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再抛赌注欲挽3G失算 逐鹿全球手机市场寄望和黄翻身

时间:2022-03-27 10:42:49

李嘉诚再抛赌注欲挽3G失算 逐鹿全球手机市场寄望和黄翻身

亚洲首富李嘉诚近日高调成立全球手机事业部,正式迈出进军手机业的第一步。这一次,喜欢豪赌的他,能在群雄割据的手机市场上讨到好处吗

在群雄割据的手机市场上,任何新进入者要与诺基亚、苹果等巨头争夺市场份额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没人能做,亚洲首富李嘉诚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日前,李嘉诚旗下企业和记黄埔(以下简称和黄)宣布,公司将成立全球手机事业部门INQ,并在日前推出第一款手机产品。据了解,INQ成员包括专业的设计师、用户界面专家和工程师,致力提升用户手机上网的体验。

李嘉诚在业界眼中,是一个运筹帷幄,把握商机的智者,鲜有失败的投资。但在当前金融危机没有丝毫减弱的节骨眼上,大多数的投资人都开始紧缩战线,小心翼翼准备过冬之时,李嘉诚居然还有勇气进入已经是寡头垄断的手机市场,实在让人看不懂他的战略。

这是他的逆市扩张战略,还是早有图谋的惊人之举?

再下赌注

只要是认准的事,无论阻力有多大,谁也阻挡不了李嘉诚行动的步伐。

但从时间上来看,李嘉诚的扩张之举多少有点不合时宜。因为在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李嘉诚同样受到拖累,但他居然还有扩张的勇气,实在是让人钦佩。

但熟悉李嘉诚的人知道,他一向喜爱逆向豪赌。因为在这个老人的人生历程里,这样级别的豪赌已经不是第一次。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李嘉诚在英国投资当初并不被业界看好的橙黄电信,短短的几年后,这家公司咸鱼翻生,一跃成为业界的明星企业。但此时李嘉诚却出手卖掉了橙黄电信,净赚1180亿港元。2002年,李氏以2.5亿美元买下了环球电讯公司资产,因当时电信市场低迷,李氏的出价仅为环球电讯提交破产申请时宣布的224亿美元资产总额的1%。事后证明,这也是一个成功的赌博。

几次成功的投资让李嘉诚赢得了善于逆向豪赌的美名。但这次押宝手机业务,却有着李嘉诚不得已的苦衷。

事实上,李嘉诚自2000年进入3G市场后,其旗下电信运营商和黄至少投入了250亿美元。经过数年的经营,和黄现在已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G牌照,覆盖欧洲大多数国家。经过宣传和推广,用户数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用户带来的收入与庞大的投入相比,实在微不足道。而更糟糕的是,受制于手机终端、下载速度慢等缺陷,和黄的3G服务并没有获得消费者认同。数据显示,和黄在2007年上半年,其3G业务就亏了113亿港元。

何时能使和黄告别亏损?这成为压在李嘉诚心里的一个大石头。于是,李嘉诚把宝押在手机业务上,希望能挽救和黄。

10月13号,李嘉诚迫不及待地揭开了和记黄埔分支――INQ的面纱。成立这个部门只有一个使命――造手机,摆明了要跟诺基亚、苹果抢生意。作为一个门外汉,是什么促使李嘉诚敢与手机业的这些巨头进行抗争?

据了解,和黄推出的手机,除了采用类似iPhone手机的功能,还在价格及使用上做了改动。其推出的首款手机INQ1,将以整合社群网站Facebook为主要卖点,支持3.5GHSDPA,采用滑盖式设计,单机价将在200美元以内,年底前于英国及澳洲问世,另有4款手机正在研发中,预计2009年会陆续问世。

和记黄埔本身就是运营商,在10多个国家及地区提供移动通信服务,此前已经推出了Skype手机。据透露,INQMobile不仅会通过和记黄埔销售,还将和其他运营商合作销售手机。

这一次赌博,李嘉诚率领的和黄能获得成功吗?

得天独厚的优势

和黄造手机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包括苹果、三星、诺基亚在内的手机巨头的恐慌。这么多巨头对一个新进入者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应?原因是李嘉诚推广手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黄是一家电信运营商。

据了解,和黄跟这些手机巨头竞争的武器是通过网络销售超低价手机。现在,和黄把手机用户定位在论坛、社交网站上的网友。手机用户都很精明,只会为自己感兴趣的功能埋单,而和黄正好能提供这种精细化的需求,这是那些手机厂商所不具备的。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和黄的这套战略确实打乱了传统手机商的部署。拿上网冲浪来说,iPhone和黑莓手机都有这功能,但价格都在200美元左右。假如同样可以上网的和黄INQ手机能以预定的50美元左右的价位上市,这必然会改变消费者的购物心理。而且,和黄可与通过自己的渠道卖手机,不像其他手机厂商那样,需要经过运营商与渠道商的层层盘剥。从这一点来看,低价高功能的INQ手机有着无与伦比的前景。而且,相比于其他手机生产商,和黄还手握另一大利器――在线服务。

目前,和黄正在利用时尚流行的在线服务为INQ手机注入新鲜的竞争力,其中社交网络Facebook、电子商城eBay和视频聊天Skype服务是主要竞争利器。据了解,INQ已经与美国知名的社交网站Facebook谈好了合作,使用INQ1手机的和黄用户可以在手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好友在Facebook上的新照片。对于这一全新的合作模式,Facebook移动部门经理HenriMoissinac说,“这样的合作在iPhone和黑莓上从未有过,相信前景一定很诱人。”

运营商想挣钱,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在互联网上提供好的服务,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付钱。现在,经营马来西亚、印度等市场的运营商Maxis,已经决定从2009年开始提供INQ手机业务。据其介绍,他们看中的正是其网络业务增值的优势。Maxis战略部负责人认为,和黄与其他手机厂商不同,他们独辟蹊径,打通了消费者和运营商的关键路径,用户可以更精确地在自己的手机上享受网络服务。

虽然与其他厂商相比,和黄的INQ手机有很多优势,但不排除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问题是,和黄手机只能在和黄的网络上运行,不能在其他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上使用。这一点,和苹果以及谷歌相似。比如,苹果手机只能在ATT运营商的网络使用,Google的手机只能在T-Mobile网络上使用。现在,INQ手机也只能在和黄的地盘上跳舞。这必将在未来限制和黄手机的发展。

而除此之外,和黄还计划开发一套适用于自己手机的操作系统,从而避开使用WindowsMobile系统带来的成本问题。但和黄抛弃在市场上己经证明的操作系统,自己开发一个未知的手机系统,这对于李嘉诚来说,显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系统不稳定,那么,和黄手机也将迎来失败的命运。不过,对不喜欢按照常理出牌的李嘉诚来说,这很正常。2007年,和黄就曾经为Skype设计了一款3Skypephone(“3”为和黄3G的标志)手机。这款手机可以让用户自由地与Skype好友通话。

能否如愿

现在,这个带着镣铐跳舞的和黄INQ手机,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会成为一头撼天动地的大象,眼下无从得知,但相信有李嘉诚撑腰,和黄注定会在手机行业中折腾一阵子。

和黄进入手机领域,有着李嘉诚的良苦用心。

其实,和黄造手机,并不是想依靠手机来挣钱,而是想凭借手机把用户聚集到身边,让他们在和黄的3G网络上进行体验,依靠服务来挣钱。现在,这已经是手机行业发展的趋势。例如,诺基亚向互联网的转型,苹果手机的互联网应用。

最值得李嘉诚学习的对象是苹果。同为手机门外汉的苹果,在进入手机领域后,所出售的iPhone手机竟然出现一时断货的销售盛况。在日本,有人提前3天冒雨排队,就为买一部苹果手机。

iPhone手机能获得成功,除了有一帮忠诚的粉丝外,手机功能的配置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原因。该手机支持HSDPA,配备全球定位系统(GPS)地图、Wi-Fi,支持MicrosoftExchange等企业功能,更加入中文输入界面,集手机、iPod及Mac计算机三大功能于一身。让消费者一机在手,能随时随地工作与娱乐。

而现在,和黄推出的手机也保持了与苹果iPhone手机类似的功能,而且价格又便宜,再加上和黄本身拥有的运营商地位,推广起来应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事实上会如此吗?

仔细分析李嘉诚的商业帝国版图,会发现在他的产业蓝图中,电信运营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和黄运营3G已经亏损多年,但李嘉诚一直没舍得将其出手,原因是什么?是他对电信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和黄此次进入手机市场,觊觎的不是手机终端市场的利润,而是为和黄的电信业务铺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一度超越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埃卢,其巨额财富的绝大部分就来自于电信收入。而苹果推出iPhone获得成功,走的也是与移动运营商分成的商业模式。

和黄在港澳地区销售3GiPhone手机,就是希望借助iPhone的品牌效应,将喜欢这款手机的消费者,捆绑到和记电讯的3G网络上,从而进一步扩大和黄3的用户群。而现在,和黄了解到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手机功能后,自然希望自己来做手机以讨好消费者。因此,有理由相信,李嘉诚此次染指手机市场,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进入手机市场只是其电信运营战略中的一枚棋子而已,目的主要是聚集和黄的手机用户,为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的和黄3打基础。

只是,在金融危机不见好转的现阶段,人们担心的是李嘉诚此时推行此举是否挑对了时机。毕竟,李“超人”不是神,在他的投资生涯中也有失败的案例。20世纪80年代,他投资加拿大的一家石油公司,多年来业绩就没好转过。

天时地利人和,李嘉诚虽占了后两条,但他能如愿以偿吗?

上一篇:不想蚕食维基Google首次表态愿与对手共存 下一篇:拒绝透露重要细节张宏源成中智侵权案最大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