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时间:2022-10-24 01:33:47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长期困扰着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写出好作文来,是教师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在农村小学,虽说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指导作文、批改作文,但效果还是不明显。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想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建议。

一、立足于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忆,才能有所发。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只有在作文中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不凭空捏造事实,就能写出好作文来。此时,教师不妨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劳动,然后引导他们把这种真实体验有次序、有重点、有目的地写出来,这就是一篇好作文。

二、立足于低年级学生的现有水平,仿写作文,打好作文教学的基础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应发挥课本这一活教材,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让学生仿写一些离自己生活较近的文章,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这样,可以为学生以后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我有一盒彩笔》《老树的故事》《妈妈不要送伞来》《贺年片》等文章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仿写,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能就会发生在你的课堂。

三、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多写下水文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由于小学生的阅历比较浅,对人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有限,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欠缺,有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时,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多写下水文,让学生能够亲其师,而后信其道。

四、立足于农村丰富的课外资源,让学生在细心的观察中去提取作文的素材

农村的学习条件虽比城里的差,但也有许多课外资源可利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积极引导孩子们去发现,例如,春天来了,我带孩子们去野外看绿绿的草,看各种各样的果花,观察各种各样的树叶……于是,孩子们便知道了,为什么有绿绿的地毯、雪白的梨花、粉嘟嘟的桃花、生机勃勃的春天之说;秋天来了,让孩子们去欣赏秋天,于是,就有了姥姥家房顶上的玉米棒金黄金黄的,堆得像一座小山似的,看着姥姥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也甜滋滋的;树上的叶子像金蝴蝶似的;秋天的物产是多么的丰盛,秋天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等优美的句子。

五、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想象是作文的翅膀。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应该鼓励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有可能的话,让学生在合理的想象中续编故事。例如,在学了《想飞的乌龟》一文后,我给学生讲了《乌鸦喝水续编》,学生感到饶有兴趣,于是我乘胜追击,让学生编《乌龟的壳为什么会成了现在的样子》,他们有的说有可能是乌龟说了猎人的坏话,被猎人举起来,摔在石头上,它的壳上被摔出了好多裂纹;有的说可能是它不小心从山上摔下来,它的壳上被摔出了好多裂纹……还有的想象更奇妙:乌龟从天上掉下来,正好掉到和它以前比赛过的兔子的身上,兔子一看到乌龟,就非常生气,“好啊,原来又是你,你以前害得我在那么多人面前丢脸,现在,我要好好地报复你!”说着,兔子抓起乌龟,狠狠地向一块石头扔去……从此,乌龟的壳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听着孩子们的故事,我不由得暗暗叫绝了。其实,孩子们是最单纯、也是最天真的,他们的想象力也是最丰富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立足于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学生在形象的描述中寻找写作的乐趣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作文。而社会又是复杂的、有声有色的,而小学生又处在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探究的年龄,他们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尽量做到绘声绘色,营造真实自然的语言氛围,从而使学生在“亲历”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并懂得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

七、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从而学以致用

常言道: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要学好语文,特别是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从中受到启发,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写作文的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多读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故事书、童话书,以培养其爱读书的习惯;中高年级的孩子,在阅读时就应该有所侧重,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必要时老师还应该范写一些文章,做到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总之,提高学生写作文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地积累和总结,只要长期坚持,并付诸行动,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上一篇:素质教育下初中英语课堂的构建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化学教学的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