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学习的培养

时间:2022-10-24 04:34:49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学习的培养

“交流”就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传达”与“沟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营造良好的交流情境,加强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学习,可以让学生轻松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课堂中,要加强师生互动,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建和谐课堂,营造互动氛围

一个民主、宽松的探究环境,特别是良好人际氛围的支撑,是保证探究活动正常开展的有力前提。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的思想,优化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乐意参与活动。其次要帮助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协作的伙伴关系。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合作,认识到不同类型、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可以互补,每一位学生在同伴的关爱和帮助下开展互动探究活动。

二.选用恰当策略,进行有效互动

师生有效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创设情境,激发互动;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点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交流探究。问题引领,促进互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必然来源于问题,合理的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维。问题由浅入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学生在操作上也是由易到难,尤其是问题具有挑战性,引领了学生之间的思考探究,从而期待老师的指导。师生都参与到数学教与学的活动中,促进师生间互动。感知体验,形成互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过程性知识伴随着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而逐渐生成体验性知识。学生对知识产生的感知,会体会到知识产生的缘由,会明晰新旧知识间的关联和因果关系;对知识发展的体验,会习得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知识结果的感知,能领会蕴涵在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对知识应用的体验,能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积累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和习惯。

内化交流,互动表达;教师应该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真正把自己和学生平等起来,“想生所想”、“思生所思”,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赏识与肯定、倾听与沟通、平等与合作。师生双方“捕捉”对方的想法,使双方产生积极的互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又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在成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当学生提出探究设想或在探究活动中取得一定进展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气馁的迹象时,教师及时用热情的语言、热切期望的眼神去激励他们,给学生自信,给予期望性评价。

三.关注全体学生,提升有效互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师生互动仅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有时是需要的,但不应该是我们所提倡的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教育心理学认为,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所以教师应该真正关注这样的学生,平时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同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他们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产生上进的动力,进而喜欢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因此,教师在组织师生互动时,必须关注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尽量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互动,让他们展示不同层面的思维水平,从而有利于调动起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有效互动。

总之,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处理好互动形式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恰当运用策略,形成师生有效互动,走向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动”出学生的思维,“动”出学生的激情,“动”出学生的创造,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更加精彩。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运用教学“互动”促成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是《数学课程标准》人本思想的要求和体现。初中数学教师若能合理加以运用,定能促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形成,数学教学也将更加生动、实用、有效。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