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系列报道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23 10:05:37

广播系列报道的几点思考

广播宣传报道中,记者经常使用广播系列报道这一体裁,使广播宣传报道表现得更加多样化、深入化和系统化。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广播系列报道,使这一报道形式在正确引领舆论导向、深入广泛地宣传报道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弘扬并倡导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当中孕育着的先进思想和模范道德行为,集中精力把我们各项事业搞得又快又好呢?笔者在多年的新闻实践当中,通过对广播系列报道的应用,形成了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把握全局 高屋建瓴

系列报道通常是对重要的人物和事件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一种报道形式,让新闻报道在服务中心,为两个文明建设,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意识当中确实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系列报道,顾名思义就是由数个单篇报道组成的综合报道,它不是对几个单篇报道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人物或事件的预发内容进行多侧面、多角度、优化组合后的报道。系列报道这一形式是将具有先进性的人物、具有广泛影响的新闻事件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一个过程。记者在单篇不能完全报道某一新闻事实,需要采用系列报道体裁时,就必须得掌握全盘内容,要做到站得高、看得远,要具有全局观念,使人物和事件在一定时间、一定范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文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因此,要做好系列报道一定要把握时机,看准火候,使其在最大范围内产生最佳的宣传效果。

二、材料全面 详尽占有

在进行系列报道时,记者要对人物和事件整个过程要进行深入细致地采访,要充分掌握和占有第一手资料,做到材料全面,详尽占有(包括各种书面材料,事件过程的采访录音,新闻人物本人的采访录音、他人的采访录音,以及采访笔记等),并在第一手资料中一定要标示清楚时间、地点、人物等相关因素。如果发现录音资料重要之处出现遗漏,有疑问,有说不明白、听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拾遗补缺的工作,以免影响整体宣传报道。所以在材料的占有上,要以“十”当“一”,做到“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这样才能在下一步的报道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占据先机。

三、谋篇布局 精心安排

在充分做好上述两方面工作后,剩下的就是谋篇布局,精心安排了。那么如何做到“谋篇布局,精心安排”呢?简单地说,就是整个报道开头怎么说,中间怎么过,结尾怎么收,要经过一番精心安排才是。开头部分要有气势,要找准切入点,要把最能引起听众感兴趣的人和事作为报道的“由头”,使听众产生想听下去的欲望;中间部分要出彩,人物和事件当中的许多具体详情要通过中间部分去感化和影响听众,所以说中间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尾要有力,当整个报道进入结尾之时,要做到戛然而止,切不可拖泥带水。整体报道要有“虎头、熊腰、豹尾”之势,防止出现“虎头、狼腰、蛇尾”的情形。

四、成龙配套 画龙点睛

一个完整的系列报道,除了由若干篇的报道组成之外,还应配发编者按、编后语等言论性的文字,以便进一步增强系列报道重要性。编者按和编后语虽说文字不多,但能够与若干篇报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听众从多方面对重要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和感知,起到成龙配套、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在一个系列报道中,根据报道内容的需要,除了新闻报道外,还可以采用通讯、特写、调查报告、专访等体裁加以报道,以表现人物和事件的多样性。

总之,广播系列报道是广播新闻中较有分量的一种报道形式,广播记者要有意识地加强系列报道的策划和写作,它将有助于记者的政治修养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以更好地适应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与希望。

(作者单位:阿拉善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手机信息对信息传播的积极影响 下一篇:民族化 · 现代化 · 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