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内实训管理机制探讨

时间:2022-10-24 03:58:17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内实训管理机制探讨

摘要:校内实训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机制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如何使高职院校实训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高职院校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6S管理”思想提出“大球带小球”模型,来解决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管理的问题。

关键字: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校内实训;模型

中图分类号:F252.3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供应链管理、采购、电子商务、海陆空配送、运输等现代物流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作为国家对职业院校提出的近一时期的总培养目标。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政府科学引导和扶持下正在蓬蓬兴起,基础设施和相关实训条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实训室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科研、实训的主要基地,是构建培养创新人才体系的重点领域,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实训室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机制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如何使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高职院校管理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6S” 管理思想引入其中,提出“大球带小球”模型(见图1)来解决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内实训管理这一问题,希望能给大家高职院校建立适合自身发展实训管理机制带来启示。

二、“6S”管理及“大球带小球”模型

“6S” 管理(见下表)源于日本上世纪50 年代的5S 管理。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它是源于车间生产现场的一种基本管理技术。中国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第六个S――安全。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家都在采购6S管理思想来管理它们的企业。

高职院校既然为供应链管理、采购、等现代物流业相关现代服务业等一线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院校有理由在校期间早一点让学生接受“6S”管理思想教育,这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操守、培养学生“做”的能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6S”管理。

整理、整顿、清扫、安全, 是6S中关于现场状况改进提升的四项基本行动。整理,是改进工作现场的开始,进行物品分类;整顿,是衔接在清理之后的,对现场进行整理、整顿以及重新规划与安排;清扫,最好在整顿之后进行,这三项工作是关联的, 有次序的。

安全,这一要素是对原有5S的一个补充,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体现。将其位置放在“规范”之前,成为一个行动要素,而在后面的“规范”、“素养”当中,自然也应当包括安全方面的规范与意识,可以真正将“安全”要素融入原有的体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6S管理。

素养,是6S中最独特的一项要素,也是其精华之所在。前5项要素,都是十分鲜明的“行动要素”,其中一到四项是现场改善的行动,第五项将现场改善上升到系统的、制度的层面。而第六项,进一步上升到人的意识这个根本。更彻底的保障,是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员工主动、发自内心的行动;也就是变规定、要求为人的意识、习惯。素养一旦养成,将潜移默化地、长期地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

综上,通过对中国版本“6S”管理思想,引入到我们高职院校物流及相关专业校内实训管理思想中,本文提出了一个模型,即“大球带小球”模型。

大球部分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行动。小球部分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的目标,是结果。通过校内实训的实践进一步上升到学生的职业意识当中,转化为学生主动、发自内心的行动; 也就是变规定、要求为人的意识、习惯。这样,素养一旦养成, 将潜移默化地、长期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以后的工作质量,增强学生在就业、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高质量的校内实训,这样也达到国家对职业学校提出的近一时期的总的培养目标。

三、通过新模型管理物流专业学生校内实训

高职院校是培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前一环节,本文通过“大球带小球”模型思想管理物流专业校内实训。

在校期间,学生在安全前提下通过整理、整顿、清扫形成规范的实训要求下实训、岗前培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达到养成良好习惯,按规章办事,树立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的素养。下面来具体说明:

本文先从大球当中整理、整顿和清扫开始。整理、整顿、清扫,这三项工作是关联的,相互促进提高的。这三条是大球的骨架,支撑大球。它们循环进行工作。

1.整理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有必要科学的引导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到实训工作的准备当中,进行实训之前的实训条件准备。

实训室管理人员、实训教师和实训学生参与的实训室整理,把与本实训相关的实训耗材、实训设备(工具)、设备的操作说明及操作规范、实训场地的准备、将实训需要的与不需要的设备进行分开,解决了有一些没在使用的设备滞留在实训场地,既占据了地方又妨碍其它实训的进行。

这样一方面,学生从中肯定得到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实训室可以为该实训项目腾出空间,发挥实训室更大的价值;同时,塑造整洁的实训环境,提升实训室形象;第四,由于参加实训的学生的参与,可以缓解高职院校师资配置并不充分的问题。

2.整顿

完成校内实训室整理,将实训需要的与不需要的设备分开。这里本文认为有两方面的整顿。

第一,每个实训项目所需要的实训耗材进行整顿,根据实训的要求和流程,将各步骤所需要的实训耗材放置于所对应的实训位置。同学们在进行实训时,能够对实训过程中所需的耗材进行方便的取放。

第二,对于整个实训室而言,对实训室内实训耗材、实训工具进行整顿。学校都是进行学期初集中采购,根据学校本学期教学进程表对实训室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物品的存放位置。

3.清扫

在整理、整顿之后,就是日常的清扫来保持实训场的干净。本文认为正是由于整理、整顿和清扫在该模型中的骨架支撑作用,保证了实训现场状况的改进提升。学生通过自已参与这三项基本行动,一定会比传统的实训来得更亲切。关于这点,作者在所在学校的通过该模型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4.安全

安全,其实是对前三项基本行动的一个补充、一个整体把握,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体现。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中尤其重要。

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和实训条件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实训设备、实训条件比企业内部的操作的安全性更高。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是对没有设备操作经验的学生开放使用,这决定了它对实训设备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

其实,在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安全”应从实训大楼设计、建设以及实训室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这一流程中都要把握。

安全是该模型大球的“轴”。它整体把握“整理、整顿、清扫”这三项相互促进的支撑大球骨架的行动要素,并带动着大球向前进。

5.规范

规范,是将前面所讲的整理、整顿、清扫和安全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化,持续保持取得的成果。

实训现场的良好状态是需要时刻保持的, 从管理角度说,要想保持好的做法长期贯彻, 就应当将有关的方法和要求总结出来, 形成规范与制度。“规范”就是要将运动、突击式的工作转化为常规行动;将好的方法、要求总结出来, 形成管理制度, 长期贯彻实施, 并不断检查改进。制度的建立是良好现场管理的根源。可操作性强的制度, 更加有利于实训现场的具体管理。

目前,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已经或将要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水平工作评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的管理以此为锲机,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这样就解决了高职院校不因管理人员的变动而出现的工作中断的问题。

6.素养

素养,独自担当起该模型中的“小球”部分。“素养”是该模型的目的、核心。通过前面所讲的“大球”部分的五个“行动要素”来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即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职守,树立团队意识和培养进取精神。

素养一旦养成,将潜移默化地、长期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工作生活质量。他们将一辈子受用。当然,这也就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一次极大的肯定。

本文提出这个模型,从思想意识上理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的管理思路,让实训教师、实训室管理人员明白科学管理高职学生校内实训的意义;从宏观上指导实训教师、实训室管理人员如何管理高职生的实训。

四、总结

基于“6S管理”思想的“大球带小球”模型其实是一项基础管理,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融入时代进步赋予的新内涵,才有其生命力。我们坚信:只要高职院校教师的努力,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相结合,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实践,一定会为职业教育宏伟愿景的实现增添光辉色彩。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5.10.

[2]郭铜修.基于6S 管理实践引发的思[J].航空制造技术,2007,2 :56-58.

[3]王国红,宗斌,魏建忠.6S管理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2:34-36.

上一篇:理清建设思路 培养物流人才 下一篇:物流信息技术之条码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