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预防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24 10:05:13

对预防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预防调查工作,对于发挥预防工作实效,提高预防工作质量意义重大。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预防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作为预防工作的重点方向,这也对预防调查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即预防调查要从机制、体制、制度层面上开展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加强对权力配置制度的预防调查

权力配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权力运行的实际效果,关系到预防职务犯罪的成效。构建科学的权力配置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

在开展预防调查时,应当针对被调查单位是否存在权力配置的不合理而加强调查研究,并按照以下原则提出预防对策建议,推动相关组织、系统、单位对过分集中的权力予以合理分解,对过分分解的权力进行合理平衡。

一是合理界定权力的权限范围。既要避免权力大而无当,防止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又要防止由于权限不到位,造成责任不清,效率低下。二是在有效制约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权力分解。要保证被分解后的各个权力之间处于平等地位,明确各自的权限范围,并由不同的机构或个人行使,形成有效的相互制衡。三是明确责任前提下的权力集中。对过于分解的权力要进行适度的集中,但对于需要予以集中的权力,必须相应的明确责任。

二、加强对权力运行制度的预防调查

目前我国的一些单位、部门,尤其是行政执法部门,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透明度不高,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导致暗箱操作和幕后交易现象时有发生。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普遍存在,滥用权力的行为屡见不鲜。

有鉴于此,应当基于对权力运行制度的调查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一是推动有关单位、部门信息公开的电子化进程,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各个单位应当将本单位(行政机关则应将相关政府信息)的内部信息以网络形式及时向内部人员及社会公众公开,实现行政信息低成本、大范围的传播,使全体公民可以平等地行使其知情权。与此同时,通过实行电子政务,减少管理者与行政相对人的接触,变人与人接触为人与“机”接触,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防止出现权钱交易,降低权力滥用的可能性,从而实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二是推动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腐败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一定的腐败机会决定的,而腐败机会的多寡则是由规范这些权力的法律、法规和工作制度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通过预防调查,推动相关部门单位制定相对完善的制度,保证各项权力的取得、变更和丧失都有相应遵循规定或得到授权;通过制度规定,明确权力运行的基本程序和规则,违反程序而行使权力的也应被认定为无效行为。从而将权力的运行纳入制度的轨道,减少腐败机会,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加强对权力监督制度的预防调查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是权力监督不可缺少的三个阶段。也就是说,要想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监督必须要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始终。但在我国权力监督实践中,事前、事中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出现问题后的事后监督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因而,在预防调查中,有必要对有关组织、系统和单位的权力监督体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查找监督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帮助其逐步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

首先要赋予监督部门(当前主要是纪检监察部门)更多的知情权,使监督部门能够参与决策过程,从而保证对领导干部行使决策权进行有效的事前监督。其次要赋予监督部门更大的介入权,改变监督部门无法介入执行的过程,即使介入也只不过是宣传性的提示、警示,而缺乏实质性的审查。及时对执行中的不当行为进行纠正、制止,避免其最终衍化为职务犯罪,确保有效的事中监督。三是切实提高事后监督力度,保证有案必查,有案必究,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给检察机关。通过对违法、违纪案件和职务犯罪案件的严厉查处,对潜在的违法违纪及职务犯罪分子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综上所述,检察机关在开展预防工作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预防调查的功能作用,在透彻分析职务犯罪的情况、特点、规律、趋势以及发生犯罪的原因、条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职务犯罪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建立完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体系。通过制度体系建设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功能态势:权力配置制度从权力的赋予、配置方面来制约权力,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机会,增加实施职务犯罪难度,使公职人员“不能腐败”或“难以腐败”;权力运行制度从权力的运行方面来制约权力,即制约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过程和结果,为公职人员行使权力设定种种规范,降低职务犯罪的发生机率,加大腐败的难度;权力监督制度需督促权力配置、权力运行制度的实施,并及时纠正违反制度要求的行为,从而充分发挥预防工作的治本功能,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上一篇:战略上做“多头”战术上做“滑头” 下一篇:王石婚变 引发地产“红颜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