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如何写好创新作文

时间:2022-10-23 02:37:34

浅谈中学生如何写好创新作文

一 思维创新,发展想象能力

作文时,要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文章,让读者体味到蕴藏于字里行间的新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作文时,能独立思考,善于发现,不轻信现存的结论,不“人云亦云”,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面前,看出重要问题,对未知领域乐于探求,能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新颖独特而有社会价值的见解。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以下三种创新思维。

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材料来源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思维解决问题时沿着各种方向,从不同的途径去探索和思考,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集中表现,是一切创造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思维品质。学生在作文时要打开思路,转换角度,多向立意、多方选材,从而写出富有创新的文章。如以下这篇寓言:

印度一个挑水工有两个水罐,一个水罐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从远远的小溪运到主人的家,而那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因此,挑水人每次回到主人家时,只有一罐半水了。那个完好的水罐不仅为自己的成就,更为自己的完善感到骄傲。但那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因自己天生的裂痕而感到十分惭愧,心里一直很难过。两年后的一天,他在小溪边对挑水人说:“我为自己感到惭愧,我想向你道歉。”挑水人问:“你为什么要感到惭愧?”水罐答道:“在过去的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你应得的回报。”挑水人听后说:“在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边那些美丽的花儿。”

当挑水人上山时,那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小路旁边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挑水人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一边,并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那边吗?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就摘下这些美丽的花去装饰我主人的桌子。如果没有你,主人不会有这么美丽的花朵美化他的家。”

这篇寓言立意新奇,按正常思维,裂缝之于水罐无疑是一大缺失,它使水罐成为可废弃不用的残品,作者以独特的思考,让水罐裂缝在挑水工眼里发挥了可利用的价值,滋育了花朵,美化了生活,得与失、好与坏的辩证统一和巧妙转换,从不起眼的小事物中发现了生活的美好,也使文章富有了创新。

2.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指通俗意义上的“唱反调”,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文章闪耀出别具一格的创新点。如对一些习以为常的观点,我们不妨从反面进行观察,于是“高枕有忧”“旁观者未必清”“近墨者未必黑”……都能成为可写的题目。

如有这样一则幽默:有一个教徒在祈祷时来了烟瘾,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不可以。”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但他这样问神父:“在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神父回答:“当然可以。”同样是抽烟加祈祷,两种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结果――祈祷时要求抽烟,那似乎意味着对上帝的不尊重;而抽烟时祈祷,则显示出休闲时也想着神的恩典,这就是神父对后者给予肯定的理由。

3.想象能力

思维的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就是由一个形象创造出相似或与之相关的另一个形象。它根据人们对现实的记忆或经验,由此及彼,把事物想象得更加逼真形象。它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写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与作文密切相关的想象有两种,即“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第一,再造想象。它依照某种表述、概念或说明,将其再现为一种具体的物象,使该事物更具体可感,生动形象。如鲁迅在《故乡》中描写杨二嫂的外貌特征时写道: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的形象经过鲁迅这样的创造性再现,“圆规”的形象使读者过目不忘,也使杨二嫂成了文学画廊里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

第二,创新想象。它不是依据现存的描述或图样进行想象的,而是经过独立思考、分析,加工创造出的新形象。如在进行科幻、童话等创作时进行的就是创造想象。借助丰富的想象,笔下可以出现各种崭新的作品,其中有现实中没有的栩栩如生的形象,如白雪公主、丑小鸭等。

学生在作文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使自己超越有限的现实,走向更美好和无限的未来。有了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作文才能有创新,才更有诗意和激情。

二 打破常规,实现文章创新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毫无特点的文章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创新作文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特色。我们在写作时,要打破常规,有意制造一些波澜,它可以在题目、题材、体裁、观念、语言等方面进行突破常规,从而写出色彩缤纷、耳目一新的文章。

1.题目突破

文章的题目就好比人的眼睛,越漂亮有神,给人的印象就越深,就越能激起人们阅读的愿望。题目创新,可从多个角度入手:

第一,利用数字算式作标题。如一位同学写一篇关于学科要平衡,不能有所偏失的文章时,题目拟为“5-1=0”,写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团结就是力量时,题目拟为“1+1≠2”等,此类题目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第二,利用歌词、名言名句作标题,或对一向被人们尊为至理名言的观点提出异议。如“天上有朵雨做的云”“天生我才必有用”“不知足者常乐”“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等题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或在题目中加适当标点作标题。如有同学看到街上一些青壮年在乞讨,许多善良的人们在金钱上给予了施舍,就写了一篇“同情?不,贻害!”的文章,题目十分醒目,再如“‘异想天开’,好!”、“良心,你在哪儿?”等都不失为好题目。

第四,可运用双关、比喻、夸张、拟人、象征、谐音、想象等多种手法拟标题。如:“地球的”“青蛙的眼泪”“人生如棋”等都是较有新意的题目,能紧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题材突破

题材,即作品反映的生活事物和生活现象。两点一线的生活环境,大量作业的沉重压迫,使得学生创作的表现空间极为狭窄逼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有一双犀利、敏锐的眼睛和一个勤思考、善探究的大脑,能迅速且准确地把握生活事件和生活现象,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的新观念、新思想。

例如,一位学生在习作中选材别出心裁,专门写了其他人不太注意甚至不愿意写的“骂语”,材料十分新颖,文中所举的“骂语”皆出自于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或中外名家名篇中出现的,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的骂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刚烈如火、疾恶如仇的粗鲁豪爽好汉;《最后一次讲演》中,闻一多的骂语酣畅淋漓,大义凛然,充分显示了一个民主战士大无畏的本色,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震慑力;《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太太的骂语及举动无情地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骂语更让我们看到了他永远不变的奴才性……。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筛选出这些精彩的骂语,使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观念突破

观念突破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有所创新,要言人之未曾言,想人之未曾想。《曹刿论战》这篇课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更突出了曹刿的足智多谋和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上完这堂课后,一位学生写了《我看鲁庄公》一文,树立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话说长勺之战,曹刿是整个战场中的主角人物。而作为鲁庄公,一个一国之君,却往往被人们视为曹刿的垫脚石,来衬托曹刿的机智、远谋,而他却是一个目光短浅、急躁、冒进的国王。但我却认为鲁庄公是整个长勺之战的赢者,更是最大的贡献者,如果没有这个“庸君”,作为介民的曹刿岂有用武之地,如果没有他,整个鲁国也许会从此沦为阶下囚,成为亡国奴。因此,我想说曹刿固然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而鲁庄公是英雄中的英雄。这个学生就是敢于向传统的思想观念提出异议,新颖独特,言之成理,不得不说是一篇很有创意的文章。

4.语言突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的语言犹如一个人的血肉,语言越得体、越有文采,文章就越有品位,就越能吸引读者。要想让自己的语言有所突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善于变换句式。(1)我的老家是江南名城无锡,可我在北方长大的,多少年来我的梦想就是能到老家去走一走,看一看。(2)在北方长大的我,常在心里惦念着江南的名城无锡,因为那里是我的老家。不知哪一年才能回去走一走,看一看?这两句的意思一样,情味感却不同。前一句过于平直,后一句改成了疑问句,句式变化收到了引人深思、令人怀念的效果。

第二,打破句法常规。(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这两句话都突破了句法的常规,体现了特有的分寸感。前句倒装,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又富有质感,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有生气。后句中把偏句后置,强调前者,显示了雄辩的力量。

三 谨防出格,走出创新误区

不管是考试还是在作文竞赛中,创新作文都能在同类作文中脱颖而出。但如果学生盲目模仿,刻意追求,往往会走入创新的误区。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新不等于反叛

创新作文提倡彰显个性.提倡率直作文。提倡“我手写我心”,但并不是说任何内容可毫无选择、筛选地写,如果是认为创新就是与传统的观念彻底地砸烂,那么作文往往会走入另一个泥潭。如有些学生的作品“分数,你这个鸟”“我把老师赶下台”“我仇恨书”等,不用看内容,仅看这些题目就够前卫了,有一句话说得好:“物极必反”,这种前卫的写法不但达不到创新的目的,反而更加损伤作文的质量。

2.创新不等于语言上的异化

应大力提倡恰当地吸收生活中的新鲜词汇以及外民族语言中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为我所用,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可有些学生会走入极端,其表现为人物对话充满从港台影星中学来的词汇,甚至不加标点,让老师自己去断句,再就是在文中插入半文半白的文字,这样的语言垃圾迅速泛滥起来,极大地损害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最先考虑的应是让读者明白你的意思,连意思都很难让人读懂的文章,谈何创新。

3.创新不等于结构上的新奇

别出心裁的作文结构,在讲究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的前提下,在视觉上确实能给读者以愉悦,但如果学生把创新寄于新奇的结构,而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思考,其结果反而会弄巧成拙。“一枝红杏出墙来”给人以新鲜感,“枝枝红杏出墙来”就会给人以厌恶感。因此,学生须牢记作文的内容与形式犹如人的身材和衣着,只有和谐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美。

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地创新,我们的世界也在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生活充满意义。我们学生要从平时就养成一种好观察、好探究、好质疑的好习惯,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让自己的作文别出心裁。

上一篇:古诗词教学的误区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