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时间:2022-10-24 08:50:01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摘 要: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地区非常适合优质杂交玉米种子的生产,杂交玉米制种已成为农业的一个优势产业,在某些地区甚至已成为当地种植业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该区频繁出现杂交玉米种子纯度不达标事件,严重损坏了种子生产基地的声誉’也影响了优良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已引起种子管理、生产、经营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玉米的杂交制种生产过程中,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是去杂、抽雄不及时,自交株率上升;花期相遇不良;后期种子脱水慢,造成没变冻害、发芽率降低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改变生产条件,制定必要的措施,及时、彻底、干净超前抽雄,加强后期管理,保证迅速脱水,生产出纯度高、质量优、产量好的优质种子。文章就如何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和产量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杂交玉米制种 产量 质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225-01

1 如何提高杂交玉米种子的质量

1.1 选择优质自交系

选择高纯度的自交系亲本是提高杂交玉米制种纯度的根本措施之一。繁殖自交系亲本种子的原种要严格按照“三圃制”或“二圃制”要求进行。自交系亲本种子要有一定的储备,一般采用一次繁殖、分批使用的方法,要求亲本种子的纯度在99%以上,种衣剂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85%以上。

1.2 选地隔离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达95%以上,极易发生生物学混杂。应根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隔离方法。制种田空间隔离要保证在500m以上,才能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如果有高秆作物或林带丘陵等障碍物,可适当缩小隔离区。

1.3 严格去杂去劣

凡不符合父母本典型性状的植株(穗)均为杂株(穗),要彻底去掉。去杂一般分苗期、散粉前、脱粒前三次进行,应遵循去杂务尽,去杂务早的原则。苗期去杂主要根据幼苗叶形、叶色、叶鞘颜色、叶缘太小、茸毛等特征特性,在定苗时彻底去杂一次,同时拔除长势过旺的大苗或过弱的细苗。第二次去杂在抽雄散粉前结合第一次去雄进行,主要根据叶色、叶片宽窄大小、植株长相高矮、雄穗大小、穗位的高低进行。也可在去雄时根据雄穗分枝、花药颜色、花丝颜色进行去杂。第三次去杂是在收获后脱粒前根据穗型、粒型、粒色、轴色等本品种的特征特性逐穗进行穗选,确保种子纯度达到规定要求。

1.4 摸苞去雄

玉米杂交种生产田人工去雄是保证杂交种子质量的最关键环节,为了提高去雄工作的质量,保证种子纯度,近年来,一般采取超前摸苞带叶去雄技术。母本去雄是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技术环节,应在母本雄穗散粉前及时、干净、彻底地去雄。要求带叶(一二片叶)摸苞去雄,即母本的雄穗开花之前,用拇指和食指尽量伸进心叶后带一二片叶拔除雄穗。这样可有效地控制因抽雄不及时散粉而造成的自交几率,提高制种纯度,也可以节约养分,利于雌穗发育,提高结实率,要求每天去雄一遍。

实践证明,带一二片叶摸苞带叶去雄,既可降低植株自身养分的小号,不影响叶片光合率,又可防止随抽随散粉,还可调节花期,一般可使母本早吐丝两天。去雄要做到全面彻底,包括制种田边角地、零散地和若小株去雄,同时防止将雄穗拔断。将抽雄穗全部带出田外挖坑深埋,以免人为造成花粉自交结实。

2 提高杂交玉米种子的产量

在提高杂交玉米种的产量上,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对其造成影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所指的具体内容包含,农户在制种的过程中,其内在的积极性和后期对杂交玉米的管理上。农户在制种的过程中,关系到农户对制种的业务水平和农户的工作态度,后期种植的管理水平上,直接关系到前期制种工作的成本。要想提高杂交玉米种的产量,必须选择制种积极性高,制种知识富足的农户进行制种,同时在管理上应该有新颖的管理方式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客观因素的具体内容指的是,在杂交玉米的种植中,要有优良的土壤条件,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要有充足的水利资源条件。满足以上条件,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必要条件。

2.1 制种田选择

在种植杂交玉米时,土壤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我们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同时适合种子生长的土地为宜。同时,我们要在达到种子隔离区的规定外,对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控,以满足玉米生长后期的脱水环节。

2.2 种子处理

对杂交玉米进行种子的处理。其过程为,第一,要进行种子的认真筛选,不可随意用种子,筛选要求是将明显的杂粒挑出;第二,将挑选出的种子进行包衣。包衣制剂进行的同时,要保证其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2.3 适时播种

对杂交玉米进行适时的播种,适时播种同时要满足几个条件:其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播种;其二,要根据当地的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播种;其三,要根据预测播种的天气预报播种。播种的内容要求是,土壤的干湿度要适合,播种的深度和厚度要适合,播种后要保证播整苗。

2.4 科学施肥

在对杂交玉米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尊重科学施肥、有效施肥的原则,不能盲目施肥,多施肥或者少施肥。具体的标准为,第一次施肥控制在667 m2的面积施复合肥约55 kg左右、尿素约17 kg左右、磷肥8 kg左右。在第二次施肥中,同样大小的面积只需要再补加施尿素约为5 kg即可,二次施肥的作用是防止后期的生长过程中,缺少营养。同时在施肥的过程中,要与灌溉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种子吸收充足的养分。

2.5 调整花期

在判断父母本的花期是否能够相遇的问题上,我们在排除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父母本在自然的生长过程中,除了自然因素外,可能会遇到来自于外本的环境影响,由此产生花期不遇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下面的解决方式,首先,我们应该对该杂交种,结合以前的配制方式和经验方法,提出相应方案,由此产生判断其父母本是不是在同一个时期进行播种。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掌握父母本的花期的时间先后,同时对父母本的生长形态过程是否存在差异也能有所了解。另一种方案是,我们也可以再杂交种子的花期上进行人工的干预,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花期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方法遵循父本的吐丝时间比母本的晚1到2天即可。

2.6 适时采取

在采取时,要选择恰当的时间,更要在采取后,对其进行妥善的保存和晾干,以防其发霉发臭,与此同时也要做好虫害的预防工作。在采取的过程中,要看叶子是不是已经枯黄,还要看籽是不是已经成熟,满足以上两点,才可以对其进行采取。采取完之后,要对果穗进行通风处理,将其晾干,这样可以防止果穗霉烂。

参考文献

[1] 韦贞国,尚庆蓉.棉花受精选择性及其在杂交制种上利用的可能性[J].湖北农业科学,2013(6).

[2] 丁犁平.不同授粉条件对辣椒人工杂交结实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

[3] 赵则胜.兴单号玉米杂交种简介[J].贵州农业科学,2013(2).

[4] 《贵州农业科学》1980年总目录[J].贵州农业科学,2014(6).

上一篇:门诊药师调配处方审核要点及建议 下一篇:电厂卸煤方式的选择对比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