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力的定向培养浅议

时间:2022-10-24 10:30:51

学生能力的定向培养浅议

很多教师只片面简单地追求学生的分数,认为只要学生把老师教的知识学会就达到了目的。其实,这是极其片面的,知识教学中应以能力带动知识,而能力的培养必须是具体的定向定量、有针对性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应以“授渔”为核心。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在教学中,应放手发动学生自学,教师要激励并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同时加以引导,使其养成自学习惯。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社会实际,提出既关系教材又联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欲望学习教材。孤立地学习教材,就是学知识,学得死,用教材理论观察社会,进入研究状态,就是学能力,学得活。概括地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就是先给学生关系教材和社会实际的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己想问题,找材料,提出自学要求,确立目标,布置自学提纲,然后让学生先通读教材,了解把握核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细读教材。如有问题,可带着问题听课,在课上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语言表达不畅,将直接影响自身水平的发挥,对以后的社会交往等造成障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在讲课时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注意抑扬顿挫,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做到咬字清晰,表达流畅,不该停顿的地方不要停顿,不要重复说话内容。训练表达的关键是训练思想,即有观念,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浅近事物能形成独到见解,教师引导评价,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所谓分析,就是对事物、定理、概念用分类分解化整为零认识的方法,是由整体到局部的思维过程。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练习来逐步实现的。老师要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特点,抓住重点、难点知识,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出好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练。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题型很多,如判断题、选择题、理解说明题、判断分析题、材料说明题、阅读分析题,论述题等。低中年级可设计一些题目,如讲解《高大的皂荚树》一课,作者借皂荚树赞美舍已为人的品质,这种品质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中心内容,总结体会得出。但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舍己为人,显然要求过高,实际生活中怎样做呢?平时生活中、学习上,多为别人想一想,心中有他人,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可逐步设计,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来进一步培养分析能力。所谓概括能力,是对若干分散的点,找到共性,统一把握,确认规律,综合控制的认识方法,是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过程。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正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学阶段是头脑发育、思维发展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老师引导得法,训练得当,思维能力是可以很快地培养起来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问、多思考的习惯,从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结合社会热点,巧妙地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是培养人创造性素质的最佳途径,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把知识与创造能力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适度地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使之主动发展创造性素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不仅靠学生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最主要的是表现在教师如何指导、如何点拨上。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旧的常规,大胆猜测,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从而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总之,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定向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则是让教育驶入了培养学生的快车道。

上一篇: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一篇:让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