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事船员管理工作会议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

时间:2022-10-23 07:45:55

全国海事船员管理工作会议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

6月14日至15日,全国海事船员管理工作会议在山东青岛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我国船员管理工作将突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建设,促进船员队伍科学发展。

“十三五”时期,船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会议提出,我国船员管理工作将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核心,坚持以海事系统“三化”建设为统领,推进六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应用型船员培养模式,提升船员综合素质;创新船员考试发证模式,推进培训、考试、发证有机协调;建设完善船员市场体系,促进船员市场健康发展;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切实转变船员管理职能;深化内河船员管理改革,促进内河船员科学发展;改善船员职业发展环境,促进船员队伍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国船员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外派海员数量和高级船员比例逐年增长。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注册船员达137万人,其中海船船长和高级船员达22.8万人。

首部航运中心建设地方性法规在上海表决通过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6月23日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这是一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框架性立法,基本覆盖了航运中心的各个要素,也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航运中心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自2016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当日表示,条例主要针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短板问题,立足地方政府可以积极作为的领域,聚焦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航运企业和机构集聚、航运营商环境营造等事项。

丁伟表示,在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中,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分别于2009年、2012年出台了综合性的地方性法规,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一直缺乏综合性的地方性法规。近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新战略的实施,为推动航运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在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通过地方立法提供法制保障,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陈静)

天津海事:打造海空一体监控体系

近日,天津海事局推出多项新举措。一是提高搜救和溢油应急能力。完善《天津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落实《天津市防治船舶溢油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专项规划》,加快推动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实现一次溢油控制清除能力达到2000吨。开展“四类重点船舶”的专项整治,提高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水平。

此外,依托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疆保税港区等优势条件,强化船员服务功能,吸引航运人才聚集。筹建部级船员技能评估示范中心,打造船员教育培训和劳务输出集散地,提升滨海新区在国际及国内航运界的影响力。

同时,有效整合航标导航、海上测绘、遇险与安全通信等资源,服务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在海河水域建设2座AIS基站,实现海河水域船舶动态监管的全覆盖。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今,天津海事局检查船舶856艘次,检查企业273家,排查整改各类隐患302项,滞留船舶42艘次。辖区未发生等级以上水上交通事故,辖区内运输船舶人员死亡、失踪数、沉船艘数均为0。共成功处置辖区海上险情12次,救助遇险人员124名,救助遇险船舶15艘,救助成功率100%。

上一篇:英国“退欧”对英国海商法的影响 下一篇:《小康》记者亲历“玉林狗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