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23 06:44:27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运用加大了课堂内信息的容量,受到老师们的欢迎,也广泛地走进了语文课堂。多媒体的特点是生动、直观,它可以创设情境,消除学生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学习动机;提高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35-01

语文学科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每一篇文章有知识美,也有情感美,更有艺术美。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生的情操得到美的熏陶,学生的个性得到合理发展、学生的人格得到良好培养。语文学科内涵丰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不断讨论的一个话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运用加大了课堂内信息的容量,受到老师们的欢迎,也广泛地走进了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特别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它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活动的剂。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师生间的互动,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是学好语文的基石。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合理教学情境, 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语文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设计合理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更能使使语文教学进入美的意境。散文和诗歌以意境动人,朗诵是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有效方法。多媒体的特点是生动、直观,它可以创设情境,消除学生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让学生欣赏这首乐曲。舒缓流畅,优美动听的旋律一下子把学生带入那种荡舟碧波之上和尽情欢乐的情景中去,学生的身心顿时备感愉悦。此时,教师对课文大可不必做过多讲解,学生通过欣赏即能领悟歌词的内涵。再如教学《瀑布》一文时,先不必急于切入课文,让学生倾听一段瀑布的流水声,以“声”激情诱趣;再通过配乐朗诵让学生整体感知,调动感情,引发兴趣;接着出示瀑布全景的投影片,让学生获得完整的印象和直观感受,这就为学生进入诗句意境架设了桥梁。如此用声音、形象、色彩等多种信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运用多媒体,解决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讲解每一篇课文时都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时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单凭教师的讲解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很好地被调动起来。这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庐山的云雾是怎样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祖国。大部分学生都能明白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意思,但是这两大特点运用在庐山的云雾上,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困难。课文虽然分别描写了不同位置的云雾的样子以及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并运用了不同的比喻句,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在教学中也是充满激情的讲解,但是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解并不深刻,因为很多学生对庐山的云雾并不了解。这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把山头的云雾、半山的云雾、弥漫山谷的云雾及遮挡山峰的云雾的样子一一展示出来,与课文的内容相对照,使学生一目了然。通过一屏屏的课件画面,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不仅有图片,并配以不同的声音,学生在轻松愉块的环境中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仿佛身临其境。再如《荷花》一课,要让学生理解荷花不同时期的样子,虽然荷花对于部分学生并不陌生,但真正仔细观察过的并不多。因此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理解,在教学之初,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许多荷花的图片,并对荷花作了简要的介绍,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在教学时第二自然段时,分别出示了荷叶的图片、不同时期荷花的图片,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了对比,很轻松地理解了其中的一些重点词语,挨挨挤挤、冒、小莲蓬、饱胀、破裂等,化难为简,突破了重难点。

三、理解抽象知识,提高课堂效果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能抓住最恰当的时机,把多媒体带入课堂教学,特别是有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入,化难为简,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狼和鹿》一课,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再好的动物也不能过多地泛滥,要保护我们的生态平衡。可为什么我们不能过度地保护鹿呢?什么是生态平衡呢?一系列的问题等待师生去解决,课文比较长,这部分知识很抽象。于是我就播放了从前大森林里各种动物生活的片段,人们采用各种手段捕杀狼后森林中的景象,声像配合,教师不用很多的讲解,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人们一定要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是作文教学,很多的学生一提作文就愁眉苦脸,感觉无话可写,每次作文都是东拼西凑,三言两语。其实在某些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一文中,为了帮助学生回忆参加过的活动,我播放了学生平时参加活动留下的照片,一段段的视频录像,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特别是学生看到了自己参加活动时的情景,特别兴奋,感觉有说不完的话可以写。本次作文效果很好,学生不仅描写具体、生动,而且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为教师,要努力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调动学生的感官,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方式相结合,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刘明春.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11)

[2] 李洪才.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21)

上一篇:情不自禁爱写作 下一篇: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