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地方资源 展本土风情 培民族情感

时间:2022-10-23 12:48:58

掘地方资源 展本土风情 培民族情感

【摘要】 地方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地方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从而进行美术课程的开发、整合,表现本土风情,可以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培养民族情感。在教学中因地制宜,以挖掘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表现本地的优美风景和人土风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关键词】 发掘地方资源 表现本土风情 培养民族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98-01

我校地处于长江中下游扬州,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扬州的剪纸、漆画、糖画、发绣、麦杆画等,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影响着当地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的民族特色都在淡化,很多学生连本地有什么民间艺术都不清楚。学生是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弘扬民族文化的发扬使者。我校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引入地方美术资源,为弘扬乡土文化提供学习与发展的平台。 “校本课程”最先出现英、美等国,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我校把地方美术资源引入校本课程,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展示本土的民俗风情,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一、挖掘地方艺术资源,开设多项校本课程

地方美术资源是个无尽的宝藏,更多的方向需要我们的探索与发扬。我校是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充分挖掘地方艺术资源,开设了十几项艺术校本课程,使每个毕业学生都初步掌握了一项,对家乡的本土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感受。

1. 剪纸方向校本课程。剪纸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很多学生选择了剪纸这门课程,几乎遍及每个班级,深得同学们的喜爱。

2. 手工方向校本课程(麦杆画:本地麦杆是最常见的农作物)。在教学中就地取材,本来看似无任何作用的麦杆经学生整理好带回学校就成了美术创作的资源,一开始学生对这些经常看到却不知有什么作用的麦杆不知所措,在欣赏了原滋原味的麦杆画的艺术作品后,大胆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烙画、贴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以精湛的制作手法,巧妙地制作出了古朴典雅、惟妙惟肖的画。那一幅幅成型的富有立体感觉的漂亮麦杆画。

3. 柳编方向校本课程。柳树是本地的常见植物,柳条的特点是柔软且具有很强的韧性,不易折断,可塑性强,是家乡得天独厚的资源。把柳编引入校本课程主要是柳枝在我们生活中可经常看到和使用。我们这里用的篮子,斗立等都是出自当地老百姓之手,几乎每户都有巧手。

4. 扬州漆画方向校本课程。漆画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贝壳、石片、木片等。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可分成刻漆、堆漆、嵌漆、彩绘、磨漆等不同品种。通常我们以磨漆为主,以壁画、屏风等表现形式居多。漆画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性,要有绘画表达的语言又有工艺制作的要求。在开设漆画的课程时边开展,边探索,本地的特产河蚌、田螺、木片是作漆画的好材料。学生要经过很多程序,从构图设计,到材料的运用选择,到最后的打磨,无不透露着学生创造的智慧与才能。

二、丰富作品内容,展示地方的人土风情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每个月都创设一个主题作品创作交流。调动学生发现家乡美,创作以本地民俗内容的作品,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1. 清末初范水就有“水乡流韵八景”之说,“红庄春柳” 、“东园荷月”“瓦甸归樵”等 。引导学生在古人的基础上去感受家乡的美,用我们的美术校本的课程的形式表现出来。运河边上长大的学生对大运河还是有着浓厚的情感,以范水水乡的秀色为表现内容,引导各个兴趣方向的学生通过对家乡景色的表现,发现更多的“水乡流韵八景”。于是“用纸工制作“古运河渡口”、“六角亭”,用桔枝制作的运河景,用汽水瓶盖子拼贴的“荷香万里”等等新范水风景图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2. 扬州地区自古人杰地灵,历代留下著名文人墨客的足迹,以及大量的诗文名篇。李白和他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徐凝 和他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李绅“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等。

3. 美化我们的校园生活。学校是我们大家生活的地方,美化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我校是省艺术特色学校,校园、教室、专用教室、食堂、宿舍都需要我们的装饰美化。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我们坚持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才智和动手能力。

三、表现地方美术,培养艺术素养和民族情感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展示本土风情才是艺术创造的根源。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从本土美术情感的传达中汲取营养,充分领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进行美术创作,更能表现出作品的深度和艺术底蕴。

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是多样的。学生的创作看上去都不是精美的艺术品,没有什么价值也谈不上精致,但是看着教室里学生稚嫩的作业,无一不透露着学生的灵感与别出心裁的创造力。现在看上去对学生的学习没有直接的作用,可能在以后对他人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上一定会有帮助。地方美术不仅是技能技巧的训练,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学习。借助地方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等相关知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学生课堂素质的提高