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语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10-24 03:53:55

中英语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 要】情感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学习,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情感教学,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激发积极情感;合理调控教师自身情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感教学 实施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不仅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学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则更加明显。日常教育实践也反复证明: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对某一任课教师有好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劲头就足时,学习效果也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这充分说明学生的情感活动不仅影响教学过程,而且影响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英语课堂中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谈些粗浅体会。

1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初中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经常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知识的快乐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奋发向上。

1.1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绪

焦虑是妨碍学生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情感因素。学生的竞争天性能产生焦虑,是因为学生喜欢拿自己和同学作比较,一旦发现他人比自己强、表现比自己好、成绩比自己优秀,就会产生焦虑情绪。有些同学一走进课堂就产生焦虑心理,是因为他们生怕不能回答老师的提问,生怕不能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生怕被老师和同学评价太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性格内向,课内课外默不作声,害羞、胆怯,不敢张嘴,生怕出错丢面子、出洋相,这样越不张嘴就越不会读,恶性循环下去,渐渐地对英语学习就不感兴趣了。

教师应从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多方面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正确评价学生。实践证明,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树立自信心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2正确对待英语学习中学生所犯的错误

错误是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而当众纠错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一种惩贬作用,处理不当往往会挫伤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致使学生学生因害怕出错,不敢开口说英语。有些错误是没有必要纠正的,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因为紧张而发生的口误,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立即指出而打断学生的思路,加剧学生的紧张程度。有些错误是因不熟练而造成的,教师可以稍加提示,由学生自己改正,改正后再加以鼓励,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得到成功的体验。千万不能讽刺挖苦,致使学生产生受挫、失败等消极情感。

2优化课堂教学,激发积极情感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精心导入,触发“兴奋点”

一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始几分钟,如果善用这宝贵的几分钟,就会做到在短时间内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使学生思维的齿轮迅速运转起来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对已教授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设计新奇的导入方法,触发他们学习“兴奋点”,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去。

2.2巧施教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单调、枯燥乏味的语言教学变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使他们始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如:上课时,教师尽可能使用抑扬顿措、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受到一定的刺激,总想处于积极状态。

2.3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教师的教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是在性格、气质、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上又有着个别差异。如有的学生语言能力、综合能力差,有的对英语没有兴趣,有的学习方法不正确,有的信心不足,有的没有动力等等。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个别差异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既有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尽可能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3合理调控教师自身情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大量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就会在不自觉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则会以尊敬、信赖、好学加以回报,进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

3.1教师要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

对自己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脾性优劣、家境贫富,都要抱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的态度,给予学生平等、真切的尊重与关爱。教师真爱学生,学生就会真爱教师,进而喜爱教师所教的学科,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苦学”也会变成“乐学”。因此,发自内心的真挚的师爱,是一把开启学生美好情感之门、激励学生亲师信道的“心灵钥匙”。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3.2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丰富的情感,但教书育人的职责决定了教师不能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不能让自己的情绪自由地“发泄”,而必须学会合理调控。不带怒气、怨气等不良情绪进教室;对课堂上出现的学生不良事件,应尽量采取“冷处理”,不让自己的情绪被学生牵着走,要学会以“静”制“动”;对富有情感色彩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做出恰当的情绪反应,使学生从中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理解、感悟教材,获得正确认知。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注重各种积极情感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切实发挥积极情感的感染、激励和教育功能,使学生沉浸在充满浓浓师爱、富有真挚情感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获得发展。这应该成为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理想。

上一篇:浅谈趣味识字教学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