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小组合作化教学课堂“乱”现象,保障课堂秩序井然

时间:2022-10-23 06:11:20

消除小组合作化教学课堂“乱”现象,保障课堂秩序井然

摘要:实行小组合作化教学,“乱”是一种表象,其中有质的区别,我们要认真分析,去伪存真,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师生课堂行为,保障课堂秩序井然化,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乱 表象 秩序井然 规范行为 评价 高效课堂

随着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多一线教师已经初步探索出实现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小组合作化教学尤为普及。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化课堂教学课堂秩序有些“乱”。下面,我根据个人实际教学经验,就小组化合作教学课堂“乱”现象做浅析,并就如何实现课堂秩序井然化谈一下个人见解。

一、浅析“乱”

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有些“乱”是事实。认真分析,这些“乱”有质的区别。第一种“乱”是良性的乱,指学习过程中探究、讨论等行为自主性强烈,完全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人公地位。第二种“乱”指课堂上学生为成功躲避教师的眼睛,达到自己鱼目混珠的目的,有意识制造混乱。第三种“乱”指学生或教师为完成学习或教学任务,无意识造成的课堂秩序混乱。我们肯定第一种“乱”,杜绝第二“乱”,尽量避免第三种“乱”,因为第二、三种乱,是课堂教学秩序井然的最大障碍。现就如何消除后两种“乱”,实现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化,谈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二、消除小组合作化课堂教学中的“乱”现象,实现课堂秩序井然化的手段

1.创造秩序井然的课堂环境要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我们既然实行小组化合作学习,必然要造就品德、知识等各方面素养良好的组长。因为组长面对着组内的几名同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状况的知情者,是学生课堂思想状况的知情者。如学生抄袭作业,教师也许不知道,但却逃不过组长的眼睛;学生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教师也许不知道,但组长却了如指掌。由此可见,组长永远都有教师无可替代的作用。怎样才能培养一名优秀的组长呢?我认为要培养组长的意识、能力、才干三个方面,即培养组长的团队意识、培养组长的组织领导能力、培养组长的德才兼备。组长只要具备以上三个条件,一定会成为优秀的组长,一定会具有无穷的向心力,全体组员无论何时、何事都会紧紧围绕在组长的周围,在组长的带领作用下,小组也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小组。如果每个小组课堂秩序井然,何愁班级秩序不会井然?这是各位教师从繁忙、劳累中解脱的最佳途径,也应该是广大教师最期待的。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舒心、快乐的学习空间,也为自己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我们何乐而不为?

2.创造秩序井然的课堂环境要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也是如此。创造秩序井然的课堂环境,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是非常必要的。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包括要规范全体学生的课堂行为,即当班级内需要全体学生活跃,达到烘托课堂气氛的效果时,行为要统一,举止要文明,时间要短暂。教师还要规范个别同学的课堂行为。有些学生,当教师或同学发表见解时,总喜欢接话,既影响了别人的思路,自己又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常言说利人利己的事必须做,害人利己的事最好不做,害人又不利己的事千万别做。

3.创造秩序井然的课堂环境,更要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师的职业性质是“传道、授业、解惑”,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所以,创造秩序井然的课堂环境,更要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其中包括:(1)课堂上教师导向要明确,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课堂目标明确。只有导向明确,学生才会学有所指。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多少含有这方面的道理。(2)教师的行为指向一定要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员的搭配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小组内每名成员的认知水平,教师都应该做到了如指掌,课堂上哪些知识需要哪些学生回答,教师都要经过精心斟酌,三思而出口。否则,学生回答问题无章法,引发教室内“乱”的负面效应。(3)面对学生的行为、答案,教师语言、行为要果断,是则是,非则非,切忌优柔寡断,只是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语气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4.创造秩序井然的课堂环境,还要做好正确的小组评价。一般来说,评价一个小组,尤其是以同一个标准评价班内所有小组时,最好按照小组纪律秩序进行评价,不要根据回答问题的质量进行评价,尤其对于学困生,更是如此。因为这样易于打击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易于造成小组内对学困生的抵触心理。学困生大多性格内向,不恰当的评价容易对他们造成心理伤害,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创造秩序井然的课堂环境,在小组评价方面必须慎重,要做到因生制宜,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化课堂教学中,“乱”是一种表象,我们要认真分析,采用适当的方式,去伪存真,保证课堂秩序井然化,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责编 潘冰)

上一篇:也谈新观念下的数学教学 下一篇:浅议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