹连批五个“妙”字,眉批“此一段读者眼中有七手八脚之劳,作者眼中有细针婉线之妙”的文本被改得完全走了样。且不说这八分钟有多宝贵,放这样一段视频的用意到底是什么?解读文本?活跃气氛?可以想象,在一番强烈的感官刺激下,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师强制牵入声色场面中,其实是在欣赏影视文本,而非语文文本,他们感受的是直观的被掉包的“美”,而非文学原本朦胧、模糊的抽象美。涵咏文本,是需要静思默想的,动辄来段视频或者乐曲,学生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只能使文本印象更趋支离破碎。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学生养成依赖性,总是等待画面来替代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至于深度解读文本就更不可能了。

二、多媒体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人文学科有其独特之处,它重联想、想象,甚而夸张、渲染,体现的是一种山水写意般的抽象美。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便是其意,故有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美谈。这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由此带来语文的学习方法,便是重感悟、重想象。有学者考证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根本就没到过实地,仅凭“前人之述”和滕子京寄来的《洞庭晚秋图》加以联想和想象所作,同样,郦道元创作《三峡》也没到过实地。古人据前人所书凭空创作出绝世美文,今人读美文靠想象眼前仿佛再现壮美景观,这便是文学的神奇魅力。多媒体的介入彻底取消了这种神奇的美感体验。当教师把精心收集来的一张张美图蒙太奇般呈现在学生眼前时,还需要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吗?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作品的阅读价值原本就体现在允许文学的意象美、意境美在每个人脑中有不同的呈现,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教师用凭自己的眼光挑选出来的图片统一了全班学生对“这一个”文本的认识,语文课本来就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下连脑袋也一起铐住了。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苏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凄婉,任凭世上最杰出的摄影师都无法用镜头画面来展现,只有在深度走进文本中,在品悟涵咏中,在想象驰骋中,在闭目凝思中,才能依稀隐现。“人是能思想的芦苇”,多媒体画面不仅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反而框死了个性各异、生活阅历各异、情感价值观各异的学生对同一文本的不同想象理解。它带给学生的往往是带有图片创作者个人情趣、风格的艺术感受,或者是课件制作者主观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审美取向。在大家都推崇“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再创造”的今天,试图以读图思维取代文本解读的做法必然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

三、多媒体异化了课堂对话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后现代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威廉姆・多尔把教师在对话教学中的作用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对话式教学一改以往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语文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从而得到学界一致好评。

看钱梦龙、李镇西这些名家上课的课堂实录,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课堂,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对话在教师、学生、文本、作者多重间交叉多维展开,课堂上经常由多方碰撞而产生新的问题,时不时出现“无法预约的精彩”。然而名家毕竟太少了,在大多数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上,真正的对话式教学实在是少之又少。自从引进了多媒体,课堂基本上成了人和机器的对话,语文课越上越沉闷,实在是拜多媒体所赐。课堂跟着课件走,师生都成了木偶,问题和答案都在屏幕中,只是教师按一下鼠标时间间隔的差异。学生们呆呆地盯着大屏幕,思维仿佛凝固了,几乎见不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教师既要顾着屏幕,又要主导学生,往往顾此失彼。跟学生对话很容易超出课前准备好的话题范围,并且屏幕上内容又不方便随时修改,因此整堂课往往只见预设,毫无生成,更妄谈“无法预约的精彩”了。甚至于有人把教学参考书上一大段一大段的内容搬到屏幕上,让学生直接跟教条式的答案“对话”,这岂不是又回到了填鸭式的原点了吗?如此语文课,很容易使我们想起鲁迅先生所描绘的场景:“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好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训练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不管是人与文本的对话,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善于阐发自己的独特见解,都应该是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不懈追求。

四、多媒体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简单地讲,工具性是语文的语用功能,人文性是语文的审美功能,情感熏陶功能。从课标可以看到,语文本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多媒体泛滥的课堂上,学生们“潜心会文本”的时间少了,因为课堂容量扩大了;联想想象已无必要,因为有直观的画面展示;口头表达稚拙、钝化了,因为怕说出来的答案跟屏幕上不一致;朗朗的读书声听不见了,因为有音响设备里播音员完美的声音,一言以蔽之,语文实践若有若无。

多媒体这个高科技工具不适当的使用,不仅削弱了语文本身的工具性,而且其冷冰冰的面目也阻止师生情感的交流。语文课是需要教师随时察言观色的,学生的一些细微的表情、动作都有可能触发教师的瞬时教学机智,从而生成新的课程教学资源。比如,课堂上看到一个学生若有所思的神情,教师随即让他发言,他提出来的问题引发全班同学热烈讨论,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可是日常听课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学生表情普遍冷漠、呆滞,教师再怎么循循善诱、再怎么煽情,师生间情感也难以交流。没有情感交流的语文课,特别是文学类阅读课,怎么可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呢?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多媒体炫目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干扰了学生言语的训练,阻碍了学生语感图式的建立。语文的语用功能被剥夺殆尽,语文的审美、熏陶功能同样被束之高阁。其实,汉语文本自身有其音韵美、节奏美、结构美、意境美、含蓄美,这些美本来只要学生通过默读、朗读、想象、联想、质疑、讨论、探究等活动自会慢慢领悟。动不动向学生展示多媒体的做法,其实是当今社会某种急功近利思维的课堂折射。

五、多媒体助长了部分教师备课的随意性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到:“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唤醒,而不是注入,更不是催眠。多媒体泛滥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全班学生昏昏欲睡。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甘当课件的奴隶,备课首先考虑的是网上找课件、改课件,东挪西借,移花接木。打开任何一款搜索引擎,输入课文名称,我们可以找到铺天盖地的课件资源,很多课件纯粹是教参分析内容的翻版,或是纸质资源的“幻灯化”。不少年轻教师如获至宝,稍加改造,便搬上自己的课堂,也有人花大量时间沉迷于对这些“宝贝”的整合、美化,从而挤占了宝贵的备课时间。可以断言,这种脱离生本实际,忽视对网上资源与当地教学环境兼容性思考的做法,与当今教学界大力倡导的“以学定教”理念是根本脱节的。从长远来看,不少教师这种舍本逐末的备课方式是得不偿失的,无论对其个人的专业发展还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精神成长都是相当有害的。对照杏坛前辈于漪老师“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认真劲,更是令人汗颜。当大杂烩式的课件在课堂上满堂开花的时候,教育已被彻底挤出课堂。一味地依赖多媒体课件上课,日积月累的后果必然是教师目中无“生”。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反面教育效果也必将滋生出来,如重形式轻内容,追求华而不实的“噱头”,学习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等等,贻害无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理想的语文课不能靠花里胡哨的东西充门面,只能靠教师扎扎实实的教学基本功及自身的学养来构建。在没有多媒体的年代,我们跟学生走得更近,一眼望去,能接触到每一个学生的目光,现在,我们上课时不时要看看屏幕的脸色,学生们则提心吊胆,甚而战战兢兢,生怕错过了某些重要内容,或者忙于抄录大段无用的教参教条,我们成了搬运工,电影放映员。在没有多媒体的年代,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钻研教材、钻研教法、钻研学生心理成长上,因而我们收获得反而更多。

面对如今语文课上多媒体课件“欣欣向荣”,课堂效率却每况愈下的状况,我们不禁产生疑问:这种局面是否需要“矫枉过正”地治理一下了?自多媒体引进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恍惚间,语文似乎离“文”越来越远了,语文教学终将魂归何处?我们主张教师在备课时对不同体式的文本、不同范式的课型要不要使用多媒体,选用几张PPT,不用是否效果更好等问题,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J].语文建设,2013,(04).

[2]王旭明.终于,听了堂真语文课[J].语文建设,2012,(7-8).

[3]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4]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

[5]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6]鲁迅.孤独者――鲁迅经典必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7]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张中法 浙江省平湖市东湖中学 314200)

上一篇:真维斯 演绎青春时代 下一篇:回味成人礼,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