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时间:2022-10-24 10:02:55

农村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普高日益升温,但中职教育改革明显落后,尤其农村中职教育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中职课程教学出现较多问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需要创新性改革,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农村中职;语文教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23-02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与日俱增,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素质从何而来?正是来自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因此,中职教育中的基础性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知识迅猛增加的今天,必须实行终身教育,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被淘汰。这种学习的能力正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它倾向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农村中职教学更是如此,完全忽略了对语文等基础性学科的教学,致使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愈来愈少。学生及家长对中职教育的片面理解就是学习一门技能,文化知识可有可无。学生对学习文化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不够重视。这就是当下农村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而语文是所有基础性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必须注重语文教学。

一、当前农村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陈旧。在中职教育中,语文这个学科不被重视,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教师授课大多应付了事,积极性不高。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课程也不甚了解,仍然运用中学的教学方式,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只是一味地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职学生对基础性课程的兴趣不高,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会更加厌学,认为学习语文无疑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目前的中职语文教材种类颇多,但大多数仍沿用中学时期的教学内容,大多为文学篇目,只强调学生学习和鉴赏,没有中职特色,与中职教学不符。对教师来说,就是讲解选文,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思想内容。而中职学生的基础薄弱,并不能理解这些内容。学生认为,语文课与专业毫不相关,看不到学习语文的价值,且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因此,学生很难对语文产生兴趣,不利于语文的学习。

3.教学思想落后,与专业知识联系不紧。教师按着教材按部就班地讲解,过于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不能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以“自己”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内容整齐划一,条条框框太多。只讲授“框”内的知识,不能把语文课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不以学生未来的职业为基础的教学。这种思想下,教师不能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契合,语文与专业完全脱节,体现不出语文教学在农村中职教育中的价值。

4.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生对中职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业。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不好,很多是“分流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据调查显示,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浪费时间,对语文的兴趣不高,认为语文课程没有专业课重要,素质与语文教学无关。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热情,没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再者,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分析能力不强,学习起来很吃力,这就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上因素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学活动很难展开。

5.教学活动脱离生活,教学评价单一。当下的教学模式脱离实际生活,仅仅局限在授课上,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评价方式仍以“考试”为主,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检验学生的能力。单纯的笔试只能检测出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判断学生是真正理解,还是死记硬背。

二、农村中职语文教学的对策

1.转变观念。首先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与学生都要重新树立思想观。教师应认识到语文教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传授知识是教学目标,学生学到知识才是最终目的。当今社会需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必须以文化知识为基础。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经常交流学习,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并实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2.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强。在教学方式上,宜采用较为简单的例子进行讲解,不能只按部就班地教课本,应把教材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眼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在互动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传统的授课方式上,教师不够重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要注重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贴合实际生活。除此之外,可以增加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文章及意义,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提高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更符合中职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该着重体现中职语文的特色,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围绕专业课程进行语文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容易学到语文知识,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也有一定帮助。在教材方面,结合农村中职教育的特点,增加学生易理解且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文章,删除晦涩难懂且与专业及其实际生活无关的文章,多鼓励学生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4.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习能力。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一个学习的时代,不会学习终将被淘汰,因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第一,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提高教学质量;第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地讲授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第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内容,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

5.健全评价制度。建立较为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不能一味地拿分数作为评判标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不能只从笔试的卷面得出学生的全部信息,应多角度考查学生,从多种渠道了解学生,使评价更加系统、科学、真实。评价注重综合素质,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应兼顾提高程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中职教育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当前的中职教育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只有改革才能更好地生存。而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每个学生都要学好语文,这给语文教师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细心讲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贴合实际为原则,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文章。农村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不懈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锐玲.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华章,2011,(28).

[2]林国兰.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11,(10).

[3]夏龙.试析中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发展[J].科技风,2010,(20).

[4]白中军.农村课程改革之现状[J].中国教育学刊,2008,(11).

[5]夏龙.浅谈中职学校语文学科的现状及改革[J].科技风,2010,(18).

上一篇:海水生态养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 下一篇:高职学生在产学合作教育中的专业匹配现状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