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高校学生的实证

时间:2022-10-23 04:34:31

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高校学生的实证

[摘要]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实证研究,从用户社会组织背景、用户情感、用户知识结构、搜索任务、信息对象、检索工具六大维度出发,探讨影响用户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采用逻辑回归,其结果有助于了解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特点,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资源的管理、利用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网络信息搜索 影响因素 信息素养 逻辑回归

[分类号]G354

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是一种用户通过与信息检索系统交互从而搜寻相关或重要的网络信息的目的,受用户的意图、使用的系统资源和方法等多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学者们采用各种行为学实验来实证检验这些因素,然而由于信息行为学实验成本较高,步骤繁琐,实证样本量普遍偏小(40份样本左右),检验出的因素也较为单一。本文构建出一个综合性的因素指标体系,利用场景模拟实验对该体系进行检验,较为完整地实证了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情况。

1 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相关影响因素

以Kuhhhau为代表的认知情感派学者们认为,用户的认知、情感、思维等是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核心因素。在lngwerson的交互性搜索认知框架中,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围绕用户认知空间展开,认知空间包含用户的认知方式、用户的知识结构、用户情感、用户搜索动机等因素。用户认知方式指个体通过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智能因素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积极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用户的知识结构包括用户的领域知识、搜索知识和系统知识。情感可分为正面情感、负面情感和中立情感。搜索行为中最主要的正面情感有满足感、成就感、自信感;负面情感为焦虑感、受挫感、压力感;中立情感包括挑战感。研究表明,正面情感多的学生较之负面情感多的学生更容易完成搜索。搜索动机被视作引发搜索行为的内部动力或念头,如兴趣感、好奇心、求知欲等,往往带来高效率的搜索行为。Kim、Lin等学者指出搜索任务类因素是搜索行为的关键因素:搜索行为始于信息需求,而这些需求由各种任务引起,如行为者的工作活动、研究活动、娱乐活动、学习活动等。任务的复杂程度、独立程度、主题等都对网络搜索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任务的结构、预期信息源的特征、任务的时空环境也会对搜索行为产生作用。研究人机交互的学者们强调信息系统类因素的影响,根据Saracevic的层次互动理论,搜索行为的实质是用户、IR系统界面和计算机的三者互动,故需考虑IR系统设计、计算机硬软件的影响作用。Wang将该理论扩展到了网络环境下,认为层次交互存在于用户、搜索工具和网络中,需将搜索信息对象、搜索工具、网络组织结构等也纳入影响搜索行为的相关因素中。同时,社会组织背景类因素,如用户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教育、专业等也被认为会对用户网络信息搜索行为造成一定影响。

在总结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归纳为6个维度:用户社会组织背景、用户情感、用户知识结构、搜索任务、信息对象和搜索工具。本研究以高校学生为研究样本,选择这6个维度中较为重要的相关因素构建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 实验设计及步骤

本研究运用场景模拟实验和用户调研方法,通过模拟各类信息搜索任务,让用户在可控的实验过程中完成完整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过程。实验使用“基于搜索任务的网络搜索测试系统”(TBWSTS)为用户提供搜索任务并记录用户搜索行为数据。2010年底笔者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网络信息搜索能力测试,每位被测者登陆TBWSTS以后需完成10项搜索任务。这10项搜索任务从题库中随机抽取,涵盖了事实性搜索、解释性搜索和探索性搜索三种智力类型,搜索任务举例如表2所示:

每位测试者的测试时间为1个半小时,为被测者提供一个和日常生活场景类似的具备压力的搜索环境,从而反映出被测者真实的搜索行为。实验过程中,每位测试者在事实性搜索、解释性搜索和探索性搜索阶段,会分别要求完成一次用户情感、知识结构、信息对象所在网页特征方面的调研,调研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本研究中,控制变量为用户社会组织背景维度下的变量;自变量为用户情感、用户知识结构、搜索任务、信息对象、搜索工具维度下的变量(但不包括认知方式变量);因变量用户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测度值为用户有效的信息搜索行为,即完成搜索任务的情况。对于非开放性的搜索(拥有客观的唯一答案)来说,用户搜索情况分为完成和未完成两种结果;对于开放性的搜索(拥有较为主观的答案)来说,用户搜索情况根据搜索结果的相关性来确定。相关性由专家分为1-3个等级,1为无相关性,3为高度相关。在研究影响因素时,对非开放性的搜索结果(二分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开放性任务的搜索结果(定类变量),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前,需对自变量中的分类变量进行哑变量处理。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样本分析

在网络信息搜索行为上,本次实验对武汉大学301位在校学生进行了测试,其中141人成绩有效。其中男生84人,女生57人;本科生样本数29人,硕士生64人,博士生48人。从专业分布看,信息科学51人,理工科40人,人文社会科学50人。获得有效事实性搜索行为样本141份,解释性搜索行为样本141份,探索性搜索行为样本141份。在搜索任务的设置上,141份事实性搜索均为非开放性搜索,141份解释性搜索和141份探索性搜索为开放性搜索,如表3所示:

3.2 影响因素检验

3.2.1 事实性搜索行为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之前,需对上述变量分别进行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性别(X2=0,312,P=0.576)、专业(X2=3.160,P=0.212)以及用户感知的挑战感(X2=4.176,P=0.383)对事实性搜索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故logistic回归之前剔除这三个变量。将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纳入logistic模型后,logistic模型p值为0.000,Cox和SnellR Square值为0.674,说明模型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拟合度较好。模型中各变量对事实性搜索行为的综合影响,见表4。由各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绝对值大小可知(B'=BRS/Slogit,其中B为未标准化回归系数,Sx为变量x的标准差,Slogit为logit的标准差,R为模型确定系数的平方根),用户搜索知识及系统知识、任务复杂程度对事实性搜索行为的影响最大,其他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学历越低,有效搜索行为的概率越小,本科生是博士生的0.184倍。动机(兴趣)和正面情感(自信)对完成有效事实性搜索行为有促进作用。用户搜索知识和系统知识越丰富,任务步骤越简单,搜索行为情况越好。信息对象维度中资源类型、资源语种

的影响显著,图片资源和可视化资源的搜索完成情况仅有超文本资源搜索完成概率的0.650倍和0.114倍,中文网络资源的搜索情况显著优于英文网络资源。搜索工具维度中搜索工具类型、工具语种因素对事实性搜索行为也有一定影响。

3.2.2 解释性搜索行为和探索性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解释性搜索和探索性搜索均为开放性搜索,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前,卡方检验剔除了解释性搜索行为影响因素中的性别(X2=3.243,P=0.198)、专业(X2=6.551,P=0.162)、挑战感(X2=6.443,P=0.598)三个变量和探索性搜索行为影响因素中的性别(X2=3.935,P=0.140)、挑战感(X2=5.305,P=0.725)两个变量。表5显示了logistic回归后两类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解释性搜索行为和探索性搜索logistic模型p值分别为0.031和0.002,Cox和Snell RSquare值分别为0.492和0.578,模型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考察模型中各变量对搜索行为的综合影响(标准化系数B'的绝对值大小),用户搜索知识及系统知识、搜索工具类型及负面情感对解释性搜索行为和探索性搜索行为的影响最大。和事实性搜索类似,用户搜索知识和系统知识对完成有效搜索行为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智力要求更高的开放性搜索来说,负面情感(焦虑等)会直接阻碍搜索结果的质量。搜索工具类型中网络地图、学术数据库的利用会降低有效开放性搜索行为的概率。除此以外,学历、兴趣、任务复杂程度、搜索资源类刑以及工具语种也是解释性搜索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学历较低的用户和搜索图片资源的用户,其搜索结果均倾向于“相关性较低”。而具有较高搜索兴趣的用户、搜索复杂程度较低的任务的用户和搜索中文资源的用户,其搜索结果更倾向于“相关性较高”。探索性搜索行为还受到专业、任务主题和资源语种的显著影响:信息科学的学生更容易获得“相关度高”的搜索结果,对日常生活问题的有效搜索要显著低于对学术问题的搜索,对中文资源的搜索要优于对英文资源的搜索。开放性搜索行为影响因素如表5所示:

4 讨论总结

基于高校学生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用户知识结构维度中的搜索知识和系统知识对学生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最大。同时对于智力要求高的开放性搜索(解释性、探索性)来说,用户情感维度中的负面情感会让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对搜索行为有负面影响,搜索工具中的学术数据库、网络地图也会导致学生有效搜索行为概率的降低。因此在信息素养教育工作中,应优先注重对学生搜索知识和系统知识的培训,帮助学生调整在搜索过程中的负面情感,加强学生使用新兴网络检索工具(外文学术数据库、网络地图等)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搜索任务复杂程度、任务主题、资源类型等对网络信息搜索行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生完成较为复杂的搜索任务,尤其是多步的日常生活类任务的情况堪忧,这反映出当前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不足――对涉及到用户日常生活实践的搜索培训相当欠缺。事实上Head等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报告已表明,日常生活搜索正成为高校学生最重要的网络信息活动,其中网购搜索、旅程搜索、地图搜索等高智力型搜索占有极大的比重。所以对学生多样化的日常生活搜索的培训应该成为我国未来信息教育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于可视化资源、图片资源等非超文本资源的搜索培训亟待开展。语种对学生的搜索行为也有显著影响,非母语的网络资源和检索工具会大大降低学生有效搜索行为的概率。如何利用各种翻译工具来克服非母语搜索给用户造成的不便,了解国外检索工具的特性从而降低用户的搜索焦虑情感等值得思考和研究。有趣的是,虽然在综合性的logistic回归中资源质量易判断程度的影响值并不显著(变量共线性造成),但之前的卡方检验依然能表明它对用户搜索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这说明在网络资源的组织上,构建结构化、标准化的信息资源质量判断标志有助于提高用户有效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概率。本研究的样本数据依然偏小,且没有检验认知方式对搜索行为的影响,因而在未来有必要针对大规模高校学生群体样本进行更全面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

上一篇:萨茹拉和她的拉面们 下一篇: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的科学计量方法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