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什么

时间:2022-10-23 09:43:31

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什么

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技术重在内容,艺术讲求形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内容,又要讲求形式。哲学家讲的好: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数不胜数,但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模式授课,都要遵循一个原则: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课堂上,教师根据课文的体裁和题材要求,要选择适合课文的教学形式教学,这就是教学艺术。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注重什么呢?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语文课内容广泛,仅靠老师在有限的45分钟教是学不好的。有个名人说过,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课前预习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自学一部分内容,把简单的比较容易的内容做完,复杂的比较困难的内容留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共同解决,共同分享。语文预习的方法是采用三步法:一是读课文;二是查写生字词;三是自提问题。

1.课文要精读深读

语文课本上所选的课文都是经典之作,粗略地读是无法读出韵味,无法读出深意来的。大部分学生在预习读课文的时候,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读课文读什么?一读标题知内容,二读作者知风格,三读全文知全貌,四读课后练习知重难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死了,《观舞记》是写跳舞的,《安塞腰鼓》是写打腰鼓的。人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每个作者有自己的风格,李白的诗恣肆,杜甫的诗抑郁顿挫,陶渊明的诗平淡自然。读完全文就知道文章的详细内容,一般文章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其实也是为了写人,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2.查写生字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4学段指出:初中生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00个,其中3 000个左右会写。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固然重要,但初中阶段的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它是小学阶段的延续和再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认真对待课文注释里面的生字词,认真对待课后要求的“读一读,写一写”。只有这样,初中3年才能积累够3 500字的任务。

字词的积累非常重要,他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前提,教学中不能忽视。;例如,一位王同学写的高考作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骈体文形式,运用古文字词写作。他作文中的好多字阅卷老师认不得,也读不懂,翻译不了,后来只好找古文专家了。专家、老师专访了王同学,王同学表示,自己平时就对古文比较感兴趣,先后自购了《史记》和《尚书》,曾经把《资治通鉴》翻烂,此前在多次考试中还尝试写过武侠小说、文言文小故事等。从王同学的写作经历看,他确实读了不少古典名著,认识了很多古字,积累了很多古词,才能写出如此高深的骈体古文来。

3.自提问题

学生在预习时要有问题意识,除了将自己读不懂的问题画下来外,还要提出几个具有挑战性和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来,共同解决。学生在预习时提什么问题呢?本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提问题不要多,只要抓住这3个问题就行。这3个问题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主题,情感,写法。这3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基本上就读懂了。

二、注重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就是从思想内容方面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把握,比如是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个内容要表现什么观点,什么思想,什么感情。

1.理清思路

读者在读文章时先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先写什么,接下来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有条不紊,层次井然。

2.把握中心

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主旨段。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主旨段是文章的最后几段,找到几句表明主题突出中心表达感情的句子,突出主题的句子一般是议论句,表达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句。

三、注重写作特色

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有两个:一是学生接受新思想净化自己灵魂,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二是学习和借鉴好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来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运用课文中的修辞,增添自己文章的文采。要想使文章有文采,就必须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可以把抽象深奥的事物和道理变得具体浅显,亲切真实,富有文学性、形象性。

学习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增强文章感染力,避免平铺直叙和俗套晦涩。文章的表现手法很多,如先抑后扬、直抒胸臆、对比映衬、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用好了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趣味性,使人读了兴趣盎然,余味无穷。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是学堂,要让学生有学头,有能力提升,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才是当前语文教学所倡导的。

上一篇:黄超丹 上善若水 独运匠心 下一篇:水库移民村 为何“逆袭”为漂亮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