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4 12:41:42

浅谈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独立地处理数学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等。本人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现,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在整数加减法中,要使学生理解到只有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在计算时,要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学生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小数点对齐的道理,顺利地进行学习迁移。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分母相同表示分数的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分母不同,表示分数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后再加减,这样既运用学习迁移和知识渗透的规律,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

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人们认识事物、理解问题或解决问题都是从对事物的分析开始。分析综合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定律、性质,对运算式题的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析都要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如教材第五册数学课本第90页的第2题“从县城架一条电线到胜利村长7200米,架了3天后,离胜利村还有2400米。问平均每天架了多少米?”要知道“平均每天架了多少米?”则需知道“已经架了多少米”和“架了的天数”。要知道“架了的米数”则需知道“这条电线的总米数”和“还没架的米数。”然后综合:用“电线的总米数“减去”没架的米数”得出“已架的米数”,再用“已架的米数”除以“架了的天数”得到最后的结果。这样学生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不仅明确了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解题的方法和途径,也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三、从感性入手,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如:我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首先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让他们列举出各种物体表面是长方形的。如“黑板面、课桌面、书本封皮面”等。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长方形物体的表象。进一步把具体的东西抽象为几何图形,用“长方形”这个词固定下来。这个“长方形”已是抽象的“长方形”了。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舍弃大小、位置等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长方形的本质特征。“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同时发展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由已知到未知,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思维的过程要借助判断来进行,思维的结果也是以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推理是已知的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过程。正确、合乎逻辑的推理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学习一个新概念、法则、公式就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来进行。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借助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一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式。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之,思维能力是构成智力的核心因素,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又与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诸因素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各方面的能力培养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

上一篇:NBA薪资制度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国能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