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榜样教育”领航生命绿色成长

时间:2022-10-24 02:39:56

“本土榜样教育”领航生命绿色成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激励人的奋斗激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生理想的实现,榜样教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

然而当下学校榜样教育的行为状态、效果,与预期则有较大的落差,比如学生“有偶像无榜样”,且偶像目标呈现功利化、低俗化倾向,就是榜样教育失效或低效的反映。究其主因,首先是榜样与学生心理需求距离过大,导致“榜样错位”并发展为“榜样缺失”;其次是教育方式陈旧单调,缺乏课程化视野,难有持久效应。

充分发掘榜样教育的育人价值,我校确立了“本土榜样教育,领航生命绿色成长”的学校课改突破路径。

在这里“本土”是指我校师生的家乡——眉山,“本土榜样”主任是眉山历史上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和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本土榜样教育”是我校以素质教育精神为指导,创新榜样教育形式与内容,追求绿色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榜样分类,搭建框架

诉求教育的“绿色质量”,我们根据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把“本土榜样”分为六类:公民榜样,倡导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做合格的小公民;仁爱榜样,培育学生仁爱之心和对家庭、祖国、世界的责任感;生活榜样,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挫折,培养乐观坚韧的品格;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好学善学,营建浓厚学风和学习型家庭教育环境;创新榜样,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实践创新的能力;特长榜样,尊重个体差异,激扬鲜活生命,促使学生个性、多元发展。

六类榜样构成榜样体系,以此促进学生先成为某个方面的榜样,在抑制人生短板、达成优势迁移和各类榜样影响下,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绿色榜样”。

谈到“本土榜样”,我们首先会想到坡。林语堂曾说:“坡,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坡虽在时空上远离了我们,但与眉山“三苏祠”一墙之隔的我校,却能时时感受到他就在身边,他品德高尚、乐学博学、坚韧豁达、务实创新,他留下的“东坡精神”无疑是滋养师生绿色成长的养分,苏轼这位千年英雄正是我们需要的永不过时的趋近完美的素质教育榜样。

另一方面,我们在身边的老师、同学群体中,同样发掘、培育激励学生生命成长的“本土榜样”。

二、榜样选树,自下而上

榜样只有从学生中来,才能真正到学生中去。我们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下而上地选树自己的“本土榜样”。令人欣慰的是,学生选择榜样的眼光并非狭隘。除坡、李密、虞允文等本土历史文化名人外,不少身边优秀人物同样榜上有名,比如学生极力推荐的校友——全国十大杰出务工青年金徐凯。他18岁高中毕业后去海南、深圳等地打工,其间曾17次失业。在四处漂泊的打工生涯中,他传奇般地成长为一位拥有80多项发明成果的发明家,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国际专利的农民工。2002年10月,历尽艰辛磨难的金徐凯拿到了第一笔30万元的发明收入,出人意料地是他将这笔钱全部捐献出来,用以资助、培养和他一样有志于发明创造的贫困孩子。他善于学习、不断创新、坚韧图强、富有爱心,他不就是一个素质教育的典范吗?不就是一个我们期待学生“绿色发展”的“模特”吗?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就在我们的身边。

一个个本土榜样就这样走进学生心里,这个自下而上的榜样选择过程,既是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价值从了解榜样到热爱家乡的迁移过程,更是学生被深刻“唤醒”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三、榜样生长,环境滋养

学校核心文化是滋养学生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秉承东坡文化,为榜样的生成和生长营造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

浓郁的书香环境:“腹有诗书气自华”,校园随处可见书、可读书,除集藏书室和阅览室为一体的“东坡书屋”和“教室读书角”等场所外,学校还利用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将“有纸的书和无纸的书”、“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巧妙融合,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

“向阳”的成长环境:促进“东坡精神”深入人心,楼道、围墙、绿化带、文化长廊等命名装饰充分体现东坡元素;年级、班级结合自己推选的榜样形象与特质,形成富于特色的年级和班级文化,处处散发榜样的“活力因子”。

优质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各种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氛围。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融合先进思想道德、优秀传统文化和校本教育资源,营造促进师生精神成长、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

四、榜样教育,融入课程

一是学科教学发掘榜样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学科教师精心挖掘榜样教育资源,融入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

二是校本课程实施榜样教育。以课程方式整合教育力量,推动榜样教育常态化。2011年,我校开发了校本教材《苏祠邻里》,纳入语文、历史、政治、艺术课程计划,分年级落实教学任务。邀请市教科所专家、三苏博物院专家和学生家长观摩课堂,参加课后实践活动,力图使东坡榜样走进更多的学生家庭。

有这样一件事让人难忘。《苏祠邻里》中有一节是介绍“东坡美食”的,课后设置了“与家人共做共品东坡菜”实践活动。今年3月有位家长致信学校,谈自己和孩子共做共品东坡菜的经历。信中说“……虽然他做出的‘东坡肘子’咸淡并不适中,我却觉得这是天下最美的味道……这份亲情和孩子成长带给你的感动,是别处永远没有的……”并由此要“感谢学校的良苦用心”。就在我们为这件事感动的时候,反应灵敏的班主任则从中捕捉到了“榜样教育”的契机,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探讨“亲情”与“家庭教育”话题。榜样教育能有这样的收益和后续效应,是我们始料未及又为之欣喜的。受此启发,我们把选出的榜样,从典型事迹、精神品质、学习感悟、践行榜样的行动等方面,汇编成校本教材,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三是系列活动推进榜样教育。经常性开展榜样评选、学习活动,如每周一次班级榜样对话、每月一次学校榜样对话,以及榜样教育主题征文、手抄报、演讲、观影、报告会等活动,力求做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

五、榜样评价,分层动态

选树榜样前,我们只给出了榜样类别,没有评选标准,旨在让学生为自己推选的榜样找特质、写推荐词。通过学生自主寻找,小组、班级逐层推荐,确定了全校学习的六类榜样和“绿色榜样”。根据师生撰写的推荐词,进行归纳、提炼、完善,形成六类榜样评选指标,每类榜样按六项指标做到“六星闪耀”才能成为单项之星,获得六个单项之星,才能成为“绿色榜样”——东坡之星。

从下到上齐心协力、个性与共性兼容的评选指标出台后,我们对榜样评选体系进行再开发和再利用,把榜样评选指标作为诞生学生榜样的评价指标。学生榜样一年一评、一年一选,呈动态竞争之势。

我们还用指标递减的方法对榜样进行梯队分层,形成学校之星、年级之星、班级之星榜样群,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够得着的榜样目标。

对可塑性和模仿力极强的初中生来说,纵横交错的榜样体系和不同层次的榜样群,为他们生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良性的环境感染和可行的心向目标。

事实证明,本土榜样教育对学校确立核心价值观、构建整体育人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心中有榜样,处处学榜样,争当小榜样”的榜样教育氛围日浓,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榜样激励下增强自信,体验竞争,感受成功,实现个体生命的绿色发展。本土榜样教育既丰富了榜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教育实效,更带给我们诸多思考。

榜样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向善和渴望尊严的本能。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把榜样的价值内化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需要,把榜样的感召升华为自己在不同人生境遇里矢志不移的诗意追寻。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唤醒力的榜样教育才能真正领航生命绿色成长;有唤醒力的榜样教育,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榜样教育。

编后点睛:

基于榜样缺失、榜样迷失和榜样教育薄弱的当下背景,深得“三苏文化”熏染的眉山苏祠中学着力培育本土榜样,领航生命绿色成长:以绿色质量观引领构建“绿色榜样”体系;自下而上,学生主动选择、建树身边榜样,更具教育性与感染力;以优质的学校文化环境培育,打下榜样生长丰厚的精神的底子;榜样教育融入课程,运行分层动态的榜样评价。榜样教育对学生绿色成长发挥了价值引领、行为导向和动力激发作用。榜样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向善尚美、追求卓越的生命本能。

(作者单位:眉山市东坡苏祠中学,四川,眉山 620010)

上一篇:关怀学生心灵 成就自我生命 下一篇:柚子落地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