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性学习策略探析

时间:2022-10-24 12:20:50

语文自主性学习策略探析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作为主体的地位,同时教师也应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同时,自主性学习也在教育领域中获得了重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依照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情景来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距离新课改的要求还很远。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性学生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探析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自主性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主要表现在:学生是语文教学中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气氛的营造,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真正的实现师生互学的目标。但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然对学生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并交由学生自己处理,这样才能取得双效的成果。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本质特性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导学生在学习之前要制定住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积极的做好学习的准备工作,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学习进度和方法的自我掌握和调节;在学习之后就可以展开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总结,并查缺补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总结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本质特性,并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特征来展开学习的计划。

1、自主性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基本上都是跟随着教师的脚步来学习,并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主导者。随着新课程改革下,愈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并把自主学习的观念灌输给学生,因此就逐渐的形成了学生学习自己会的,而遇到问题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2、主动性

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意识,并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不是在家长和教师的强硬压迫下而进行的机械性学习。主动性可以让学生一定程度的得到满足,并获得学习的激情。

3、独立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每个学生都因该是一个独立的思想体,学习也是学生的根本任务,其他人是不能代替的。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书,引领学生独立性的去感受身边的事情,养成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4、过程性

自主学习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就应该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力和情感价值,并且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生自己的体会,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谛。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策略

1、重视情境式教学和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言课堂中,教师应创设相适应的情境,并引领学生积极的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体的合作来共同的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感知到和现实生活中相一致的情境,并获得心灵的感悟,而不是一味的听取别人的感受和经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得到提高,仅仅的依靠课堂上的“教”与“学”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利用课外的时间来指引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选择课外教材,并学会自己去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涵。并且,课外的阅读方式也是学生和文本之间实现对话的最佳时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生活学科,是对生活和社会的真实表现。初中生也正处在开始学会自己思考事物的阶段,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感知力和生活体验为主,并逐步的引导学生向各个社会领域中迈进,促使学生能体验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语言教学也应尽量的缩小课本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应尽量的把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并积极的拓宽学生的视野,使课堂教学更具有丰富多彩性。

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情感的投入和表达

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进行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主动的把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同时教师还应挖掘更多的课外材料,采用灵活的额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成为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热情。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很少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所以导致学生只是在听教师讲课,而对所学的内容却表现出漠然的态度,长期下去就会使整个语文课堂失去了生气。因此,教师应该把自己的丰富的情感与语言教学相统一,并通过问题设置、情境再现等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作力。例如在阅读课文《春》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进行整体性的去感受一下春天的美丽,并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春天的美体现在那里。紧接着教师可以配乐并一起朗读课文,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出春天里的美景图片,在课堂的最后,教师也应积极的启迪学生应树立自己未来的理想。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学找寻到一些带有丰富情感的阅读材料,并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表演,同时也要把这种感情与其他的同学相互的分享。

三、总结

综合来说,初中语文教育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从而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对新课改进行充分地理解,并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来实施教学,同时也应适当的改变自己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自己更快的融入到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式。

上一篇:浅析辽宁省取消中学晚自习的利弊 下一篇:对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