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雷: 我是阅读公益大使

时间:2022-10-23 06:18:38

余雷: 我是阅读公益大使

日期:2013年5月20日

采访: 周敏

认识余雷姐姐有十多年了,她的快言快语,她的爽朗笑声,她的武侠故事,她的作品评论,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国内不多见的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多面手,她是孩子们的阅读公益大使,她快乐地创作,给我国的儿童文学带来一抹灿烂的阳光。

请和我们一起走进余雷的内心世界,让她带着我们探讨写作,研究作文吧!

东方少年:亲爱的余老师,请和喜欢您的小读者打个招呼吧!

余 雷:读者朋友们好!

东方少年:您的家乡在哪里?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家乡吧!

余 雷:我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昆明。这是一个接近亚热带的城市,气温常年在20度左右,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昆明地区物产丰富,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我最喜欢吃的是鲜花饼。这种点心用新鲜的玫瑰花和蜂蜜做成,鲜甜可口,想起来就流口水。

东方少年:您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学生?学习成绩好 吗?

余 雷:我上小学的时候成绩一般。那个时候大家对小学生的成绩要求没有现在严格。我们上学主要去学工、学农,一个学期上不了几天课。老师和家长更看重的是动手能力。我在班里很调皮,经常打架和闯祸。

东方少年:您童年时喜欢看书吗?最喜欢看哪些方面的书籍?

余 雷:我童年的时候没有电视,也没有游戏机。每天没有多少作业,有大把的时间在外面玩儿。我在公园里发现了一个阅览室,从此喜欢上了看书。我最喜欢看故事性强的书籍。那时能看的书不多,找到一本就如饥似渴地看。班里的同学谁有一本书就大家交换着看,一本书要反复看很多次。

东方少年:学生时代您的作文成绩好吗?有范文被老师朗读的经历吗?

余 雷:小学的时候我爱看书,加上父母在外地,每周要给他们写信,自己觉得作文还不错。那个时候作文写得不多,好像一个月左右才写一篇。老师很少读范文,但会把好的作文抄在黑板报上。我有一篇差一点就被抄上去,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老师又不用了。

东方少年:那时的您是否有作家梦?

余 雷:从来没想到过长大了做一个作家。那时候的梦想是做一个在街头爆爆米花的人。梦想着让整条街的孩子都到我这里来爆爆米花,那是一件最神气的事。

东方少年:能给我们讲述一件学生时代最难忘的、感人至深的事情吗?

余 雷:好像没有。记忆里我一直在闯祸,挨打,再闯祸,再挨打。

东方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和老师或者家长发生过不愉快?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余 雷:小学的时候和班主任老师发生过一次较大的冲突。起因是上课和一个同学聊天被老师抓到,老师那天心情不好,就骂了我。她骂了很多脏话,我当场就和她顶撞起来。老师不许我回家,让同学去叫我的家长。恰好我家没人,老师就把我锁在教室里回家吃饭了。我一个人在教室里越想越气,就把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其中有一句是“请你收回今天你所说的话”,写完贴在她在教室里的办公桌旁的墙壁上,然后翻窗户回家了。第二天早晨我不敢去上学,老师就到家里来找我。外公一看老师上门了,知道我在学校闯了祸,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了我一顿。老师看到我挨打,就劝外公住手,把我带到学校去了。到学校后她再也没提这件事。

那封信在墙上贴了很久,学校老师都知道我们班有一个敢给老师写小字报的学生。同学们也经常拿这件事来讽刺我,说我不知天高地厚。有一次我趁大家不注意,打扫卫生的时候把那封信撕下来。大家看不到了,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东方少年: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写作?

余 雷:上初中的时候遇到一个很负责的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写观察日记,每周评讲一次。班里学习的风气很好,大家常常互相交流阅读和写作的经验。所以那段时间作文进步很快。初一的时候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火炬”栏目的征文,那是第一次参加作文比赛,得了一个奖,奖品是一支金色的钢笔。从此对写作就更有兴趣了。

东方少年:您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什么?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当时的心情。

余 雷:发表在正式刊物上的第一篇小说是《永远的逗号》。因为我大学毕业后做了老师,加上自己曾经做学生的经验,写了一个认真负责,但没有教学能力的教师形象。这篇作品和编辑老师磨了很久,修改了好几次,发表的时候已经没有惊喜了。从此知道,写出好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我原来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东方少年:如何走上儿童文学的创作之路呢?创作之初就确定了要为孩子们写作吗?

余 雷:1988年,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儿童文学》杂志的文学讲习班学习。我的导师是汤锐和徐德霞两位老师。她们对我的创作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从那个时候开始学习儿童文学创作,但之后连续十年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写作。直到1999年女儿上小学后,每晚她做作业,我没事可干就开始写小说。比较熟悉儿童文学,所以就把小说、散文、童话等都写了一遍。

东方少年:您是国内不多见的儿童文学创作多面手,既写小说、童话、散文、武侠作品,还写评论。在这些体裁中,您自己最青睐的是什么呢?

余 雷:这些体裁我都喜欢写,尤其是有灵感进行写作时,整个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写评论和写文学作品一样需要有灵感,只要有感而发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东方少年:目前您已经完成的作品中,您最喜欢的是哪部?为什么?

余 雷:《小小赶马人》,这部作品的故事很传奇,也很曲折,是两个套在一起的故事。写的时候没有精心设计,但故事的逻辑发展自然形成了两个完整的结构。故事中的小马倌阿朗身上有很多现代孩子没有的气质。正是诸如勇敢、坚强、诚实等个性特点,让阿朗在种种惊险和磨难的经历中能够和马帮一起经历生死的考验,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赶马人。

东方少年:工作和创作之余,您不断进校园做“阅读公益大使”,为学生们讲授阅读写作。怎么想起做这样一件公益工作呢?

余 雷:做公益阅读活动也很偶然,我的好朋友“绿孩子”项目负责人李玲在云南做一个阅读推广的项目。她需要一个作家到校园里去给孩子们讲阅读和写作,恰好我有时间就去帮忙了。我在学校教授《写作》和《儿童文学》两门课程,去给小学生讲阅读课和作文课不太困难。第一次进校活动得到了当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以后就大胆地开始进行公益性的阅读推广活动,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做公益活动帮助了别人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东方少年:以您的经验,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余 雷:第一,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广泛阅读和大量阅读。广泛阅读和大量阅读是一种积累,积累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积,而是阅读后获得的经验的累积。这些累积的阅读经验能够形成语感,有效提高今后的阅读效率。

第二,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选择一些名篇进行精读,仔细分析文章的文体和构成,让学生对各种文体、文章的基本结构、不同主题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文章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和熟悉。然后在泛读中将这些方法举一反三进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一定提高。

第三,制定阅读计划,记录阅读情况,交流阅读收获。短期和长期的阅读活动都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制定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阅读计划是阅读活动成功的前提。制定计划后要对计划的执行进行记录,及时调整,贵在坚持。最终以交流的方式进行验收,不仅能够鼓励阅读者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了解其他读者的意见和看法,开阔思路。

东方少年:如今的学生们都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愿望,写作渐趋低龄化。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呢?

余 雷: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愿望很正常。今天科技和传媒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利于他们在网络等媒体表达自己的想 法。

我国一直以来就有低龄化写作的传统,从骆宾王的《咏鹅》诗到今天6岁半孩子写的《窦蔻流浪记》,低龄化写作一直没有停止过。小学生有创作的愿望是良好的,但除了很少的天才之作,很多创作只能称为习作而不能称为作品。虽然作者能够忠实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但由于思想、心理发育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很多创作只能是素材的堆积,无法站在更高的思想层面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更无法从中归纳出启迪读者的主题。这些要求似乎对小学生有些高了,但如果要进行真正的文学创作就必须直面这些问题。自觉加强自己的创作修养,积累创作经验。

东方少年:请和我们的小读者说几句知心话,传授他们一些写作的秘诀。

余 雷:写作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心、细心和耐心就能写出好作文。今年我出版了一本作文指导书,我在书里提到三个不是秘诀的秘诀,“独具慧眼”“恰如其分”“与众不同”。在我们对事物进行观察、发现和体会的时候,独具慧眼才能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美;当我们开始进行写作的时候,恰如其分才能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和表达;当我们写人、记事、写景的时候,只有找到人物和事件独特的角度,景物独有的特点时,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关于写作的很多问题需要具体到正在写作的文章中去解决。如果今后大家有疑问,可以发邮件到,我们继续讨 论。

上一篇: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状况的探析 下一篇:PLC 在仿真门座起重机电控系统改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