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环经济推动科学发展

时间:2022-10-23 07:30:09

以循环经济推动科学发展

摘要: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鹤壁市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既创造了物质文明,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20-02

循环经济是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标,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之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循环经济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型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通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贯彻“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简称3R原则)的减物质化原则,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均来自于循环使用。水的循环利用更为普遍,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增长,有的已实现负增长。国外钢铁企业高炉采用喷废弃塑料、余热余压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思维理念,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未来一个时期内,国内投资和消费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力,在能源资源不足、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二、 从本地实际出发,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具体到不同地区,情况千差万别,资源产业各具特色, 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地确定本地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鹤壁市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主导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特征。长期以来,由于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废弃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资源与生态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近年来,鹤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明确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建设生态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高标准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根据规划,鹤壁市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即以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为先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效益为中心,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三大产业基地”,即依托老区大力发展煤、电、水泥、金属镁等产业,建立资源型产业基地;依托两县大力发展种、养、加工循环产业链,建立优质食品加工基地;依托新区大力发展电子、通讯、生物制药、汽车配件等环保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建设全省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为方向,拉长产业链条,打造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五大循环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依据总体思路,以全社会的循环为目标,以产业延伸、互补、配套为主线,从城市、产业、行业、园区到企业不同层面,建立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框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初步探索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效益型、资源生态型转变的科学发展之路。

三、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增强经济实力、提升产业档次上来。在具体实践中,鹤壁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围绕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全力构建企业层面的小循环、产业层面的中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大循环。

1.围绕企业层面的小循环, 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努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省排放标准的污染严重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 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鼓励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改造升级,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高能耗、污染严重和落后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积极开展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工业“三废”和生产余热90%进入了企业内和周边企业的下一级生产利用循环。近两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5% ,较“十五”末降低了22%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化学需氧量削减率为3.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6.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6.2%,煤炭入洗率达到80%以上。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瓦斯)、矿井水等达到综合利用, 全市矿井水和煤矸石利用率达到90%以上,煤层气利用率达到80%以上,煤泥全部实现综合利用。“十一五”期间节约80万吨以上标准煤。

2.围绕产业层面的中循环,按照“土地集约使用、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组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规划建设了宝山、金山等七个产业园区,针对全市主导产业分布状况,通过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间相互衔接、围绕废弃物开发新产品、创新生产工艺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等相互有机衔接的五条循环产业链。煤电产业方面,利用煤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矿井水、煤层气、粉煤灰等废弃物,建设综合利用热电厂、煤矸石烧结砖、粉煤灰制品、煤层气发电、矿井水综合利用、电厂脱硫等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基本取代了全市供暖小锅炉;二是年产煤矸石烧结砖和粉煤灰制品7.2亿块,不仅可消耗掉全市当年产生的煤矸石和部分粉煤灰,还能逐步消耗多年堆存的煤矸石,今年初市区禁止使用粘土砖后,可基本满足全市建筑用砖需要;三是全市90%的煤层气实现综合利用;四是处理后的矿井水,可满足三座电厂冷却水需要;五是脱硫后的伴生物,用于生产水泥和高品质石膏。水泥产业方面,利用电厂粉煤灰、废渣作为年产4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的掺和料;利用水泥煅烧过程中的余热发电,可满足自身用电量的40%左右,使吨水泥成本降低18元。金属镁产业方面,利用新型水煤浆冶炼法和蓄热还原炉技术改革传统工艺,使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两倍,吨镁成本降低2 500元,能耗和环保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利用金属镁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食品加工产业方面,综合利用畜牧养殖加工产生的粪便、下脚料等废弃物,建设了一批有机肥、蛋白饲料、沼气站(池)、沼气发电等项目,使全市60%的废弃物得到利用,15%的农户用上了沼气。

3.围绕构建社会层面的大循环,建成污水处理、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地热利用等工程,建筑工程新型墙体材料设计使用量不低于70%,实现了城市集中供热、供气,早在06年3月就在城市规划区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同时以建设花苑、淇水春天等住宅小区为试点,综合考虑节地、节水、节材、节能,推进太阳能、浅层地热和雨水、中水的利用,严格按照建筑节能65%的标准建设节约型住宅小区。着眼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2008年启动的“一河五园”工程,占地4 580亩,计划总投资5.53亿元。工程包括淇河疏浚减漏暨高村橡胶坝工程、淇水诗苑、淇水乐园、森林生态主题公园、生态湿地主题公园和生态植物主题公园建设等六大工程。“一河五园”将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高度融合的自然生态廊道, 成为鹤壁市最亮丽、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按照生态城市标准建设新区。城市绿地率达到38%,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公共卫生覆盖率100%,卫生监测率95%,科学规划了工业区、生活居住区、文化区、商业区和休闲娱乐区,并且严格按功能分区摆放项目。抓好城市绿化,采用开敞通透的手法,以草坪为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导,以种植乡土树种为主体,大力推进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化,城市绿地面积566公顷。一是大力开展生活垃圾、特种废物和城市中水的回收利用,提高社会资源再生利用率。二是加强用水计划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进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技术开发和新产品推广,着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三是在城区逐步取消小锅炉,增加集中供热覆盖面。四是强力推进“禁实”工作,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节能建筑。五是把淇河开发、保护和新区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沿淇绿化、淇河新区段开发和引水入市工程。

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既创造了物质文明,又营造了碧水蓝天,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三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利润年均分别增长21.6%和52.6%,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5天,创历年最好水平,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100%,居全省第2位,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进一步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东升,等.煤资源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0.

[2] 刘炜.科学发展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 李杰.新型产业链群让经济“循环”起来――鹤壁“煤城”变“绿城”[N].人民日报,2008-11-21.

[4] 孟赤兵.产业循环经济[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上一篇:我国推行低碳经济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组织结构网络化和内部沟通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