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话语误解研究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10-24 12:54:30

国内话语误解研究存在的问题

摘 要: 国内的误解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变得尤其活跃。然而,随着研究的发展,该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者对于误解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存在分歧,具体在如何定义“误解”,如何对“误解”与类似术语加以区别,利用何种理论来研究“误解”,以及“误解”研究中如何收集语料等方面难以形成共识。本文作者认为,为了使话语误解研究更有成效,研究者需要共同面对这些问题,以寻求解决办法。

关键词: 国内话语误解 研究 存在问题

1.前言

1983年,冯寿忠发表《误解初探》一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误解现象,在国内学界确立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年之后,宗世海回顾这一领域的研究,肯定了前人从多个学科目的出发探讨误解现象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1)对误解现象观察有限,经验研究少,多有实例缺乏、例证不太可靠之缺憾。

(2)多数研究对误解实例的记录与描写方法粗疏。

(3)概念术语分歧混乱。

(4)对误解成因的研究有待突破。(宗世海,2003:70-1)

时至今日,国内话语误解研究仍然存在类似的问题,主要在于学者们对如何定义“误解”、如何对“误解”与类似术语加以区别、利用何种理论来研究“误解”,以及“误解”研究中如何收集语料等四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

2.“误解”的定义问题

定义往往是研究的第一步。通过下定义,研究者可以明确研究范围。如何定义“误解”,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如以下几例:

①这种以言语误会为基本条件,使一种言语形式具备两种不同意义的修辞方法,我们称之为“误解”。(冯寿忠,1983:73)

②我们把由于解码造成的那种(信源和信宿之差),称之为“误解”。(赵毅,1996:20)

③误解指言语交际中听话人没有准确、全面理解说话人意义的现象。(宗世海,2000:ii)

④误解“是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义和听话人获得的意义有区别或不完全等同的现象”。(孙亚,2007:20)

⑤误解的实质是听读者没有准确、全面地理解说写者的话语意义、话语意图以及其他的语用意义,两者之间存在语用障碍或信息差。(张少云,2007:25)

据笔者初步统计,除了以上5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误解”的定义还有不少于5种。不同的定义意味着学者对于“误解”现象的认识不同,也反映出他们的研究取向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误解”,使得“误解”研究领域更加宽广,这在研究初期非常有利于“误解”研究的发展,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误解”现象。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5种不同的定义也说明,国内误解研究领域中几个重要的学者对于“误解”的认识存在不小的分歧。毫无疑问,众多的定义会给后来的研究者增添麻烦。这可谓“误解”研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会使研究更加深入细致。

3.“误解”与类似术语的区别问题

近十年来,研究者为了更好地描述“误解”现象,界定其与类似现象的关系,引入了不少类似的术语,例如:歧义(ambiguity)、误导(misleading)、交际失误(miscommunication)、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不解(non-understanding)等。

类似术语的引入丰富了研究的内容,同时也容易引起混乱。例如,国外的研究者对于“交际失误”与“误解”的关系问题就有不一样的看法。Reilly(1991)指出,“交际失误”是“误解”的一种形式。而Gass和Varonis(1991)的观点刚好相反;他们把“交际失误”细分为“误解”和“不完全理解”(incomplete understanding)(Beldad,2006:19)。

国内的研究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误解”与“曲解”的关系问题。目前,关于“误解”和“刻意曲解”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误解和刻意曲解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另一种是“刻意曲解是误解的一种”。国内的学者普遍持第一种观点,包括宗世海(2000)、何自然和申智奇(2004)、方传余和王蒙(2007)、叶朝成和曾艳山(2008)。宗世海指出,误解与曲解应是性质很不相同的两种理解。何自然和申智奇认为,误解和刻意曲解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语言现象”(2004:163)。持有第二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孙亚。受国外相关研究的影响(英语的“misunderstanding”兼有“误解”和“曲解”的意思),孙亚对“误解”和“曲解”不加区分。他认为,“二者的相同点多于不同点,刻意曲解是误解的一种”(2005:15;2007:23)。他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二者的诱因基本相同”,二是“从多数定义看,学者们未明确区分二者(2005:14)。

4.“误解”研究适用的理论框架问题

在以往的话语误解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应用的理论包括Sperber和Wilson(1986/1995)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Kristeva(1969)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和Verschueren(1999)的顺应理论(adaptation theory)。其中,国内的学者利用关联理论来探讨误解现象,明显是受到了西班牙学者Francisco Yus(1998;1999a;1999b)影响的结果。据笔者统计,自2000年至今,有10篇硕士学位论文以话语误解为研究对象,其中8篇是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进行的。

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误解现象与关联理论“热”不无关系。关联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经过90年代的修正,其影响力逐渐扩大。引入国内之后,关联理论也很快备受推崇。有人甚至提出“利用关联理论避免误解”(林元龙,2002:34),似乎想建议人们学习关联理论,以达到避免误解或者被误解的目的。

然而,凡理论总有个适用范围的问题,也就是其局限性。同样,关联理论并不像一些人所期望的一样,可以解释各种不同的误解现象。据关联理论的创立者之一Wilson,该理论适用于解释“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活动。“明示―推理”交际,通俗地说就是“公开的”(overt)、“有意图的”(intentional)交际。在这种交际中,说话人想传达一种特定的信息,并主动地帮助对方认清这一信息,而且对方如若问起,他会承认自己有此意图(Wilson,1999:37)。所以,在某一个话语交际活动中,如果“明示”不足,即说话人没有做到“主动”帮助对方认清己欲传达的信息,以致于造成误解,那么这种误解就不宜用关联理论来解释。

在国外,很早就有人指出研究者过度依赖关联理论的现象。Cook在其著作《话语与文学》(Discourse and Literature)一书中,说道:

事实上,这方面(指话语分析)存在两种思想流派(并非不可调和),一种强调推理过程,另一种强调共有知识。语用学方面的主要作品,如Levinson(1983)和Leech(1983)的,或者讨论关联理论的主要论著,如Sperber和Wilson(1986)的,用了很大篇幅来讨论推理,但是却很少讨论共有知识。(1999:11)

Cook想要表明的一点是,与关联理论相比,图式理论虽然同为认知科学中的重要理论,却没有被充分地应用于话语分析。在中国,首先提出利用图式理论来解释误解现象的是周利娟(2003),接着陈明芳和杨信彰(2005)作了尝试。在此之后,仅仅有(2008)一人明确地从图式理论的视角来研究误解现象。

5.“误解”研究中语料收集问题

收集误解的例子是一件颇有挑战性的工作。研究者承认,很难在误解发生的那一刻把交际过程记录下来,因此他们收集到的语料远远算不上充足,如孙亚(2006)、熊林春(2006)。据查,在国内拥有误解的例子最多的要数宗世海;其声称共收集了800多个汉语误解实例(宗世海,2005:124)。他指出,这些误解是“正常情况下”形成的,但他并没有充分解释何为“正常情况”(2005:126)。

总的来说,能够把“误解”和“曲解”加以区别对待者,在选择误解的例子时,都会考虑“这是个误解现象还是个曲解问题?”。但是,却很少有人考虑另外一个问题:“这一误解是听话人(hearer)作出的还是受话人(addressee)作出的?”据笔者统计,以“误解”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仅有林元龙(2006)明确区分了“听话人”和“受话人”。

语言学家区分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听话人。其中,“受话人”是指说话人心中的谈话对象,而“听话人”则可指任何一个听到话语的人(Humphreys-Jones,1986:107)。听话人和受话人同时牵涉于一次话语交际中,这两者对于话语的理解并不总是一样。听话人包括无意中听到话语的人;这种人并非主动参与交际,而是被动地接受话语,或者他们所处的语境往往有别于受话人的,因此更容易比受话人作出错误的判断。如下例:

忽听外面一个人嚷道:“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个园子里头混搅!”黛玉听了,大叫一声:“这里住不得了。”一手指着窗外,两眼反插上去。原来黛玉住在大观园中,虽靠着贾母疼爱,然在别人身上,凡事终是寸步留心。听见窗外老婆子这样骂,在别人听来,一句是贴不上的,竟像是专骂自己的。(《红楼梦》,转引自赵毅,1996:20)

所以,收集误解的例子时,有必要考虑到底是听话人还是受话人作出了不恰当的理解。

6.结语

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的学者即开始研究“误解”,但至今该研究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上述四个较为突出。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研究者的不同视角有关。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误解现象,丰富了研究课题,但同时也容易给该领域造成混乱,不利于研究向纵深发展。因此,为了使话语误解研究更有成效,研究者有必要共同面对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Beldad,Ardion D.Misunderstanding and Non-understanding in the Usage of English as a Common Language in Helpdesk Encounters Involving Nonnative Speakers[D].University of Twente,the Netherlands,2006.

[2]Cook,Guy.Discourse and Litera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Humphreys-Jones,C.Make,make do and mend:The role of the hearer in verbal interaction[A].In:G.McGregor(ed.),Language for Hearers[M].Oxford:Pergamon Press,1986:105,126.

[4]Wilson,Deirdre.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A].In:Gillian Brown et al.(eds.).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7-58.

[5]Yus,F.The “what-do-you-mean syndrome”.A taxonomy of misunderstandings in Harold Pinter’s plays[J].Estudios Ingleses de la Universidad Complutense,1998,(6):81-100.

[6]Yus,F.Towards a pragmatic taxonomy of misunderstandings[J].Revista Canaria de Estudios Ingleses,1999a,(38):218-239.

[7]Yus,F.Misunderstandings and explicit/implicit communication[J].Pragmatics,1999b,(9)4:487-517.

[8]方传余,王蒙.会话幽默中的曲解策略[J].安徽大学学报,2007,(2):63-8.

[9]冯寿忠.“误解”初探[J].山东师大学报,1983,(6):73-7.

[10]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163-70.

[11]林元龙.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话语误解[J].莆田学院学报,2002,(2):32-5.

[12]林元龙.关联理论与话语误解[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13]孙亚.也谈刻意曲解[J].外语研究,2005,(2):10-5.

[14]孙亚.误解的认知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15]孙亚.误解与言语行为转喻[J].外语教学,2007,(2):20-3.

[16].从图式理论看误解[J].文教资料,2008,(5):41-2.

[17]熊林春.从认知语用角度看言语误解[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18]叶朝成,曾艳山.《也谈刻意曲解》一文中的问题与不足[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6):151-3,156.

[19]张少云.误解的语用修辞分析[J].修辞学习,2007,(2):25-7.

[20]赵毅.误解类例[J].修辞学习,1996,(1):20-1.

[21]宗世海.汉语话语中的误解的类型及其因由[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22]宗世海.误解研究的历史、现状和问题[J].外国语,2003,(3):65-73.

[23]宗世海.论误解的形成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124-31.

上一篇:英汉熟语的文化差异浅析 下一篇:诗歌的图式解读和连贯语篇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