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小说要展现民族生命历程和力量

时间:2022-10-24 01:19:02

历史题材小说要展现民族生命历程和力量

近些年来,不少作家在写作历史题材小说时,都在力图寻找既往创作思路的突破。他们或着力书写以往被史家忽略的部分,或以所谓的“民间视角”解读为大多数人们所熟知的史实,或对既有史家结论予以颠覆性重述。在近期举行的一些有关历史题材的作品研讨会,评论家和学者们谈了他们对于历史小说创作的见解。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历史小说创作的确需要有新的突破,但也需要保持历史题材小说写作应有的品格。

评论家和学者们认为,中国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不断开掘本土文化资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写作中,应该突破原来的模式和较狭窄的视野,以更新的历史眼光,把多种因素放在同一个历史平台上进行考量,从而显现出中华民族历史的丰富性,也开拓出历史题材小说写作新的空间。

学者叶舒宪谈到,20世纪后期以来,在西方文学中有一个新潮流,就是超越自身民族文化的界限,写过去被正史所遗漏的那些历史盲区,比如表现以前被边缘化的民族的生活。他们认为,文化都是相对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生态环境中发展起来的,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不能以一种文化观点去强迫看待另一种文化。这样的写作常常带有人类学报告的性质,其中写到了大量的民俗和地方性的知识,从而把文化多样性还原展现出来。但是,写作历史题材的小说不是光靠灵感写的,必须要做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要把所表现的那段历史搞清楚。

评论家陈晓明说,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反对历史题材小说的宏大叙事,强调解构,这其实只是一种理论的说辞。实际上文学是多样化的。我们谈论一种对史诗般写作的解构,是因为以前我们的史诗性写作对民族国家的想像过于强烈。我们在观照历史时一定要有一种现代精神,应该回到一个民族寻找自己生命足迹的原始生活状态中去,写出其中真实的生存境遇,这就是我们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最富有活力的资源。我们要在自己的作品中生动地展现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创造自己生命历程的力量、能源、意志,这样的作品才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涵容量,书写起来才会更加挥洒自如,也能够尽情展示作者的想像力和才华。

针对当下一些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评论家和学者们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大家认为,在历史题材小说求新求变的同时,还应该准确把握一些不变的东西,即不能为新而新,还是要坚守一些历史题材写作应有的品格。

评论家雷达说,以新的文化视野进行创造,如何处理这一题材,如何深入挖掘其意义,刻画其主要人物,无不考验着每一个涉足其中的艺术家的才能和见识。作者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普世价值,这就涉及到作者的概括能力、叙述能力、驾驭宏大题材的全部知识和学养的支撑问题,重要的是在整体上揭示复杂的文化内涵。

在青年评论家李东华看来,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固然要用历史的眼光、现代的视野来透视解读描绘历史事件,但最大的难度在于通过细节营造一种现场感。因为对于大的历史事件,史家已经交待得很清楚,读者来读史书就可以了,无须来看历史小说,因此,对历史小说来说,是要用扎实的细节来还原、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要用一个个具体的细节把历史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所以,写历史小说一定要把它做得非常真实,使读者有如临其境的现场感。在历史小说中,细节是最基本的单位,这就如同人体要由细胞组成一样。一些硬伤可能看起来很小,也无关宏旨,但对作品的伤害却可能很大,会使读者对作者还原的历史场景、营造的现场感产生质疑。

也许现在一些历史小说过于追求使当代人方便阅读和理解,作品中还时常出现一些现代语汇,如描写200多年前历史生活,竟出现了“接班人”、“性解放”等字眼。于是,评论家们也做出了善意的提醒。陈晓明说,在写作中完全还原一个年代是不可能的,但起码应该相对接近,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人物历史情境,尤其是语言上的接近。不能只追求让现代人阅读起来更好理解一些,就破坏了作品应有的历史感。

其实依记者理解,作家们对历史进行“补写”,甚至另辟途径,关键还要掌握好一个度,在求变和不变间寻求一种最佳的平衡。这恐怕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技巧问题,需要的是更丰富更高层次的精神资源。做好这一切,需要作家和评论界做出更艰苦的努力。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指明了伦理方向 下一篇:清代会票的汉字密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