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汤森路透如履薄冰 借力中国业务障碍不小

时间:2022-10-24 09:24:16

危机下汤森路透如履薄冰 借力中国业务障碍不小

汤森路透希望这场金融危机能够成为公司发展的新机遇,不过对于刚重组不久的汤森路透来说,理性思考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才是当务之急

去年初,汤姆森决定全面收购路透集团时,也许并没想到接下来会迎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11月12日,汤森路透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集团净利为3.81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9.7亿美元。扣除非经常性项目、中止业务和其他项目影响,每股获利为0.46美元,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0.34美元。然而,这并不能掩盖他们未来业绩下滑的危险。

对于以提供金融信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汤森路透来说,这样的日子无疑是在煎熬,4月份至今,汤森路透的股价已下跌近30%。瑞银分析师保罗・唐指出,第三季度汤森路透的市场部门内生性增长略好于预估,但第四季及此后的前景基本黯淡无光。他认为,投行裁员还未影响到其市场部门的营收,下行风险显然存在。

汤森路透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与数据提供商,占据34%的市场份额,彭博社以33%的市场份额居第二,默多克旗下的道琼斯占4%。

面临重重危机

此前,数位分析师预计汤森路透明年营收将有所下滑,因为购买新闻和数据的金融服务企业削减预算及裁员,该公司业绩亦将受到影响。

9月19日,德意志银行曾将汤森路透的评级从“买入”调降至“卖出”,认为当前的金融市场动荡使得这家公司的市场业务营收下降。该行分析师马克・布拉雷在给客户的报告中称,汤森路透市场业务营收的50%受客户数量推动,而其客户数量下滑速度料将超过预期。他预计,银行的倒闭和并购还将降低对汤森路透系统和软件的需求,市场持续低迷会令使用量下滑。

不过,汤森路透表示,尽管金融危机冲走了雷曼、美林、瑞银以及数十家对冲基金公司这样的重要客户,但由于公司产品、地域分布以及客户基础的多样化,所以第三季营收仍能保持增长。

汤森路透CEO格罗瑟指出,虽然经济衰退和金融领域的危机将影响金融信息服务业,整个行业的增长会减缓,但他认为,自己公司年初预计的2008年收入增长6%-8%的计划仍可达到。他解释,金融行业正在重组整合,表面上看该公司的客户减少,但实际上公司很大部分业务在金融服务的基本层面。

汤森路透专业信息部CEO吉姆・史密斯表示,公司一些业务在危机下出现增长,抵消了部分业务受到的损失,比如律师对兼并收购、地产、IPO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需求降低,但危机中重组和破产的公司在增多,这些领域的咨询服务需求增大。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想借助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确立市场领先地位,汤森路透还必须摆脱强大竞争对手彭博社的阻拦。彭博社的主要业务是向华尔街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服务终端系统。

格罗瑟最近表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现任纽约市市长布隆博格掌控的彭博社的优势地位来得太轻松了。显然,曾长期占据市场第一的彭博社对加拿大媒体巨头汤姆森并购英国路透集团,欲占据领先地位的举动不会善罢甘休。

与汤森路透多元化经营不同,彭博社优势在于,能根据学科以及顾客需要对市场进行定义划分,而非像其竞争对手那样将信息提供给多个不相关的行业。业内专家表示,这种相对集中的模式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用户。也有观点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对财经信息服务进行改革以来,彭博社已经逐步设定了行业标准,汤森路透要想短期内改变市场格局还很难。

另外,重组之后的汤森路透在成本控制方面也有待加强。数据显示,虽然去年汤姆森和路透集团的收入之和为125亿美元,超过彭博社的两倍,但两公司的员工总数约为彭博社的5倍。

而汤森路透、彭博社还面临着网络财经这一共同敌人,尽管这些网站提供的信息专业性有待改进,但毕竟这些信息都是免费的。

寻找中国市场机会

11月13日,中国政府承诺将于2009年6月1日前开始对外国金融信息服务商实行新的监管框架,相应职责将由新华社转交给另外一个新的独立监管机构。此前规定,外国金融信息供应商要想在中国运营,不能直接与客户进行交易,必须通过新华社旗下的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对此,欧盟的消息称,汤森路透、彭博社和道琼斯等金融服务商将在新监管框架中受益。

汤森路透政府和监管事务主管HenryManisty说,在中国不断成长的媒体市场环境中,汤森路透将继续发展新闻业务,支持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并期待与新华社加强合作。不过,对全球商业资讯巨头来说,新华社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或许更多扮演的是竞争者角色。还值得注意的是,彭博社老板布隆博格曾在去年12月10日访华时造访新华社总部。外界相信,双方应在业务领域有所交流。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的《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第一次完全放弃了国外金融资讯终端的数据,取而代之用的是去年9月新华社推出的金融信息平台的产品“新华08”数据源。

目前,“新华08”每天通过终端超过1万条资讯,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融数据库,覆盖了全部重点行业和全球主要经济体,时间跨度长达30年。此外,“新华08”的人民币债券系统、视频终端、手机终端和英文版也已经正式上线运行。此前,中国金融交易业内,外汇交易平台基本以路透Dealing3000和德意志银行EBS系统为主;市场报价资讯系统主要使用路透3000Xtra系统;而风险管理系统则也为路透Kondor+、Murex系统垄断。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几十年来金融资讯和交易的高端市场几乎全部被外国提供商所控制的局面正被逐渐打破,多年来一直垄断全球金融资讯交易市场的汤森路透和彭博社金融交易终端,将多出一个来自中国的竞争者。

此外,汤森路透觊觎规模达5亿美元的中国法律信息服务市场已久。近日,汤森路透法律业务总裁兼CEOHelenOwers表示,2009年,我们将成为最大的中国法律信息提供商。

据了解,早在一年多以前汤森路透就开始着手建立中国法律信息电子数据库。今年10月28日,汤森路透正式面向全球其最新版万律(WestlawChina)法律信息平台。

汤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中国区CEO姚颂柏介绍说,我们提供由具有多年校对法律专业文书经验的英美专业人士校对的英文版本。他表示,新版万律呈现给客户的将是一个能为实务提供各种详尽法律资源和判例的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

不过,北大英华常务副总裁赵晓海则认为,汤森路透未来有希望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先者,“但是,明年绝对不可能”。目前北大英华在国内的法律信息服务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据赵晓海估算,目前全国有60%的法院和30%的律师都在使用北大英华的产品。

业内专家表示,汤森路透拥有广泛的网络布局和强大的信息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对有意进军中国市场的海外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毕竟汤森路透在数据量的采集以及对本土市场的了解方面还远不及北大英华,想在短期内超越对手不易。

上一篇:联发科成功了 威盛也能成功吗 下一篇:中国电信业当下必须去掉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