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工程实施通知

时间:2022-10-23 03:52:16

农田灌溉工程实施通知

为加快我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结合《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现就实施我县农田灌溉“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根据《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确定的总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我县3120座中小型灌区工程建设和改造任务,形成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灌溉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等指标和参数均达到规范标准和国家的有关发展目标,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确保全县设计灌溉面积36.78万亩农田旱涝保收,治理中低产田面积1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5.35万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原则。加强对相关部门、单位的调度,县发改、财政、水利、农粮、国土、扶贫和移民、农业开发等部门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协作,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的指导,群策群力推进“工程”建设。

2、坚持统筹规划、集中投入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的资金整合平台和科学指导工程建设的作用,在统筹整合县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农业开发、国土、扶贫和移民等相关部门资金,不改变资金的管理办法、使用用途、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各记其功,集中投入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

3、坚持整体推进、连片实施的原则。按照我县农业种植规模化总体布局,项目建设要集中连片,形成规模,重点解决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卡脖子”工程和“最后一公里”工程,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4、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的原则。继续深化国有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以工程产权改革为主要内容、以规范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为主要形式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乡镇水利服务管理体系改革,建立“国有水管单位+乡镇水管站+农民用水户协会”三位一体的农田灌溉工程管理体系,形成以农民用水户管护为主、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指导为辅的工程建后管护机制,保障工程长期高效运行。

三、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建成较为完善的农田灌溉体系

按照《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纳入我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实施范围的灌溉设施包括:灌溉面积1-5万亩的一般中型灌渠3座;小型灌渠3117座,其中灌溉面积0.02—1万亩的393座,灌溉面积0.02万亩以下的2724座。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实施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为依托,以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统筹各类资金,对骨干渠道、小型水源工程、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进行系统整治。工程建设资金按工程规模分别由中央与省、市、县投资解决,具体如下:

1、灌溉面积1-5万亩的一般中型灌渠。共有3座,其骨干工程共需投资3435.31万元,主要依托省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投资、争取中央补助、省级安排和市县配套解决,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其小型水源、末级渠系及田间工程共需投资10839.98万元,主要依托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农水、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标准良田建设、国家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项目资金整合投入,不足部分通过争取中央补助、省级安排和市县配套及其它渠道解决。

2、灌溉面积0.02—1万亩的小型灌渠。共有393座,共需投资18437.74万元,以各级财政小农水专项补助资金和整合部门资金(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国家土地治理、扶贫、世行贷款农业现代化水利项目、以工代赈、商品粮基地、油菜基地等项目)投入为主,并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筹资投劳。工程按照国家投资和建设的总体进度要求,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3、灌溉面积0.02万亩以下的小型灌渠。共有2724座,共需投资9618.57万元,主要依靠县以下筹资解决,包括县级小农水配套资金、“七小水利”工程奖补以及乡镇财政投入、“一事一议”、农民义务投劳及其它渠道投入。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小型灌渠的改造任务。

需由县财政投入的工程建设资金在县级小农水重点县配套资金、“七小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统筹解决。

(二)建立健全“工程”建管长效机制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农粮局、国土局、扶贫和移民办、农发办、烟草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水利局,由县水利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工程建设日常事务协调管理工作。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落实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宣传发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2、切实维护《规划》效力。

经县政府批准的《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是指导我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政策依据,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严格执行《规划》要求,并在项目安排时加强与发改委、财政、水利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以维护规划效力。

3、切实加强协调配合。

县发改、水利、财政、农粮、国土、农发、扶贫和移民、烟草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定期会商制度。联席会议由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召开,各成员单位要指定专人参与具体工作。每年年初就各部门涉及农田灌溉工程建设项目申报建议计划,年中就项目投资额度、建设重点、建设范围和主要建设内容,年未就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及成效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况,下发会议纪要,共同指导全县各乡镇开展农田灌溉工程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

4、切实优化投入机制。

各乡镇、各部门要抓住上级项目投向的机遇,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通过“一事一议”引导群众筹资投劳,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工程建设和改造。县发改、水利、财政、农粮、国土、扶贫和移民、农发、烟草等部门要根据《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和部门年度投资计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要求,整合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农田灌溉“工程”建设。

5、切实深化体制改革。

要按照《省水利工程条例》要求,继续深化中型灌区国有管理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单位内部改革,提高工程管理水平。要按照“组建规范、产权明晰、水价合理、管理自主”的原则,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将我县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全部按灌溉水系或行政区域组建规范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并交由协会管护。各乡镇也要切实加强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建立起“国有水管单位+乡镇水管站+农民用水户协会”三位一体的农田灌溉工程管理体系,形成以农民用水户协会管护为主、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指导为辅的工程建后管护长效机制,保障农田灌溉工程良性运行和灌溉事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局长在通村客运发展会讲话 下一篇:广电局交通安全管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