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4 06:49:33

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 要:语文学科知识兼容面广,仅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研究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学能力;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6-0034-02

学生跨入中学学段,面临的语文学科内容面广,且知识类别繁多,仅靠课堂上学习远远不够,需要有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中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的进程中,注重研究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这样,在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以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去拓展知识领域,独立阅读,独立写作,独立处置语文学科相关的问题,让我们的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强手。

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要适用而有效。

一、教之以法――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中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但独立自学能力有待提高。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只把与语文教材有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能听话,自能读书,自能成文”的能力。

例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语文教师要把握住学法指导这个要点,先启发学生思考两个问题:阅读这篇散文所叙述的情境你有什么感受?父亲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反复读课文去搜寻问题答案。在学生得知了人与事、人与自然和谐美;父亲朴实、清淡素雅的特点之后,教师点出学习方法:遇到情境时要感悟、品味;遇到人物时要分析特点、品质。积累各种具体学法,学生会掌握应对学习各种语文知识的方法,所以,教之以法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二、启发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托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想问题,怎样把问题认得清,想得对。这就是要学会思维。启发思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依托。

如何启发思维可用质疑设问、解释规律等方法去开启学生思维门扉,追寻事物原理,获得创新成果。比如教学《海滨仲夏夜》一课,让学生去想为什么用“橘红色”写晚霞?为什么用“燃烧”写晚霞的情态?通过认真阅读、思考,学生大脑积极活动起来,橘子颜色和晚霞颜色的比对,橘子形体和晚霞铺满天际的比对,都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了。而用“燃烧”写晚霞更是展现了晚霞的动态。这样静态、动态都呈现在学生脑海里,思维的阐门被打开了。之后,教师顺势指出了思维规律,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教给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积极性。

三、激发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个老问题了。我们强调的是要研究和探索培养兴趣的新方法、新深度、新作用,并且要使学习语文兴趣的驱动力延伸与迁移。这就是说不仅使学生形成爱好学习语文的行动,而且要养成在学习语文方面的良好习惯。比如,向播音员学普通话的习惯,使用工具书查字典的习惯,自觉读课外书的习惯,练习写字的习惯,写日记、读书笔记的习惯等。

四、严格训练――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自学能力的达成也是同理。常言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成就功夫必须多练。自学能力的养成也必须多加实践,进行严格训练。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抓住以下两点:

1.掌握自学能力养成的规律性。要把握由少到多,初始应给学生少量的自学任务,逐步增多。这样,学生获得了成功感,就会顺利完成逐次增多加大的自学任务。由易到难,由熟悉到创新等都视同一理。

2.要循序渐进。饭需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个一个地打,防止急于求成,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选项要单一,几项能力同时训练培养,往往会顾此失彼,效果不会明显。要掌握了一项再续加一项,稳扎稳打地培养训练,才能见效快,收获大。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止是几个方面的事情,还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相对优良的教学环境,需要良好的自我学习氛围等。

上一篇:如何上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 下一篇:求最短路径问题的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