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3 07:14:5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被征地农民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构建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能够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社会安定得到保障,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城乡规划的实现。

关键字: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对策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

(一)补偿金额不能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

土地管理法中对于征地补偿金额有明确的规定,征地补偿资金包含土地、青苗、地面附着物品、劳动力安置补偿金几个部分。可是征地补偿具体金额与土地出让后得到的利益较少。另外被征地农民来到城市后,其得到的保障金额依然是农村的保障标准,一般为每人每年五百到一千元的补贴数额,可是城市居民的最低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3600元。

(二)被征地农民成为城市的边缘人群

很多农民没有农田,没有工作,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第一,被征地农民失去了耕地,就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民了。第二,被征地农民没有真正的融入城市,也不属于城市居民。换言之,被征地农民失去耕地之后,没有在城市找到固定的工作,未被城市社会保障系统接收。由于被征地农民在失去耕地之后,也就失去了保障基本生活的收入来源,另外在城市中由于年纪大、文化水平低、缺少一定的劳动技术导致他们很难找到稳定工作。即便政府给予了一定数目的安置资金,但仍然无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三)发展资金匮乏

许多被征地的农民,依靠一些小生意维持生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常面临城管的驱赶。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充足的资金租赁房屋或者扩大经营规模。

(四)被征地农民的医疗保险无法应对重大的疾病风险

很多被征地农民虽然属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但是在患上重大疾病后,仍然要支付巨额的医疗费。巨额的医疗费让被征地农民难以应对重大疾病。一旦被征地农民患上中大疾病或者慢性病,就给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此些要素造成被征地农民没有安全感,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另外由于耕地的减少,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也会一定程度的减少,甚至会出现粮食严重短缺的现象。另外还会导致贫富差距增大,加大社会不安定风险。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应对措施

(一)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首先,在法律层面保障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产权地位。其次,对征地的面积数进行严格的管控,避免大面积征用农民耕地,严格划分建设用地与公益用地,审核征用农民耕地的目的与范围。第三,健全征用的流程,保障农民的参与、监察、知情、谈判等正当权益,加大征用流程的公开力度,尽可能保证农民的利益。另外,在申请征用土地以前,需公布申请内容,让所有农民参与审议环节;假如申请通过,需第二次通知,且和土地的权利人商讨土地赔偿金额等有关内容。

(二)确保征地补偿的合理

当前来看,土地征收补偿数额过少,应该依据征收土地农村经济的现状与本地农民的实际收益,以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为参照,科学的确定征地补偿的金额。另外,在对农民的工作、物价的上浮、土地将来的物质收益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后,应当补偿土地的当前价值和征用后农民的损失。对于农村集体内部土地征收补偿费用的运用应出台合理的分配方法,对补偿资金收入、支出的现实状况与分配的详细状况进行公布。还应注意尽快部署征地补偿工作,假如补偿不科学、被征地农民安置不恰当、不能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等,就不允许其征用土地。

(三)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安置时应运用多种方式

第一,安置剩余土地的生产,保证农民剩余的土地可以正常的农业生产,维持基本生活。第二,安置被征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可建立一个平台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服务。应全方位掌握被征地农民的情况,包含年纪、身体素质、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等,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假如征用土地属于建设用地,等工程完工之后要优先考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如此也增多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机会;另外应公平的对待被征地农民,保证被征地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第三,增强对被征地农民的技术培训,有效提升其素养与技术,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第四,设立被征地农民就业保障基金,把被征地农民划入城市保障系统,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四)鼓励和支持被征地农民参加各种商业保险

在被征地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应鼓励与帮助他们缴纳商业保险。第一,商业保险能够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经过鼓励与帮助被征地农民缴纳商业保险,能够保障未曾加入社会保险的劳动力,也拓宽了社会保障机制的保障范围。第二,商业保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社会的保障水平,这是由于商业保险的类型众多,涉及的保障范围全面,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不同类别的保障需求,保障人们未来的生活。第三,商业保险是在社会保障基础上的革新,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家的公共服务职能。第四,商业保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保障机制总体的保障效果。

(五)从法律上帮助农民

被征地农民、进程务工人员、城市下岗职工均属于社会弱势人群,这是由于他们的收入较少、社会地位较低,假如权利遭遇侵害,通常会因为过高的权利维护费用,放弃法律方式。因此应从法律层面着实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另外也满足各方面的土地使用需求。可参考国际标准且结合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对农民土地保障法规加以健全,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还可从法律层面帮助农民,让农民了解有关土地保护的制度、规则和政府政策,让农民和政府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六)在考核各级政府政绩时要把安置被征地农民的工作包含在内

各个级别的政府应制定能够实际操作的政绩考评内容,着实抓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援助。还可搜集相关就业信息,且组织专题招聘会,为农民就业创造更多机会;构建政府内部空岗申报机制,假如政府等机构的后勤部门职工不足,可优先录用被征地农民;鼓励本地公司、小微企业、门市等录用被征地农民;当地的建设工程中应尽可能使用被征地的农民;对有能力的被征地农民在资金与政策上进行帮助,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吕知勇,烟台市人事考试中心

上一篇:商业银行房地产融资风险审查要点浅析 下一篇: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