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时间:2022-10-23 10:27:27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不仅需要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适合的环境和足够的学习时间以及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每一门功课。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且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绪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有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甚至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一门学科。据我在这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了解,这其中绝大多数学生存在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并不是在智力上有问题,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要提高数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就要解决很多来自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目前,教育对象中独生子女普遍,这些孩子大多学习怕困难,学习习惯差。所以,作为教师,除了加强知识传授外,重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将非智力因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 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让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是许多少年儿童行为的中心动机和迫切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喜欢哪一位老师,就喜欢他所教的那一门功课,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为人师者最重要的品格。当学生在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时,就会觉得愉悦、轻松、自由,有“心理安全”的感觉,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都能得到提高。

无论理论还是几年来的教学实践都证明,师爱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转化为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教材的编排中,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既注重形式逻辑,又注意辩证逻辑。课本中的概念、算理。应用题始终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要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并提倡不怕困难,由易到难的钻研精神。

比如:在低年级教材中,应用题起步早,种类多,我除了帮助学生分析应用题结构,还要让学生能比较归纳,这些需要学生能一点一滴的思考。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逆向题”,小兰有7朵花,比小花少3朵,小花有几朵花?在教学这一类题时,我首先让学生认真读懂题,避免看到“少”字用减的机械记忆。教师逐层提问:在第二个条件“比小花少3朵”时着重分清是“谁比谁少3朵”,然后找出谁的花多?再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比较出“小兰比小花少3朵”即“小花比小兰多3朵”,要求小兰有几朵?应该用7+3=10(朵),在逐步分析中,我都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探索,一丝不荀的解决。如果学习还在有困难,不能理解的,我通过简明的同类事例分析,如你有2元钱,比我少1元钱,我有几元钱?通过简单分析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解答,在他们理解这个自编例题后,再进一步分析解决这一应用题,学生就能很快地获取新知,达到目标,这样,既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也使学生增强了解决应用题的信心,让他们从想学到爱学到会学,促使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积极活动。

三、持之以恒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有一个很好的开端,学习习惯方向都要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在进行启蒙教育时,我就要求学生坐要端正,字要整齐,听课认真等等,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定期鼓励表扬,以激励其他学生。

针对现在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我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巩固复习的好习惯。我既教给他们方法,又请做得好的学生介绍经验,还配合家长帮助辅导。通过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形成这些习惯,它不仅帮助我搞好教学,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总之,由于各种非智力因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在观念和意识上牢牢树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把握好非智力因素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方面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构建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 下一篇:“主体参与型”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