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10-23 08:36:05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现状与对策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关键是高等教育体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当今,世界各个领域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但不管是哪个方面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需要人才来创造和运用,人才需要教育来培养。因此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尽快繁荣富强,早日赶上和超越世界先进发达国家,毫无疑问,办好大学,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何完成“科教兴国”战略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每个大学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大学应当办成什么样子,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据有关资料,美国十所世界著名大学曾达成共识: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重要标准:一是对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起重要推动作用;二是对区域和国家的文明与文化作出指导。一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培养出国际著名的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才;第二,师资队伍中有一批世界大师级的学者;第三,有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第四,科学研究领导世界潮流并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第五,为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包括对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照以上标准和条件。莫说国内一般大学,就是一些重点名牌大学,与之相比,也相去甚远。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必须想法达到和超越这个标准。倘若连达到这个标准也做不到,更不用说超过了,那么,赶上和超过先进发达国家,将永远成为一句空话。

要让理想变为现实,首先应当面对现状,找出问题存在的症结,寻求解决的最好办法,然后脚踏实地,雷厉风行,一步一步地干上去,超过去。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现状如何呢?首先来看一看学生的状况。不可否认,在大学校园内有一部分学生志向远大,奋发向上,正在主动自觉刻苦地学习。但同样也不可否认,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甚至令人担忧。他们缺乏远大理想。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只是在那儿被动地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他们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在那儿盲目地赶所谓的潮流,追所谓的时尚,诸如配手机、玩电脑、上网聊天、泡吧、吸烟喝酒、上舞场、谈恋爱、同居之类。我们再来看一看大学教师的状况。不少教师在教学方面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学术和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他们是教师的中坚,大学的脊梁。毋庸讳言,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在那儿混日子,不学无术,不求进取,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用老办法教老知识。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不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能够尽快地升级升职升工资。试问,让这种不学无术,不求进取的教师,去教那些胸无大志。追求“时尚”的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对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振兴经济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而发展科技、开发人力,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职能。于是把发展高等教育视为国家繁荣的重要保证和国力竞争的重要谋略就成了世界性的共识。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以后,越来越显示出知识和人才对发展经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发展经济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和培养大批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如何改变高等学校教学的现状,更好地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就成了当务之急。

当代大学生的任务是什么?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认为:一是学习,学会怎样做学问;二是学会怎样做人;三是必须学会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说:一是质疑,二是学习,三是思考。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大学生的任务便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敢于大胆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具有服务社会的能力。而当前,在大学生中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的,为数不多,这种现状急需改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第一是清晰的交流,第二是激励学生,第三是鼓励独立思考。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认为:第一是教学问,做学问;第二是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做人;第三是引导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有不同个性的人。他们的看法虽然不尽相同,无疑都是非常正确的。要完成这些任务,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教师首先要会激励学生,要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学习理由。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帮助他们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要知道,一个没有远大理想,没有积极性的学生。你是无论如何也教不好的。

要激励学生,引导学生,首先得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想法、处境、具体困难及要求。要了解学生,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做朋友,与学生进行清晰的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彻底改变先生讲学生听,讲不讲在我,听不听由你的状况。教师要放下架子,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水融,虚心听取学生意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自幼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要鼓励学生质疑,通过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能把学生只当做装知识的筐,把老师当做知识的搬运工。要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大学生是富于原创性的时代精神子宫和产生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摇篮,而不是旧有知识的转换器或“他者”知识的加工厂;大学应对社会文明与文化起指导作用,而不应被动地由社会来引导。因此说,人类对大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的质量是大学教育质量的基础,教师对社会知识贡献是评价一所大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或者说是唯一条件,可见教师的责任多么重大。当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大学教师是多么不容易。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创造知识,只有不断创造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才能领先世界水平,才能对社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教师要传人知识,要教学问。要教学问,自己首先要做学问。做学问就要不断学习,学习已有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指示。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就要不断学习,要终生学习。在学习时,不能老是人云亦云,跟在个人后面跑,要结合实际,独立思考,创造新的指示。要创新不学习不行,学习是创新的基础。但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授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创新。创新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突破。突破了的才是自己独有的知识。不管你过去有多大学问,如果只是吃老本,故步自封,不再学习,不再创新,你的知识就会愈来愈陈旧,就会逐渐被新知识所代替,你也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

大学是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靠老师来激励来调动,那么教师的积极性靠谁来激励来调动?得除了教师的自身努力外,还要靠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体制。当然,在中国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体制的改革不宜采取激进的办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一步步地进行,但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迅速改进或改变教育教学方法还是可以大刀阔斧进行的。

三、结语

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搞得如火如荼,相比之下,高等学府却是波澜不惊,办好高等教育不能仅在扩大办学规模和增加招生名额的量上下工夫,而且要让其发生质的变化,质的飞跃。教师和学生都要按照新时代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学要破除陈规,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急需人才。新的理念需要学习和创新,新的方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和发现。这些都需要广大教师倾注心血和付出艰苦的劳动。

科教兴国,任重道远;大学教改,刻不容缓,大学教师要以天下为己任,大力发扬奉献精神。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去,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上一篇:高校内勤工助学实体化的比较优势及发展策略探... 下一篇:关于构建普通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质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