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诵读为主导创新中职文言文教学

时间:2022-09-21 02:27:08

以诵读为主导创新中职文言文教学

摘要:分析中职文言文的具体教学要求,旗帜鲜明地提出“诵读”是中职文言文教学的最主要的教学手段,“诵读”是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和工具,“诵读”教学应该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体验“诵读”兴趣的过程中完成课文讲解、字词讲解及课文背诵,使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关键词:中职;文言文;诵读;继续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93-04

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难题,与现实距离远、难度大,学生望而生畏,很难产生兴趣,这部分教学内容经常被简化。即便如此,仍然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因此,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需重新定位,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全新的认识和把握。

一、教材的要求分析

领会教材对教学的要求是最起码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应该认真学习《编写说明》中的相关内容。语文出版社编写的《语文》(基础模块上下册)教材中的“编写说明”里明确写道: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由两个单元组成,以培养诵读、理解、翻译、背诵、默写等“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同样,在教学参考书中的“使用说明”里,针对文言文教学特别提出,“教学中,要认真研究以诵读为重心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特点,科学设计通过诵读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读懂、背诵的教学程序,坚决纠正以文言文语法知识学习为重心的教学思路。”

这些要求既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又对职业教育寄予一定希望。笔者认为,这是做好文言文教学的灵魂,应该深刻领会,积极实践。无论编写说明,还是使用说明,都强调了“诵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个要求既抓住了学习文言文的特点,又把握了“低难度”的要求。文言文字少而意思深,单音而韵味长,需要通过放声诵读,才会记得牢靠,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初唐之前议论文和散文的语法特点是,常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行文常常有音乐感、节奏感。因此,诵读最容易体验古文的文法和寓意,是学习古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实践“做中学,做中教”最直接的活动。

可见,诵读是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关键点,抓住了这个关键点就抓住了教学的“牛鼻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总开关。其他的能力教学就可以在以诵读为重点的教学中依次展开,诵读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和主线。

二、什么是诵读

理解“诵读”的重要性,需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诵读”。诵读在我国传统蒙学中,是先生教给蒙童的主要读书方法。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诗:“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这首诗讲的其实就是诵读。意思是说,读书安神静气,虚心专一,思考问题就不会分神。眼睛看到即在口中诵读,耳闻自己的诵读声即潜心思考和记忆,就好比品味甘美珍异的食物。这样读书,一遍可以胜过十遍,且不至于太劳累。

谈到古文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说到诵读,有人会认为诵读和朗读是一回事,其实不然。诵读也是朗读,不过它跟朗读相比,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诵读更注重一个“熟”字。通过多次反复朗读熟悉内容,即所谓“熟读成诵”;其次是要“精思”。诵读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若是像小和尚念经――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诵读活动应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再次,要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有人说:声调是一支无形的“笔”,也可以绘形绘色。不过它不是用线条、色彩,而是通过声调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来达到效果。这句话说得非常好,诵读是对课文内容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什么样的感受会描绘出什么样的画面,每个人的体验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诵读效果;最后,不能要求文言文在读音上按照上古音或中古音来诵读,但有些字需要为区别不同的意义和词性改变读音。如《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中,“从”本为自动词,意为“跟随”,读“cong”,而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随从”,破读为“zong”。通过这样的诵读,理解字词的含义,进而对文章的理解进行铺垫。

因此,诵读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体会课文的声律气韵,有利于培养语感和背诵积累。而这一点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原因有二:一是教材没有对课文在音律方面做详细的辅导,可能认为这些知识太难,学生没法掌握。由于没有比较细致的辅导,学生的诵读就脱离了古文言文的韵律,成为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无规律可言;二是一般教师对文言文音律学没有系统的掌握,对于课文的诵读必然也是各唱各的腔,更多的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怕带错学生,索性不要求学生诵读。两者都是教材和教师的缺陷,希望能够在以后受到重视而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以诵读教学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

语文教学最终需要理解文章,并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学过的知识,文言文也不例外。

首先要强调对文言文美感的体验,如果没有这样的效果,其他教学目的无从谈起。美感的体验也是对文化的体验,是对中华文化潜移默化的认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对古代文化的兴趣,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怎样才能真正落实“科学设计通过诵读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读懂、背诵的教学程序”?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读通、读顺之后,自然就到了读懂的阶段。因此,诵读是理解文言文的前提,理解是在诵读之上的进一步要求。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

理解当然有深浅,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其大意,对文中的重点语句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但不要求对每句话都能深刻理解。因此,整个教学活动可以诵读为主,在诵读过程中完成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背诵及深刻理解。

诵读在实施互动式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不少人认为,文言文语法较难,与现代生活较远,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理解就相当不错了。教学活动应该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环节可以忽略。其实不然,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具有丰富美感的财富,语言的精练、优美常常令我们赞叹不已,并经常运用在生活当中,起到言简意赅、增添文采的作用,要求学生学会应用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诵读本身就是师生都要深度参与的活动,从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因此,互动教学可以大展身手。

诵读有多种形式,教师是诵读的主导,学生是诵读的主角。诵读过程制造了很多对语义、词义的质疑场景,通过质疑,师生共同理解、辨析,达到学习生字词的教学目的。剖析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确定文言文教学的主导方法。中职语文教学时数较少,为集中时间讲细、讲透,每学期每册的古文言文课文选择两篇进行教学,每篇课文安排四个学时,这样安排可以让学生尽量多学习文言文。

按照教学参考书所言,“所选的文章都是有利于通过诵读理解和积累文言词语,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典范文言文。”上册文言文单元课文有《邹忌讽齐王纳谏》、《谏太宗十思疏》、《陈情表》、《鸿门宴》;下册文言文单元课文有《劝学》、《师说》、《石钟山记》、《赤壁之战》。

总体来说,选择的文章内容都很有代表性,如《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经典战争,学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整个过程和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通过课文的阅读来了解;《劝学》和《师说》是深入人心、广泛流传的经典文章,里面的一些语句已经成为生活中经常运用的语言;《陈情表》和《谏太宗十思疏》平时不多见,这两篇文章是作为臣下给君王写的上疏,选取这两篇文章应该是希望学生对古人之间相互交流特别是下对上的建议时如何表达有一定了解,等等,不一而论。

笔者在教学中,上册选取的是《谏太宗十思疏》、《陈情表》,下册是《劝学》、《师说》进行教学。这样的选择也是不得已,可以将上下两册的文章对调,使难度梯度安排上更加合适。

四、具体教学活动安排

笔者对诵读教学有阶段性的安排和要求,分别是:一读顺畅,再读理解,三读领悟。中职语文课通常两节连上。要充分利用两节连上的优势,将教学活动安排紧凑,一气呵成。一般安排每篇课文上四个课时,前两节课为一教学时段,后两节课为另一教学时段。前两节课主要以各种形式的诵读达到通读全文和理解课文大意为教学目的。也就是要达到诵读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接近第二个阶段的目标。诵读应该多种形成并存,不同形式要完成不同的教学效果。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该文是大臣向君主提出的意见,含义深刻,但文笔优美,是诵读教学的绝好范例。

先让学生诵读5分钟,了解全文的篇幅、重难点。再者教师示范诵读,这个环节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音律的美感、行文的韵律感,以及文章内涵。这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的手段。在这方面有深厚造诣的教师无疑深受学生欢迎,这也是整个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只有教师的诵读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学生才能听从教师的安排开展教学活动。这考验着教师的水平,应该在此方面下大功夫。《谏太宗十思疏》三段成文,含义递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音调的流畅和语气的舒展与凝重的变化。每一段结束时可停顿一会,对段落的大意稍作点评。

师生分段诵读,是学生准确掌握生词、通假字读音的有效途径,也是逐渐让学生掌握断句的时机。比如,第一段诵读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将内容分为三节,每节都体现了作者的现在特点。而排比句的诵读,则会让学生体会文言文音调的规律性。师生或生生之间对读、对译,既深入理解了语句的含义,又深刻领略了文言文的韵律,特别加深对重要语句的记忆和领会。

文言文教学不能像传统启蒙教学那样严格要求古音韵学中的音律,因为现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也没必要。但是,利用现代手段模拟古代场景是可行的。如果运用现代分析手段来解析古代人文,可发现共同的人性和追求。

为了加强场所感,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选取历史剧中大臣向皇上进谏的经典镜头,将其制作成教学视频在课堂上放映,让学生感受剧中的气氛,也可在后面的角色表演中模仿。选取与文章相关的历史剧在教学时播放,体会古时大臣进谏皇上的心理。视频的选择一定要尽心对待,材料要体现庄严的气氛。

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安排具有戏剧性的教学活动。比如,运用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古文当时的环境,体验文章的内涵。可以找几个学生扮演同一个角色,不同的学生必有不同的感受和表演;也可以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对台诵读表演,重现当时的场景。比如,让一个学生扮演魏征,另一个学生扮演皇上,角色不止如此,还有大臣在旁边倾听等,这样的场所感很强烈。角色还可以调换,文章的每一段落分别安排不同的学生。而上述历史剧镜头也可以在这个时段重放,与表演进行对比。表演以后再有对文章中语句和字词意思的提问,结合表演进行讲解。这样的安排必然有趣,学生在表演中产生兴趣,在表演中得以记忆,在表演中得到启发而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学目的。

两节课连上基本可以让学生顺畅地通读课文,粗略地掌握文章的含义,为下一阶段的精读、细读、深思、细解打下良好基础。这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大开大合的过程,要制造气场、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震撼。在第二时段的互动式教学中,课文得到了细腻、深刻的解读,是一个精致的教学活动。每篇课文应该有不同的设计,如果按照教学要求完成第一篇课文的教学,其他课文自然水到渠成,容易开展。

五、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的提升程度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笔者的教学方式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总结成型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增加的学习兴趣给予了笔者持续探索的动力。刚开始进行诵读教学时,难度主要是诵读时能否让学生震撼,学生是否被吸引。在这方面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被吸引的过程。

至于课堂表演,刚开始还是你推我让,现在已经是互不相让,纷纷吵着要上台表演。抑扬顿挫地诵读有时成为学生之间互相“炫耀”的游戏,这说明学生已经习惯这种活动,甚至是期待这样的活动。由于诵读成为了习惯行为,知识的学习就不仅仅在课堂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游戏也是学习,课堂时间无形被延长,学习的自觉性无疑得到加强,知识的掌握自然增强。学生通过在课堂的表演,自信心显著增强,表达的勇气和能力在十几岁的孩子身上难以遮掩,活力四射里面又增添了书卷气,气质的内涵得到了升华。

中职文言文教学应该是一个以文言文为题材进行美学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历史解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诵读成为主要手段。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首先要自己具有欣赏文言文的素质和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带动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热情。

另外,对中职学生需要重新认识,对他们的学习热情也需要重新认识。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热情和能力。中职学生虽然总体来说知识掌握弱一些,但对新生事物的追求并不弱,如何充分利用孩子们的热情、创造性来调动主动性,是教师应尽之义务。同时,必须认识到,中职文言文教材在编写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难度、梯度上不尽合理,对于诵读教学所需要的古音韵学知识的提供远远不够,对于围绕诵读所提出的教学建议远远不够。这些缺陷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弥补。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突出说课亮点 提高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