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研究性教学

时间:2022-10-24 07:06:16

浅析大学研究性教学

摘 要: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倡导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论述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包括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特点,并提出高校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大学 研究性教学 一般理解 基本特点 模式建构

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教学改革要与学校的科研使命保持一致,即鼓励使用学术性、以研究为基础的方法进行教学革新。因此,大学倡导研究性教学,建构以研究为导向的教学变革,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1.研究性教学的一般理解

研究性教学在国外称为主题研究、项目课程,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成为研究者,学生成为探索者。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把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教师的教是创新性的。二是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原有的凝固、完整的学科逻辑和机械的顺序。三是学生积极参与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养成独立思考的气质和批判精神。四是在研究中建立民主、和谐、文明的师生关系。

对于大学研究性教学的理解至少要澄清以下观点:①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教学方式。②教学中研究的专题可以来自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可以来自社会生活。③研究性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研究。④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是引领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⑤研究性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指导。

2.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及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2.1开放性

研究性教学既跨越学科的逻辑体系,又超出教师预先设定的学科课程内容范围。它的基本特性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

大学传统的讲授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单向灌输”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当代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力较强,可以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施研究参与性教学。大学实行研究性教学必须让教学走向开放。只有开放才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才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个体指向,使得学生从其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

2.2综合性

研究性教学不是在学科知识的序列中构建课程的模式,而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运用学科知识。研究性教学的综合性,不是不同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去完整地认识作为有机整体的客观世界的一种途径。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学校教育为了有效地传授人类积累的知识,采取了分科教学的方法。但现实世界本身是综合的,这就造成了越是受教育,越是背离真实世界的趋向。而研究性教学是从问题出发,是调动、综合各科知识的活动,至少是调动和综合本学科前后知识的活动,而且常常要求学生去寻找、添加没有学习过的知识。

2.3实践性

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过程中,即使是水平很高的教师,也不可能对所有重大问题都作出令学生满意的回答,更不可能给学生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这需要教师能够有力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问题的答案,通过研究式教学,教教相长、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平等讨论,促进问题的解决。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或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4参与性

研究性教学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制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全员参与的另一层含义是共同参与,由于在研究性教学中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学习者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在这里,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与研究,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并且使自己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得到提高。

3.研究性教学的模式建构

3.1问题提出阶段

提出问题是研究性教学的起始环节。问题的设计应体现以下特征:①问题必须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②问题应该是结构不良的(ill-structured)、开放的(open-ended)、真实的,比如真实的病例、实际的经营管理问题等。③这种问题需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④一个好问题能够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能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促进他们的预测和判断。

3.2信息收集阶段

这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突破单一的通过以教师讲授和学习课本为唯一的信息来源,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拓宽信息的来源渠道。学生开始收集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时,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如获取资料信息的基本方法、如何筛选资料信息并作价值判断等。学生可以通过图书目录、书籍报刊、广播电视、Internet等多种媒体查找他们最想知道的信息。

3.3研究分析阶段

在经过对有关问题、主题和课题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之后,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新知识重新对问题作出评估。学生通过设疑、质疑、交流、合作、研讨等,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4成果汇报阶段

各小组利用论文、图表、调查报告、作业等各种不同形式来展示和汇报自己的研究结论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展示应依据一定的课题内容。

3.5总结评价阶段

教师应针对学生或学生小组提交的论文、调查报告等,适当作一些关键环节上的点评,帮助学生归纳与总结。学生由于学习经验、水平、理解能力等的限制,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可能出现疏忽和理解偏差等情况,教师必须进行总结性的纠正、补充等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和科学的对教育领域问题的认识。

4.结语

总之,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必须摆脱平庸,走向有效,充分实施研究性教学,达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努力把研究性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挖掘和发挥出来,以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

[2]张正国.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3).

[3]肖萍,古丽曼.以课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模式[J].社科纵横,2005,(8).

[4]洪莉.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策略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5]王希海,周云峰.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上一篇:高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下一篇: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择业求职心理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