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4 02:26:46

浅析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自主学习出现在了教学理念当中。什么是自主学习呢?如何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呢?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或倾向。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其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 对此,本人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行探究:

一、探求方法,适时指导,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因此要想学生学得好,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有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平时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要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并给与表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例如我在在教“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股市走势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内容时,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如离A市正东方向28公里处有一个面积为200平方千米的圆形森林公园,现在要修一条公路,既要便于游客乘车去森林公园旅游,又要考虑公路不能穿过这片森林,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应该如何设计?等等,这些题目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了,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了数学的问题意识,提高了自己主动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概括、抽象、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创设民主交流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学生间互相学习。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和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景,鼓励师生合作学习;要求采取多种导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数学课本中的材料,多媒体课件来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

案例: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这一节的小结与思考有这样一道题: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四边形? 你能说明理由吗? 说出有什么规律?

这道题以前要在黑板上画出大量的图形,现在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个课件。通过幻灯片进行展示,课件中设计了任意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和一个表格。

演示:顺次连接一般四边形四边中点,发现所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接下来同学们进行自主探索, 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并找出判定的理由。然后教师动态地展示了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图形的变化情况。经过老师动态的演示来启发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得出新的结论,学生们很快填好表格,再提示学生从表中的对角线情况看,能得出是什么四边形的规律。

通过创设上面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欲望,进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意识,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已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了提出问题的意义:“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是一项值得我们去实践和研究的课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首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氛围:第一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不会做的、书中看不懂的内容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第二步,要求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提问方法,每节课提一、二个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反对人云亦云,要敢于向课本、权威质疑,要会提出不同见解。

平时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采取积极、热情、严谨的态度,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当学生的提问过于简单可笑时,可给以引导说明而不嘲笑讽刺;当学生的提问教师一时回答不了时,要能灵活应变而不敷衍塞责;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兴趣。这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提出的问题也更有份量了。

其次,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时空。

要提出问题必须去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在上课时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为他们创设观察的情景,使学生有机会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有时我故意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此外,我还布置提出问题的作业,进行提出问题的考查。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词汇教学工作 下一篇:试论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