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观念下的数学教学

时间:2022-07-24 05:04:12

也谈新观念下的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给一线数学教师自主创新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数学教师带来了诸多挑战。

关键词:观念 教师 学生 挑战

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加强数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倾向,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必将给教学观念、教师和学生带来强烈的冲击。

一、观念的挑战

观念的变革是数学课程改革得以推行的首要条件,但同时也是最困难的。教学观念不更新,课程改革只能是换汤不换药。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课程成为动态的、生长性的,那么教学的观念也必然随之而改变。新观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求师生互动,互动中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互动中的学生也不再是课堂的看客。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教学新理念,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转变。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包含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但在实践层面上更新与转变却有一个艰难的过程。数学教师需花很大努力、较多时间去探索新东西,要放弃自己已非常熟悉的教学方式去另辟途径,且不知效果如何,这的确是一个很多教师都感到茫然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这是教育改革中的头等大事,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的一大挑战。

二、教师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冲击也非常大,数学教师从观念和教学方式上都要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1.教师做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只是高水平的学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领者和点拨者。当课堂进行不够通顺时,教师要及时伸出援手,帮着提出问题,深入到互相提问中去;当课堂游离了主要内容时,教师要适时收回;当课堂进入精彩时刻,教师应像学生一样适时发问、追问,引领学生点燃课堂之火。课堂上,学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而是真正的主人。教师应把课堂让位给学生,做一个“懒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问题疑难,让学生提出、讨论;答案结论,让学生回答、归纳。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维、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人人都是学生,人人又都是教师,嘴在动,脑在动,效率自然就高。

2.面向全体,努力研究学生。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怎样让优秀生吃好,怎样让中等生吃饱,怎样让后进生会吃呢?为此,教师必须大胆探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激活课堂的方法,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热情,帮助那些被遗忘、被冷落的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使他们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3.激励、赏识并吸引学生。师生之间必然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平等的、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不同闪光点,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亲近学生,最终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4.用“发展卷”评价学生。在新课改理念下,怎样更好地测评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所学内容呢?我认为,教师可以设计、运用“发展卷”。发展卷在每种体型中都包含着基础性和发展性的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主选择,把自己熟悉和已掌握的题目做正确,并且尽可能地去完成发展性的题目,挖掘自身的潜能。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自身的学习水平,明确了不足,挖掘了潜力,又淡化了排名,同时还能让学生看到发展的方向,做到对自己充满自信,对学习充满信心,充分体现了“发展”两字的蕴意,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

三、学生的挑战

1.主动学习,打开思维。数学学习绝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数学知识更不能由教师迁移给学生,学生的知识必须由学生自己操作、交流、反省而获得。课堂上,学生要敢字当头,敢想、敢问、敢说、敢演、敢答,张扬自己的个性,解放自己的潜能,主宰自己的课堂,做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要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联系自己的具体生活,使学习数学的思维彻底打开。

2.合作交流,提升能力。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背景不尽相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也参差不齐,学生合作交流时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思维碰撞的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对知识更深入的理解。新观念下的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内外的学习中来,需要学生在群体中有效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各种挑战中,教师应该勇于去尝试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从学生和自身等方面,认真研究,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 李士,李俊.数学教育个案学习.

[2] 王长沛.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

[3] 王要武.探究信息时代的“教”与“学”.

(责编 张晶晶)

上一篇:关于新课程实施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消除小组合作化教学课堂“乱”现象,保障课堂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